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热点专题>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评论

通向共同现代化的“一带一路”

2023-10-18 20:51:00 【关闭】 【打印】
        
 
中国能建设计承建的胡努特鲁燃煤电厂,这是中国在土耳其最大直接投资项目,也是“一带一路”和“中间走廊”对接的旗舰项目

  从2013年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已经走过了十年波澜壮阔的发展历程,并取得了一系列举世瞩目的建设成就,成为广受欢迎的全球公共产品和开放包容、互利共赢的国际合作平台,不但助力了中国自身高水平对外开放格局的构建,推动中国式现代化行稳致远,而且也对全球增长、繁荣和治理贡献良多,开辟了中国与共建国家携手迈向共同现代化的坦途。

  十年来,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以“五通”为合作重点,共建“一带一路”结出丰硕的果实:

  政策沟通方面,截至目前,中国已同150多个国家、30多个国际组织签署了230多份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在尊重共建国家主权和安全关切的基础上,“一带一路”与多国的发展战略实现紧密对接,共同分享发展机遇。“一带一路”及其倡导的“共商、共建、共享”原则被写入多份联合国决议,不断转化为国际共识。

  设施联通方面,作为“一带一路”建设的优先领域,互联互通取得长足进步,一大批标杆性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先后建成,为所在国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助力了沿线区域的可持续发展与经济繁荣。世界银行估算,“一带一路”交通项目可使全球贸易增长1.7%-6.2%,全球实际收入增加0.7%-2.9%。

  贸易畅通方面,中国与共建国家贸易和投资规模稳步扩大,国际产能合作不断深化,产业链供应链合作水平持续提升。从2013年到2022年,中国与沿线国家货物贸易额从1.04万亿美元扩大到2.07万亿美元,年均增长8%;与沿线国家双向投资累计超过2700亿美元,其中在境外经贸合作区累计投资571.3亿美元,为当地创造了42.1万个就业岗位,让近4000万人摆脱贫困。

  资金融通方面,中国国家开发银行、进出口银行、中国信用保险公司和一批大型商业银行为带路项目提供了大量融资。为更好推动“一带一路”建设,中国还先后设立了丝路基金、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等专业金融机构。截至2022年底,丝路基金向60多个国家和地区投入超过200亿美元,亚投行开业7年已吸纳106个成员,成为全球第二大国际多边开发机构,累计为202个项目提供融资超过388亿美元。

  民心相通方面,中国在海外建立了23个鲁班工坊,孔子学院和孔子课堂遍布159个国家和地区,来自沿线国家和地区的留学生占比超过50%,“一带一路”国际剧院联盟、博物馆联盟、图书馆联盟、国际科学组织联盟、联合实验室等相继成立。

  除此之外,共建“一带一路”顺应世界数字化、低碳化转型趋势,积极应对气候变暖、新冠疫情大流行等全球性挑战,迈上高质量发展之路。“数字丝绸之路”“绿色丝绸之路”“健康丝绸之路”“冰上丝绸之路”等新型“一带一路”蓬勃兴起。跨境电商、人工智能、云计算、智慧城市、新能源电站成为中国与东南亚、中亚、中东和非洲等多国重要合作领域。过去三年,中国向12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提供超过22亿剂新冠疫苗和大量抗疫物资,为国际抗疫合作贡献了中国智慧和力量。

  

  2017年5月28日,上海,来自土耳其的国宝级画家盖利普·艾在水面上以古老湿拓绘画技法绘出了梵高的《星空》、《向日葵》

  在共建“一带一路”长长的成果清单中,中国和土耳其在“一带一路”框架下的合作引人瞩目。土耳其地跨亚欧的地理枢纽位置、深厚的丝路历史情结、大兴基建的发展雄心、可观的经济体量和区域影响力决定了土耳其是中国共建“一带一路”的天然合作伙伴。两国合作呈加速推进之势:

  政策沟通方面,2015年11月,在土耳其安塔利亚举行的20国集团(G20)领导人峰会期间,中土两国签署了关于对接“一带一路”倡议和“中间走廊”倡议的谅解备忘录,为两国经贸与互联互通合作掀开了新的篇章。

  设施联通方面,一批中国企业参与的重大基建项目相继落地。2014年,中国铁建参建的安卡拉至伊斯坦布尔高铁全线建成通车,这是中企在海外承建的第一条高速铁路。2015年,中企入股土耳其昆波特码头,助力其成长为区域领先的物流枢纽港。2022年,天辰公司承建的土耳其第一个,也是世界最大的单腔地下盐穴天然气储库项目正式交付。蜀道集团参建的世界跨径最长的1915恰纳卡莱大桥通车。中国能建设计承建的胡努特鲁燃煤电厂建成投产,这是中国在土耳其最大直接投资项目,也是“一带一路”和“中间走廊”对接的旗舰项目,建成后可占土耳其总发电量的4%。中欧班列的跨里海路线得到快速发展。2019年11月,中欧班列“长安号”顺利过境土耳其,开启了对“中间走廊”的探索。2020年12月,土耳其首列对华出口班列开通,从伊斯坦布尔至西安不到两周。2022年乌克兰危机发生后,经行跨里海路线的班列班次和运量大幅上升,“中间走廊”的战略价值和发展潜力受到沿线国家的高度重视。

