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时事

法国驻华大使黎想:“新时代”中法关系继往开来

2019-03-25 12:18:00 【关闭】 【打印】

    今年是中法建交55周年。法国也是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新年首访的国家之一。近日,法国驻华大使黎想就中法关系55年来的发展、中法携手应对全球性挑战、双方高度的战略共识等问题,接受了《今日中国》法文版的独家专访。

  55年来法中关系取得重要成就

  《今日中国》:2019年是中法建交55周年。您如何评价中法关系55年来的发展?“新时代”中法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有哪些新特点?

  黎想:首先,我希望2019年法中合作取得更多成就。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即将访法,法国总统马克龙也将再次访华。这标志着法中关系将达到一个新高度。实际上,在过去的55年间,法中关系取得了非常重要的成就。我们之间建立了多层面的交流机制,包括国家元首间对话,总理、部长级对话,也包括民间交往和议会代表团之间的交流等,双方的对话既有广度,又有深度。虽然双方存在不同意见,但对话始终是坦诚而开放的。

  法国和中国是历史悠久的两个文化大国,同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共同肩负着特殊使命。当今国际形势错综复杂,法中需共同面对全球挑战,如应对气候变化、打击恐怖主义、促进全球发展、消除不平等、保护人权等。在这些国际问题上,法中两国实现了密切的沟通和对话。

  从另一个角度讲,法中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拉近了中国与欧洲的距离。欧盟在各个领域都是中国的重要伙伴,比如在贸易方面,欧盟是中国最大的贸易合作伙伴。法国作为欧盟的重要成员国,也在欧盟框架内与中国加强合作。今年,在第二届 “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前夕,欧盟与中国将举行一个重要峰会,推进双方更加深入的对话,共同面对国际问题。

  2018年11月24日,北京,第10届傅雷翻译出版奖颁奖典礼在北京王府中環举行。法国驻华大使黎想在颁奖典礼上致辞。

  推动国际气候治理法中不可或缺

  《今日中国》:中法两国一直高度重视环境保护、应对气候变化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等领域的合作。该领域积累的合作实践和经验,对于两国处理双边关系和携手应对全球性挑战有何借鉴?

  黎想:法中两国在环境领域的合作至关重要,特别是自美国退出《巴黎协定》以后,中国肩负起与法国一道推动国际气候治理、落实《巴黎协定》的重任。

  在多边合作方面,中国、法国以及其他国家首先需要共同关注全球气候变暖问题。2018年12月,《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24次缔约方大会在波兰卡托维兹举行,法国和中国为这次缔约方大会的召开做出了不可或缺的贡献。2017年,法国、联合国和世界银行共同主办了“一个星球”气候行动融资峰会,未来法国将同中国一道共同引领该峰会继续发展。2018年12月,在布宜诺斯艾利斯举行的20国集团会议期间,法中代表同联合国秘书长举行会议,并发表新闻公报,重申合作应对气候变化的坚定决心。

  2018年11月11日,浙江台州,在仙居县永安溪省级湿地公园,新人在拍婚纱照。

  第二个多边合作重点是保护生物多样性。中国是一个生物多样性极为丰富的国家,在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中的物种保护方面具有丰富的经验和极大的影响力。2020年,《生物多样性公约》第15次缔约方大会将在中国举办。同年,“世界自然保护大会”也将在法国举办。法中双方不会因此产生竞争,相反双方的共同努力会带来这一领域的更多成果。

  第三个多边合作重点是《世界环境公约》倡议。该倡议由法国向联合国提出,旨在将世界各国在环境领域作出的承诺整合到一起,这一倡议得到了中国的大力支持。

  此外,在双边合作方面,法中双方将把重点放在可持续发展和生态转型上。2018年10月,中国成功发射中法海洋卫星,该卫星是法中两国合作研制的首颗卫星,将主要用于海洋动力环境监测。这颗由中科院生产、法国国家空间研究中心和法国泰雷兹公司支持完成的卫星,是法中合作的典范。该卫星在海上收集的所有数据将开放、共享,并且不仅仅面向法国和中国。

  法中双方在清洁能源开发方面始终保持相同观点,双方公认核能是一种清洁能源,有助于减少全球碳排放。在这一领域,中国再次与法国一起创造了世界第一。2018年由法中合作建造的世界上第一座欧洲压水反应堆(EPR)在中国台山核电站成功并网发电,这是法中两国在能源领域的最大合作项目,它的成功在法中核电合作历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与此同时,这一领域的合作还能促进法中在第三方市场取得更多实质性的合作成果。

  人文交流推动两国关系深入发展

  《今日中国》:我们注意到,中法两国的文化交流广泛而深入,请问您如何看待文化交流和民间友谊在两国外交中的作用和影响?

