中国建筑公司的脚步
(爱尔兰)马克·戈弗瑞
借助在国内运作大型项目的丰富经验,中国的建筑公司前往周边国家乃至非洲承揽工程。
中国的建筑公司运作的一些大型项目使得中国城市风景日新月异,而野心勃勃的建筑公司并不满足于此,他们越来越倾向于谋求海外业务。事实上,中国的建筑公司的业务范围已经横贯亚洲和非洲,现在,一些比较富裕的国家也进入了他们的视野。看起来,有足够的活儿等着他们去做。2003年夏天,津巴布韦政府请求中国的建设者为津巴布韦老百姓建造比较经济的住房,同时提供修路用的重型机械设备。还在十多年前,中国的建筑公司就已经在博茨瓦纳承揽工程。2003年5月,阿尔及利亚遭遇了毁灭性的地震,正是中国的建筑公司包揽了大部分基础设施的重建工作。在巴基斯坦为了摆脱迫近的能源危机而大兴土木的水利电力工程建设工地上,中国的国有建筑公司忙得正欢。
在阿富汗也有来自北京的商业代表团到访。中国的建筑公司一直在密切关注阿富汗的局势,并且已经参与到在阿富汗最大的城市喀布尔和希拉特的重建工作中。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是中国在海外建筑业务的最大承包商,该公司的一位官员说:“我们一直在密切关注事态发展。战争结束之后,在阿富汗有很多的项目可以做。”中国路桥集团总公司是中国建筑业的另外一只领头羊,同样盯住那些有国际援助资金保障的主要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该公司海外部副总经理姚海东说:“一旦合适的机会出现,我们就将进入该市场。”
中国的建筑公司在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上凭借其既快且省的特点已经获得不错的国际声誉。就拿北京八条车道的四环路来说,总里程超过了65公里,所花的款项比预算的72.6亿元(相当于8.7亿欧元)还要少。而在爱尔兰首都都柏林,一条30公里的辅路却反反复复修建了好几年,这条双车道的建设费用目前已经超出了5亿欧元。
北京在四环路建设上取得的成绩与北京市政府的正确决策密切相关。在上个世纪90年代末期,北京市政府引进了一种公私合作的融资体制,为被资金问题掣肘的公路建设解决燃眉之急。北京市的规划部门根据市领导的指示很快建立了一家公司,由它主管筹集资金和道路建设。该公司负责筹集资金和工程的招标,以及修建过程中的所有资金往来等等。这个新的融资体制一经应用,就显现出不错的效果。
北京市四环路总长超过65公里,跨线桥和天桥共有147座。在路面以下,铺设了十多条通信线路,还有500多公里的管道,用来传输水、电、天然气和暖气。整个庞大的四环路项目在三年内完工并且马上投入使用,比预计的时间提前了两年。借四环路的成功运作,在2008年北京主办奥运会之前,五环路(已完工)和六环路也将建设完工。
北京市公安交通管理局指挥中心主任孟宪龙说,北京四环路建设的高速度、高质量和低成本让整个世界都为之侧目。他还说:“我们欢迎任何人前来参观我们的基础设施建设,了解我们是怎么样修建高质量的现代化交通系统的。在现阶段,我们正全力以赴,力争做得更好。我们将要把更先进的信息技术引入到交通指挥中来。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使得交通更为便捷。”
中国的建筑公司热衷于在欧洲争取做公共事业建设项目。比起欧洲本土的建筑公司来说,中国的建筑公司报价较低,并且工期较短。2004年早些时候,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向随同欧盟委员会主席普罗狄(Romano
