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政协委员王茂虎
过去一年,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全球,国际奥林匹克运动受到严重冲击,多项国际体育赛事被迫延期或停办。与此同时,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筹办工作如期进行,稳步推进,为疫情下的世界注入强心剂。
随着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筹备工作进入“冲刺”阶段,各路媒体也进入了“冬奥时间”。“加大向国际社会报道中国冰雪运动发展,宣介冬奥文化内涵,不仅为举办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营造良好国际舆论氛围,也是在新发展阶段展现中国国家形象、促进国家发展、振奋民族精神的重要契机。”全国政协委员,今日中国杂志社副总编辑王茂虎说。
作为一名新闻出版界委员,王茂虎持续关注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各项筹办工作的进展情况,身居新闻报道一线,参与冬奥盛宴国际传播。
结合目前冬奥会传播报道情况,王茂虎委员认为,国际社会对中国冰雪运动普及发展和北京冬奥文化的了解还远远不够,应进一步提升国际传播效能,更加及时充分地回应海外受众关切。如何讲好冰雪故事、冬奥故事,他认为可以从加强冬奥会外宣报道机制建设,增强议题设置能力,创新传播手段,“因国施策”“因人施策”提高对外传播实效性与精准性几方面着手。
2021年1月27日,辽宁沈阳,市民积极参与雪上运动,用自己的实际行动热盼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到来。人民视觉
“中国的疫情防控与经济复苏走在全球前列,在报道中我们应突出冬奥会疫情防控措施,中国‘3亿人参加冰雪运动’的目标实施情况,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的低碳管理,奥运遗产的开发与利用,体育产业可持续性发展等国际关切话题,挖掘鲜活、多元的具体案例,通过冬奥故事传递冬奥精神。”王茂虎委员说。
此外,王茂虎委员指出在全媒体时代,技术创新是基础,是支撑。为提高不同国家和地区受众的观感体验,中国媒体应加大技术驱动,在冬奥文化、冰雪运动报道中加入5G、裸眼3D、超高清视频、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新技术新手段,丰富中国冰雪运动与冬奥文化呈现形式,让各国受众利用多种传播平台享受到冰雪运动的魅力。
2021年2月5日,北京,首钢园,2022年冬奥运会滑雪大跳台亮灯。人民视觉
为避免“自说自话”式传播,王茂虎委员建议各媒体应充分了解对象国受众需求,找准切入点与着力点,制定多样化、个性化的报道方案,如对已举办奥运会的国家可以宣介北京2008年夏季奥运会场馆改造后承担冬奥比赛任务、冬奥遗产战略计划等内容,为后奥运时代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北京方案;对冰雪运动强国可以介绍本届冬奥会、冬残奥会的创新与突破、中国冰雪运动领域国际合作的成果与前景;对冰雪运动发展尚处于初期的国家可以多分享中国冰雪运动竞技水平与发展沿革、推广普及冰雪运动的经验与方法,为更多受众提供享受冰雪运动魅力的机会。
最后,王茂虎委员表示:“通过提高对外传播的实效性与精准性,我们一定可以把一场精彩、非凡、卓越的奥运盛会呈现在世人面前,让奥林匹克精神与中国智慧在世界首座‘双奥之城’交相辉映,相得益彰。”
微信关注 今日中国
微信号
1234566789
微博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