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社会

“扶贫”菇背后的脱贫故事

2020-07-03 16:14:00 【关闭】 【打印】

  “合作社的香菇又丰收啦,这一茬又大又肥,好得很咧!”在甘肃省康乐县康丰乡何家沟村合作社干活的马海吉车大姐,手里捧着“扶贫”菇,笑得合不拢嘴。

  何家沟村蘑菇合作社内的蘑菇喜获丰收。 

  何为“扶贫”菇?这要从中建集团定点帮扶康乐县说起。自2013 年以来,中建二局作为集团定点帮扶康乐县的单位,持续增加资金投入,从产业、就业、教育、消费、党建扶贫入手,持续提高当地的自我发展能力。 

  康乐县是目前全国还未脱贫的52个贫困县之一,何家沟村作为这个县曾经最为贫困的村庄之一,是全县脱贫攻坚的一块硬骨头。中建二局进驻帮扶后,通过“政府+企业+合作社+农户”四级联动模式,为山高谷深的何家沟村带来无限活力与生机。 

  牛书记 牛刀小试 

  “俺们家加入了村里的合作社,今年就能回本加盈利,3股一共分红2000多元,后期合作社发展好了,挣得还会更多。”马海吉车一边估摸着自己未来的收入,一边向邻居讲着村里合作社的好处。中建二局华北公司选派的驻村第一书记牛军帅告诉记者,当初动员村民加入合作社,可是费了些周折。  

  为实现造血扶贫,发展村里自己的产业,经过充分调研论证后,牛军帅决定把突破口放在菌菇养殖上。请专家、测土、选址、筛种,很快,何家沟村菌类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就成立了。可万万没有想到,报名摊支了一上午,竟没有一位村民“光顾”。牛军帅百思不得其解。“找到村里的人一打听,才知道村民担心销路问题,看不到效益,别说出钱了,就连出力都别想。” 

  何家沟村驻村第一书记牛军帅在为村民讲解种植菌菇知识。 

   “有我们‘兜底’保障,你们怕啥?我们中建集团帮扶资金已到位,销售渠道也已经打通,谁来干活工资日结。”牛军帅找来了村里几个大户努力动员,又是举例子,又是算小账,让村民们吃上“定心丸”。“目前香菇等菌类养殖已经初见成效,预计年产香菇15万斤,年产值150万元,纯利润在40万元左右。”牛军帅说,合作社吸引到89户贫困村民加入,“造血扶贫”开了个好头。 

  合作社大棚内长势良好的羊肚菌。 

  环境治理打造新农庄 

  何家沟村给给牛军第一印象非常深刻。进村的路上,他被开在路边漫山遍野的油菜花陶醉了。谁知进到村口时,“扑面袭来的刺鼻牛羊粪气味”给他来了个猝不及防的“下马威”。 

  一周时间,牛军帅首先在村里组建了“党员清零先锋队”。在接下来连续3个月时间里,他和队员们详细摸查了村里贫困户的实际情况,开始了一场“清零”行动。“全力聚焦本村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安全住房及安全饮水等问题,确保将扶贫政策、扶贫产业利好宣传到每家每户。”牛军帅说,调动贫困户的积极参与非常重要。 

  何家沟村村民喜获香菇丰收。 

  不仅要顾里子,也要有面子。“清零”任务完成后,“为村子换新颜”提上了日程。开大会、唠家常、把穷脉、开处方,先锋队员们因村制宜,精心开出了囊括环境治理、垃圾处理、牛棚改造等涉及村民生活方方面面的多个处方,并迅速启动。 

  经过半年的扎实推进,村里多年的泥泞土路变成了水泥路,村民尝到了环境变化带来的“甜头”。“如今站在村口再望,满目清新,干净整洁。”牛军帅说,这就是功夫背后的改变。 

  阻断贫困代际传递 

  马兰花是何家沟村有史以来第一位女大学生,目前在甘肃陇东学院就读。由于家庭贫困,她当初险些因此退学。牛军帅在摸排各户情况时得知兰花的家庭情况后,他主动向自己所在公司为马兰花申请了助学金,负担她大学四年的全部学费,解除了一家人的后顾之忧。 

  “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从农村考学走出来的牛军帅相信,只有教育才能阻断贫困的代际传递。梦想家园成长“益”计划是中建二局针对何家沟村教育基础薄弱实际而量身定制的教育扶贫计划,通过加强基础教育、完善学校软硬件设施、奖励何家沟村优秀困难家庭学生、为特困家庭代表发放生活必需品等举措,让何家沟村的青少年牢固树立“知识改变命运”的思想,解决特困家庭生活难题,助力脱贫攻坚和美丽乡村建设。 

  何家沟村驻村书记牛军帅到马兰花家中走访。 

  牛军帅介绍,通过党建结对帮扶,合作社稳岗就业,全村98.7%的贫困人口已经摘掉贫困帽,全村156799人中,未脱贫的仅有311人。“打赢脱贫攻坚战不是一句口号,只有通过切实有效的帮扶,才能让贫困人口摆脱贫困。”
分享到:
上一篇 下一篇 责任编辑:

微信关注 今日中国

微信号

1234566789

微博关注

Copyright © 1998 - 2016

今日中国杂志版权所有 | 京ICP备:0600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