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热点专题>2022两会>记者直击>杨双双

“Z世代”人大代表:从震区到人民大会堂

2022-03-05 13:00:00 【关闭】 【打印】

  今年已经是第五年来北京参会,但是我的内心依然十分激动,第一次来是一样的。”出生于1995年7月的徐萍,是一名从汶川地震灾区废墟村庄走出来的Z世代女孩,现在,她以全国人大代表的身份走进北京的人民大会堂。  

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四川省青联委员徐萍

  磨难与蜕变

  2008年5月12日的中午,正在读初一的徐萍在校门口等待进校的铃声,突然间,天旋地转,被同学拉着往外跑的徐萍幸运地躲过一劫,而比她慢几步的同学,被压在了轰然倒塌的校门之下。  

  汶川大地震,使12岁的徐萍瞬间失去了亲人、老师和很多同学。但与此同时,也涌现出许多帮助灾区重建的好心人,来自浙江台州的一对夫妻成为了徐萍的“结对父母”,为她提供学费,毕业后他们依然保持联系,有着不是血亲,胜似亲人的情感。  

  “地震那一年,我看到冲在前面救人的、身体力行带领村民搞灾后重建的,大都是中共党员,虽然我当时只有12岁,但我非常坚定,长大后要成为一名共产党员。”徐萍说,这个愿望在她上大学的时候得以实现。  

  “感恩于心,希望能从一名受助者成为一名施助者。”徐萍时常这样提醒自己。从大学开始,徐萍便常常参与一些公益活动:去雅安支教,陪山区的孩子过暑假;担任残疾人康复医疗活动的志愿者,为他们送去更多精神上的力量。  

  2016年,在四川传媒学院学习播音的徐萍,在成都经典汇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实习,兼任主持人。毕业后她留在这家公司工作,逐渐成长为策划文化艺术交流、承接大型项目、打造全球性网络艺术平台的“多面手”。现在,她已经成长为成都经典汇文化科技有限公司艺委会办公室主任,四川省青联委员。 

  跟徐萍一样,当年从地震灾区走出来的6、7个小伙伴,现在有的在成都从事外贸工作,有的回到家乡当一名教师,有的已经结婚生了宝宝,大家都在自己的岗位上发光发热。  

  荣誉与责任

  “我也没想到自己能当选全国人大代表,直到和所有当选的全国人大代表进入一个工作群,才有了真切的感受。”徐萍表示,作为四川代表团最年轻的全国人大代表,这不仅仅是一份荣誉,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  

  回想起2018年全国两会召开,徐萍第一次走进人民大会堂,既紧张又兴奋。履职之初,缺乏经验的徐萍什么都不懂。于是,她仔细观察和聆听其他代表的发言,在前辈们的身上,徐萍找到了履职方向,多次深入社区和学校走访调研。  

  “作为一名女性人大代表,又是在妇联培养下成长的青年,我一直很关注妇女权益保障。”2022年两会,徐萍带来的是《关于普及和推广国产二价宫颈癌疫苗适龄女性自愿免费接种的建议》和《关于对农村偏远地区外出务工妇女开展行前防拐卖与反诈骗意识宣传培训的建议》,她希望能够在全国范围内实施二价宫颈癌疫苗免费接种,让更多适龄女性能够早预防、早受益。 

  过去一年,徐萍通过调研和参加社区活动来搜集意见建议,同时她也关注着网络上的热点新闻,在有了初步的建议方向之后,她就会采取上门拜访的方式去一些单位、社区进行走访。徐萍表示,“我长期在辖区的代表联络站活动,这些活动有助于近距离了解社情民意。通过调研后提出的建议能够落实,朝着老百姓关注的方向前进,这是我担任全国人大代表最光荣的时候。” 

  自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为了更好地履职,徐萍还在网络平台拍起了短视频。2020年5月她开通抖音账号,广泛征集民意、宣传人大知识,并与网友互动。同时,她在今日头条开了两场直播,与年轻网友积极互动,不少网友通过社交平台提出相关建议。徐萍认为,通过线下与线上相结合的模式,履职更加高效。  

  总的来说,不管是线下走访、参加活动还是线上互动,收获都非常大,也是基于这些行动才让我形成了今年带来的这两个建议。徐萍表示,今年两会期间,她会继续在社交平台与网民互动,分享参会收获的同时,倾听广大网友的真实声音。 

  回顾与前行

  “我来自广元市青川县木鱼镇木鱼村,毕业后便留在了成都工作,现在担任全国人大代表,可以更好地去倾听民意,替群众发声。”徐萍回想起第一次去人民大会堂,特别青涩,发言时也很紧张,后来慢慢成熟起来,能够独立撰写建议。 

  清楚地记得,在2019年,的建议之一是关于加强反性骚扰教育与校园性别意识提升,在提交议案一个月后,全国妇联工作人员专门给她打来电话,详细了解关于该建议的调研情况。之后,她还收到了正式的答复函。这不仅让徐萍很有成就感,也激励了她更好地履行全国人大代表的职责。  

  2022年是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履职的最后一年。徐萍坦言,“五年时间,非常宝贵。这是收获满满的五年,是快速成长的五年,也是开拓眼界的五年。从履职上来讲,在老代表和工作人员的帮助下,我的履职经验一年比一年丰富。从个人成长上来讲,随着年纪的增长,我自己也越来越成熟,对工作有更多规划。” 

  这五年里,令徐萍印象深刻的是,她提的两件建议得到了具体的落实:一是她连续两年提交了家庭教育方面的建议,2021年10月,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一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家庭教育促进法,家庭教育从“家事”上升到“国事”,父母们也开启了‘依法带娃’时代。 

  二是她在2019年提出《关于加强反性骚扰教育与校园性别意识提升的建议》,当时她在建议中提出“从法律制度层面探索‘性骚扰’的界定标准。”后来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民法典》,在人格权编第1010条确立了性骚扰的认定标准,对准确追究性骚扰行为人的责任、保护受害人的权益、维护一般人行为自由意义重大。 

  “每一年的盛会就像是一次考试,来检验今年干的怎么样,所以这份履职热情一直延续到现在。”作为一个从地震灾区走出来的年轻人,徐萍感恩于心,希望以后能有力量回馈社会,用自己的力量去帮助更多的人! 

分享到:
上一篇 责任编辑:

微信关注 今日中国

微信号

1234566789

微博关注

Copyright © 1998 - 2016

今日中国杂志版权所有 | 京ICP备:0600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