  贸易畅通方面,过去三年,中土贸易在新冠疫情的冲击下逆势上扬,保持两位数以上高速增长态势。2023年上半年中土货物贸易额达到232.7亿美元,同比增长17.1%,全年有望突破400亿美元大关。中国已成为土耳其亚洲最大、世界第三大贸易伙伴。在土中资企业超过1000家,华为、中兴等中国企业深耕土耳其市场。截至2022年,中国对土耳其直接投资累计超过24亿美元,在土工程承包合同总额累计近300亿美元。近年来,越来越多中国企业赴土耳其投资兴业,智能手机、数字科技、新能源汽车等领域成为新兴热点。

  资金融通方面,中国工商银行在收购土耳其纺织银行后立足本地,为土耳其能源、交通基础设施项目提供了大量融资支持。在全球去美元化浪潮下,当前中土两国正积极探索推动双边贸易中的本币结算。

  民心相通方面,疫情前中国赴土耳其旅游人数出现井喷,数量突破40万。疫情期间两国守望相助,积极开展抗疫合作。土耳其大地震后,中国多支救援力量奔赴土耳其抗震救灾。两国人民越来越愿意了解对方,中国在土建有4所孔子学院,尤努斯·埃姆雷土耳其文化中心已在北京启动。

  

  2022年6月18日,土耳其西部恰纳卡莱省,“四川造”世界最大跨径悬索桥——1915恰纳卡莱大桥

  志合者,不以山海为远。中土共建“一带一路”之所以硕果累累,除了互利共赢的经济动机,更重要的是,这契合了两国国家崛起和民族复兴的梦想,唤起了共同走向现代化的渴望。实现现代化是全人类的共同事业,更是众多发展中国家孜孜不倦的追求。如果从18世纪中后期兴起的工业革命算起,发轫于西欧的现代化浪潮已在全球激荡了近260个年头。然而,回望历史,人们困惑地发现,无论是古老文明还是新生政权,大多数国家现代化之路走得并不顺利。世界银行指出,二战以来100多个国家中,只有寥寥十余个发展中经济体成功晋级高收入国家和地区行列。大多数国家要么在高速增长一段时间后掉入所谓的“中等收入陷阱”,要么始终沦为“失败国家”,挣扎在贫困、动乱的恶性循环。这一残酷的事实戳破了西方现代化模式的神话,更使世人深刻认识到,一个国家走向现代化,既要遵循现代化一般规律,更要符合本国实际,具有本国特色,要充分考虑到历史传统、社会制度、发展条件、外部环境等诸多因素,而非一味生搬硬套所谓的“普世标准”。

  作为历史上辉煌一时,但又在这场现代化浪潮中落后的后发国家,中土两国都经历了艰辛曲折、筚路蓝缕的探索过程,付出了相当惨痛的代价,对此认识尤为深刻。中国总结自身发展经验,提出了“中国式现代化”,迈向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征程。土耳其近年来完成了政治体制转换和意识形态重塑,即将迎来建国百年华诞,开启“土耳其的世纪”。中土两国都在沿着适合自己的现代化道路高速前进。共建“一带一路”如同一条纽带,将两国的现代化进程紧密联系起来。以“一带一路”建设为契机,开展跨国互联互通,提高贸易和投资合作水平,推动国际产能合作和金融合作,将有助分享发展经验和增长红利,增进双方政治互信和社会认同,促进彼此现代化进程,推动两国携手走向共同现代化。

  

  2023年8月2日,土耳其田径运动员SUBATAN Burcu在体验皮影戏。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在四川省成都市举行期间,成都大运会运动员村内开展的中国非遗技艺及优秀传统文化互动体验活动、非遗展吸引不少运动员和教练员“村民”前来参观、体验

  从这点而言,“一带一路”不仅是连接中国与土耳其的经贸纽带,更是联通中土两国,乃至整个世界的“文明大道”。共建“一带一路”蓬勃发展的背后,以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为核心的丝路精神传播四方,一种新的、更加进步的现代性思想正在崛起,通向人类世界共同现代化的坦途将乘势铸就。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世界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 徐刚)

分享到:
下一篇 责任编辑:

微信关注 今日中国

微信号

1234566789

微博关注

Copyright © 1998 - 2016

今日中国杂志版权所有 | 京ICP备:0600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