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热点专题>“千万工程”二十年

让群众乐享“治水红利”

2024-03-14 17:18:00 【关闭】 【打印】

  清晨,洪国光一起床就来到村旁的河道边走边看仔细查看沿线河道是否存在污水直排岸边是否有垃圾、水面是否有漂浮物。 

  洪国光是浙江省丽水市青田县季宅乡黄放口村党支部书记,他同时还是一名“村级”河长。今天是他十天一次五公里的河道例行巡河,这已经成了他几年来雷打不动的工作习惯。 

  像洪国光一样保护河湖生态环境成为浙江5万余名河湖长中的工作日常。目前,浙江已形成省、市、县、乡、村五级河湖长体系,实现全省五级河湖长全覆盖。“千万工程”实施20年来浙江全省累计治理了5万公里河道,江河湖泊实现了由“脏”到“净”、由“净”到“清”、由“清”到“美”的持续变化。 

  “河长制”让河流长治久清 

  季宅乡有十二都源流经其境金坑水库坐落乡中, 水资源优势显著。然而,村民饲养家禽、生活垃圾在河道旁乱倒,曾经的美丽河道一度变成了“垃圾沟”。位于河道下游的黄放口村,很多村民房子临水而建河道治理一度成为压在村民心口的“堵心石”。 “当时村里几乎家家户户都饲养着家禽,河道又脏又臭也影响了空气质量”村民叶香华告诉记者 

   

  季宅乡一条清澈见底的乡间河道 图/虞向军

  2003年,浙江省湖州市长兴县率先实行了“河长制”就此拉开了每一条河都有专属管理员的变革序幕。2013年11月,浙江省开始全面实施“河长制”,各级党政负责人担任河长负责组织领导相应河、湖的管理和保护工作。季宅乡的河道治理被提上了日程。 

  2014年,季宅乡开始对十二都源季宅段实施全流域整治,乡、村主要负责人担任乡、村级河长,带头开展河道清淤畜禽养殖污染整治及垃圾清理等工作。如今的十二都源季宅段已经从过去的黑臭河、垃圾河变为漂亮的风景河。 

  走在季宅乡的河边时常会看到详细记录着河道信息、河长信息、治理目标、监督电话等内容河长制公示牌,村民们发现河道的任何问题都可以第一时间联系河长反映“河长制”落实情况也被纳入领导干部工作考核的重要依据。 

  “十二都源季宅段现在脱胎换骨了。经过这些年的治理,河水变清了,空气也比以前更清新了,现在我们每天在河边健身、唱歌。”叶香华说 

  变化的不止十二都源季宅段浙江河流众多、水系发达,境内大小8万多条河流滋润了几代人,灌溉了无数农田。然而曾经的粗放式经济发展造成了水环境破坏。于是,浙江在绿色生态发展路上先行先试,以治水为突破口“重整山河”。以河长制推进“河长治”、“水常清”, 每一条河流一个负责任的名字,这是浙江用二十年探索出的一条长效管用的河道管理机制。 

  生态“好水”变经济发展“活水” 

  在季宅乡黄放口村山间的大型石斑鱼养殖场内,数十个直径6至8米的大桶有序排列清澈明亮的十二都水缓缓注入,鱼苗在桶里欢快地游弋。这是季宅乡探索出的水养项目 

  在守护好一汪碧水后季宅乡一直在探索如何在不影响水环境的情况下生态“好水”变成经济活水”。 

  洁水养鱼成为重要的突破口2021年,季宅乡开始谋划洁水养鱼项目计划投资700万元,由乡强村公司与养殖基地合作共建,各行政村投资入股,搭建养殖场 

   

  盛夏时节,季宅乡黄放口村山间的大型石斑鱼养殖场内,养殖工人的孩子在玩耍 图/虞向军 

  不同于传统的高密度肥水养鱼, 当地洁水养鱼主要利用金坑水电站尾水优质的水体环境来养殖,养殖过程不使用粪肥、化肥等肥料,通过科学合理投饵,利用水体生物之间的食物链关系实现水生态环境和养鱼产业协调发展 

  “目前,我们主要投放石斑鱼等鱼苗40万余尾,很多人已经前来预订。”养殖基地经营者叶根勇,渔场预计年产石斑鱼5万斤,项目投产后年销售额达300多万元,预计每年能为村集体增收24万元后续基地内还将建设室内垂钓场和农家乐,打造一个养殖、休闲、研学为一体的的综合特色农业园,进一步打响季宅“水经济”产业品牌。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长三角城市寻求将“生态流”变成“富民水”。浙江利用水资源保护水生态,做活“水经济”已打造了集水产养殖、文化旅游、高端水产品为一体的水域沿岸优质水产业。 

  从美丽河湖到幸福河湖 

  沿着松阴溪堤防近120公里滨水绿道是当地居民亲水近水的好去处这里河水清澈潺潺流动沿河道还设置了供居民使用的洗衣埠头、下水通道和垂钓点位。这一切都是当地多年来努力治水带来的成果。在丽水市松阳县水利局高级工程师李潮胜看来让群众共享水生态红利, 才是治水的最终目标 

   

  生态优美的松阳松阴溪湿地成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生动诠释 图/虞向军 

  在浙江省“五水共治”工程中,防洪水是重要的一部分。松阴溪作为松阳县境内最大河流,几千年来滋养着两岸居民但因两岸生态环境的破坏几度出现冲堤溃坝、损伤良田,水体浑浊 

  本世纪初开始松阳开展城市防洪工程建设采用混凝土砌块石、条石等高抗冲刷的材料。然而坚硬的混凝土堤坝破坏了水生物栖息地影响了河岸水生植物生存高挡墙的堤防结构,还阻断了居民下河通道,城防工程招来群众的负面评价 

  “当时老百姓称城市防洪堤为‘铜墙铁壁’水是冲不垮了但人也下不去青蛙掉下去都跑不上来面对人河不能和谐共生的窘境李潮胜必须调整规划不但要改变河湖面貌,也要给老百姓实实在在的获得感。 

   

  丽水市松阳县水利局高级工程师李潮胜看到松阴溪湿地多年的治理成果甚感欣慰 图/虞向军 

  随后,近20年时间里,松阳县政府、水利局按照自然修复理念,一是在规划上调整河道堰坝布局,避免湖湖相连,构建湖、潭、滩、岸、岛齐全的自然生态河道;二是在治理工程上推行抛石护脚防冲和植物护坡,抛石基础护脚的间隙构筑水生动物栖息地,在亲水平台和植物护岸斜坡之间采用干砌石及绿化护坡,构造水生植物、岸坡植物群体。同时尽量保护原河堤的风貌,最大限度减少人为痕迹。 

   

  松阴溪堤防的滨水绿道是市民休闲健身的好去处 图/虞向军 

  如今,潺潺流动的清澈河水和人性化、景观化设计的驿站,加上沿溪特色水文化展示点位,防洪堤实现了向滨水绿道的华丽转身。水利局局长陈增伟认为治水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通过水环境综合治理,让老百姓受惠受益,成为大家的幸福河湖才能让全民真正的发自内心来共同参与建设‘美丽河湖(浙江省丽水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王黎津对本文亦有贡献) 

分享到:
上一篇 下一篇 责任编辑:

微信关注 今日中国

微信号

1234566789

微博关注

Copyright © 1998 - 2016

今日中国杂志版权所有 | 京ICP备10041721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