Prodi)访华的贸易代表说,他希望中国的建筑公司能够在欧洲公路和铁路建设项目的招标中胜出。中国已经成为世界贸易组织中的一员,中国政府希望中国的建筑公司能够积极和外国的建筑公司在世界范围内展开竞争。建设部总工程师金德钧说:“中国成为世界贸易组织成员之后,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建筑市场向中国敞开大门,中国的建筑公司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
根据总部设在美国纽约的麦格劳·希尔公司(McGraw Hill)出版的《工程新闻与实录》(《Engineering News
Record》)所做的调查,中国有的建筑公司已经跻身于世界最大的跨国建筑公司之列。这次调查的主要依据是2003年每个建筑公司在所属国之外所创造的税收高低。在这次调查中,中国水利水电建设集团公司、山东电力建设工程公司、中国冶金建设集团被认定为世界大型建筑集团。中国冶金建设集团在很多地方都有子公司,除了亚洲地区之外,还在美国洛杉矶、南非、尼日利亚和津巴布韦设有分公司。
虽然条条道路通北京,但是北京和其他城市之间还是需要建设更多的公路和更好的公共基础设施。在几年之内,北京这个巨大的城市将要容纳300万辆汽车。根据北京市政府的预测,在20年内,北京的路面上来来往往的汽车将突破500万辆。交通规划人员和环境问题专家暗示,就算修建再多的公路,也不能完全解决北京的拥堵问题。他们认为,至关紧要的办法是让北京市1600万人选择乘坐公交和地铁。还有一个比较大的问题,就是在过去的20多年里,一拥而上的公路和地铁线路建设导致了一些失误:2002年夏天,上海市位于地铁隧道上面的一排建筑出现了倾斜现象。中国的建设者们需要学习的东西还很多,毋庸置疑的是,没有什么能够阻挡他们建设这个世界的脚步。(骆元军译)
人民币进一步加息的空间是有的,但不是很大
今日中国:人民币利息有没有存在进一步调控的空间?
陈享光:现在看来,如果说,当前宏观调控能够达到预期的目的的话,我们并不指望进一步调高人民币的利息利率来调节经济运行。
什么原因呢?有几个方面的因素需要考虑的。第一个需要考虑的是,中国企业负债率高,企业的利润率,特别是国有企业的利润率并不太高。在这种条件下,如果进一步调高利率的话,会对企业部门产生极不利的影响。为什么?它通过一系列调整,国民收入在企业部门,在银行部门,家庭部门进行再分配。这种再分配的结果,会对我们的工业企业部门产生极其不利的影响。在中国企业资金利润率没有很大的改善,中国的投资能够得到控制的条件下,那么,进一步加息的空间不是很大。
第二个考虑的是,进一步提高利息,就可能使得与美国的利息的利差缩小,甚至不存在利差。如果不存在利差,国际资本会进一步流入中国,但相当一部分是短期资本,那么多短期资本流入就会对人民币的升值产生一个直接的压力。这是我们不希望看到的。因为我们本身已经承受这个压力了。
第三个需要考虑的是,考虑到价格上涨,中国利率还处于负利率。负利率时期利率的调整,要考虑价格变动的因素。后期的价格变动,是走高,还是走低。所以,这就意味着,我们考虑的是,就不能仅仅考虑是名义利率,而应考虑实际利率的变动。如果价格进一步走高的话,名义利率肯定要提高。实际利率如果要想大幅度提高,我想,空间不是太大。名义利率会随着通货膨胀利率调整而调整。但我们要考虑到实际利率,而实际利率一旦调得过高的话,产生的影响是我们不愿意看到的。
中国的投资大体上是两块,一块是民间的,一块是政府的。政府的投资,一般说来缺乏利率弹性。而民间的投资会因为利率的调整而受到很大的影响。如果利率进一步大幅度调整的话,对民间的投资产生的影响是很大很大的。
基于这几个方面的考虑,加息空间是有的,特别是名义利率,总要适应通货膨胀利率调整而调整。不过实际利率调整的空间不会太大。现在调整,更多的不是着眼实际利率,而是着眼于名义利率的调整。从这个意义上讲,名义利率的调整的空间应当适应通货膨胀率的调整,这个空间是很大的。但实际利率的调整空间不是太大。通货膨胀时期,实际利率的调整,还要考虑其他制约因素,不能只考虑一个物价一个因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