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评论

法治中国有规划,法治规划为人民

2021-01-13 14:20:00 【关闭】 【打印】

  近日,中共中央印发了《法治中国建设规划(2020-2025年)》(以下简称规划)。本次规划内容丰富,涉及到法治建设的方方面面,但分析规划本身不难发现,从科学立法到依法行政,从司法建设到法治社会,从法治监督到法治保障都体现出“以人民为中心”这一重要原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2条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这意味着法治中国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为了人民,法治中国建设的方略是依靠人民,法治中国建设的目的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在立法方面,规划提出“健全立法征求意见机制,扩大公众参与的覆盖面和代表性,增强立法透明度”,即未来开展立法工作应当尽可能的让法律草案涉及到的群体都有机会发声,让受到法律影响的公众都有机会参与到立法活动中。而实现扩大公众参与、健全立法征求意见的前提是增强立法透明度,进一步完善立法公开制度、拓宽立法公开渠道、提高立法公开质效,让立法公开活动合法、合规、合情、合理,让立法公开成为人民群众接近立法的重要渠道。

  在依法行政方面,规划要求“持续开展减证便民行动,推行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即在今后各类奇葩证明将持续减少,公民办事将不会受其烦扰。奇葩证明之所以令人厌恶,在于其往往于法无据,且在客观上难以证明,而在此过程中某一事项需要多项证明,甚至部分证明之间相互依存,直接导致事情无法推进,徒增了人民群众的义务和负担。未来持续开展减证便民行动,将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这就要求,一方面政府部门要进一步减少需要证明的事项、加强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另一方面则要构建起完善的信用监管机制,让部分承诺不实者承担应有的责任。

  在司法审判方面,规划要求:“全面建设集约高效、多元解纷、便民利民、智慧精准、开放互动、交融共享的现代化诉讼服务体系。加快推进跨域立案诉讼服务改革,2022年年底前实现诉讼服务就近能办、同城通办、异地可办。”该项内容意味着未来司法改革的方向和着力点之一便是为了提高人民群众的便捷度和满意度。这就要求人民法院将进一步完善多元纠纷化解机制,进一步推动智慧法院建设,进一步提高司法公开水平,让公正、高效、权威的司法惠及每一个普通公民。

  在全民守法方面,规划提出“引导全体人民做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即每一个公民都能将遵守宪法法律转化为自己的生活方式,将法治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这就要求一方面公权力能够做好带头示范作用。只有公权力机关把社会责任承担起来,真正带头遵守宪法法律、真心信仰宪法法律、切实维护宪法法律,人民群众才能从内心拥护并真诚地信仰法治。

  在法治监督方面,规划要求:“完善有效防范和及时发现、纠正冤假错案工作机制”。纠正冤假错案是让人民群众在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的重要内容,是加强人权司法保障的重要途径,是树立司法公信的有效手段。冤假错案一经发现,唯有依法依规及时纠正,才能让人民群众树立起对法治的信心。

  今后,全国各地应当做好“真抓实干”的文章,让法治规划在基层落地生根;应当做好“舆论宣传”的文章,让法治规划内容深入人心;应当做好“监督检查”的文章,让法治规划产生实效。

  刘雁鹏 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分享到:
上一篇 下一篇 责任编辑:

微信关注 今日中国

微信号

1234566789

微博关注

Copyright © 1998 - 2016

今日中国杂志版权所有 | 京ICP备:0600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