  黎想:影响可以说是根本性的。首先,双方必须互相了解;要相互了解,就要互相交谈;要互相交谈,就要相互来往,就要动起来;中国人应该去法国,法国人应该来中国。

  在旅游方面,2018年有230万中国游客到法旅游。中国游客热爱法国,热爱法国的生活方式和法国文化。法国也正在努力了解中国游客的特点,为中国游客提供便利。我们大力推广汉语,在旅游景点添加中文标识,推广人民币支付。我们还在安全问题上做了很多工作,以使中国游客在法国有更好的旅行体验。

  我们很高兴看到法中双方在教育领域的交流不断扩大。目前有大约3.7万名中国留学生在法留学,法国是中国学生的第五大留学目的地国家,而中国学生是法国第三大留学生群体。与此同时,法国积极在中国开设“法语联盟”,并支持中国在法国开设“孔子学院”,保证文化多样性符合法中双方的共同利益。

  在艺术领域,法中双方电影人、艺术家、设计师之间的交流非常广泛。比如巴黎蓬皮杜国家艺术和文化中心将在上海开设分馆;双方计划在深圳开设罗丹博物馆分馆;毕加索大展正在北京紧锣密鼓地筹备等等。与此同时,在巴黎,也在筹备一个有关丝绸之路的大型展览,介绍丝绸之路的历史和文化。

  此外,文化遗产保护也是法国和中国共同关注的一个话题,通过人文交流,激发两国年轻人对保护文化遗产的兴趣至关重要。

  所有这些都是法中双方可携手合作的方向,我们在人文交流方面的对话内容广泛而深入,我对此表示欢迎。

  法语联盟西海校区学习法文的中国儿童。

  愿意与中国在高科技领域携手合作

  《今日中国》:中法在高科技领域进行了大量合作,未来双方在科学与技术领域的合作有哪些新的方向?

  黎想:双方在科技领域的合作既会更加多样化,也会不断加深。法国相信,未来几年中国将在高科技领域发挥主导作用,因此我们愿意与中国合作。

  法国虽然国土面积小,但却是一个技术强国。首先法国是诺贝尔奖的获奖大户,在世界数学、物理等类似奖项中也表现不俗。法国是世界第四大专利申请国,在人工智能等领域也拥有至关重要的专利项目。与此同时,中国在这些领域也拥有强大的实力。因此双方在科技理论研究领域的合作空间巨大。比如2015年,法中合作在武汉创建了生物安全P4高科技实验室;2018年,法中合作发射了CFOSAT海洋观测卫星。另外在探月方面,2019年1月,中国的嫦娥四号成功在月球背面着陆,取得了卓越的成就,而法国在这一领域拥有丰富的经验,相信未来法中双方在该领域将进行更加深入的合作。

  此外,在一些较少被提及的领域,法中双方也正在开展密切合作,比如生物学、老龄人口健康、绿色技术、城市可持续发展、材料物理等等。除了政府引领的合作项目,法中双方企业和研究机构也形成了紧密的联系。2018年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期间,法中双方在农业领域也有了新的合作项目,包括生态农业、土地利用、废水处理等等。

  法国乐见欧亚实现互联互通

  《今日中国》:您如何评价“一带一路”倡议对加强欧亚互联互通、促进欧亚经济增长的作用?

  黎想:法国乐于看到亚洲和欧洲实现互联互通。法国总统马克龙2018年1月访华期间在西安发表重要讲话,以示对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表示支持。法国是在“一带一路”框架下与中国签订数千万欧元合作项目的少数几个国家之一。

  我们充分认识到“一带一路”倡议的价值,互联互通不仅包括港口、机场、铁路等基础设施建设,还包含通信、培训、人员交流等更广阔的领域。马克龙总统希望该倡议具备三个特点:第一,“一带一路”是双向的。我们必须确保这种互联互通不但要符合欧洲、法国和中国的利益,同时也要符合参与国家的利益。我们认为在“一带一路”倡议的框架下,亚欧之间的互联互通将带动亚洲大陆最不发达的中亚地区实现更大的发展。第二,“一带一路”必须是绿色的。应对气候变化将始终是法中合作的重要内容。法国更倾向于同中国进行核能、新能源、可再生能源等领域的基础设施建设,同时致力于完善配套培训。最后,“一带一路”必须遵守国际法规和国际投资规则。投资必须是可持续的。习近平主席曾在不同场合对这三点表示赞同。

  希望增强双向投资和贸易往来

  《今日中国》:中国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对法国和欧洲企业有何影响?

  黎想:法国和欧盟乐见中国在习近平主席的领导下坚持并扩大对外开放。

  习近平主席在2017年的达沃斯论坛、2018年的博鳌论坛、2018年纪念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的讲话中,都提到了中国要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法国对此表示赞许,而且我们也感受到中国的开放政策立竿见影。

  在2018年进博会前夕,法中双方签署了法国牛肉输华卫生检疫要求议定书,随后第一批法国牛肉抵达上海。法国希望未来在家禽、猪肉、乳制品等农产品加工行业,同中国实现更多的贸易往来,并期待加快这一进程。

  2018年11月6日,上海虹桥商务区。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选择法国推介会。

  同时,中国正在为外国企业营造一个好的营商环境,在反腐和知识产权保护方面取得了巨大进展,涉外司法程序也更加便利。所有这些措施对于提升外资企业信心极为重要。

  从另一个角度讲,法国对中国的贸易逆差巨大,投资方面也是如此。法国始终在努力提升国家的吸引力,期望得到更多中国投资者的认可,我们将尽一切努力为中国投资者提供优越的投资条件。

分享到:
上一篇 下一篇 责任编辑:

微信关注 今日中国

微信号

1234566789

微博关注

Copyright © 1998 - 2016

今日中国杂志版权所有 | 京ICP备:0600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