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热点专题>2020两会>两会连线

讲好中国脱贫故事,为世界减贫贡献正能量

2020-05-27 15:01:00 【关闭】 【打印】

  进入21世纪第三个十年,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迈入收官之年,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踏入决胜之年,中国脱贫攻坚战也步入达标之年。扎实做好脱贫攻坚宣传工作,全面展现新时代扶贫脱贫壮阔实践,向世界讲好中国脱贫故事,分享减贫经验,是时代所需,也是世界所需。

  立足全球视野,创新扶贫故事讲述思维

  纵观人类社会发展历程,贫困是历史性、世界性难题,深刻影响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联合国发布的《2030可持续发展议程》将“在全世界消除一切形式的贫困”作为17个可持续发展目标之首,足见世界减贫工作难度之大,任务之重。

  中国一直是世界减贫事业的积极参与者和有力推动者。自新中国成立之初的“救济式扶贫”到改革开放以来的“开发式扶贫”,再到党的十八以来的“精准扶贫”,扶贫工作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进步不断调整、完善。易地搬迁、产业扶贫、教育扶贫、金融扶贫、电商扶贫……打出扶贫“组合拳”,走出独具特色的脱贫攻坚路,减贫成果世界公认。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曾表示,精准扶贫方略是帮助贫困人口、实现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设定的宏伟目标的唯一途径,中国的经验可以为其他发展中国家提供有益借鉴。

  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不断深入,中国脱贫攻坚离不开世界,世界的减贫事业也需要中国。

  然而,长期以来,西方媒体垄断的不平等国际话语传播格局尚未完全打破,因此,要讲好中国扶贫故事,必须 “跳出”固有的话语局囿,立足全球视野,站在世界减贫事业发展的高度,寻找中国扶贫故事的切入点与着力点、创新讲述思维,把中国扶贫故事讲得响,传得远,留得住。

  提高讲述能力,推动形成融通中外的扶贫话语体系

  中国扶贫故事多、经验足,成就大,如何引发世界共情、共鸣、共识,加强话语体系建设是关键。一方面,坚定文化自信不动摇。“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

  改革开放40余年,中国8亿多农村人口摘掉贫困帽,贫困发生率降至0.6%,对全球减贫贡献率超过70%;贵州安顺的“塘约经验”、云南贡山县独龙江乡的整族脱贫、青海省海东市平安区的富硒种养“平安模式”……中国脱贫攻坚攻克一个又一个堡垒,取得一次又一次胜利,赓续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基因,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内涵与张力。

  要想讲清楚中国特色脱贫攻坚政策、路径、措施、优势,必须坚定文化自信,既不故步自封,也不妄自菲薄,更不能被西方媒体“带偏”。

  故事讲得好不好,受众说了算。反贫困是古今中外治国理政的一件大事,但各国自然环境、历史文化、政治经济不同,各国民众对中国扶贫故事接受意愿与能力也各不相同,承认文化差异是提高中国扶贫故事讲述能力的先决条件。提高扶贫故事讲述能力,必须坚持外宣“三贴近”原则,加强“分众化传播”,进一步推进“本土化”建设。对于语言精练、表达生动、内涵丰富且有中国特色的相关重要术语,应调整传统翻译策略,及早形成融通中外的统一表达,避免受众理解偏差,共同构建根植中国文化,融汇国外受众阅读需求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

  加强技术革新,彰显中国扶贫故事新活力

  讲好中国脱贫故事不仅需要全球视野的思维,高超的叙事能力,也需要新技术的加持。

  近年来,随着5G、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物联网为代表的新基建蓬勃发展,传播媒介多元化、移动化、社交化,以前所未有的速度与深度重构传媒生态链,信息传播步入以全程媒体、全息媒体、全员媒体、全效媒体为主体的全媒体时代,媒介融合进入新阶段,国际传播格局正在发生深远变化。

  对外传播工作应把握这一难得的历史机遇,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不断加强技术革新,用好云计算,实现深度数据挖掘,精准分析,迅速调整报道重点,对接海外受众对中国脱贫故事的阅读需求;加强技术应用,通过人像识别、虚拟现实、语音模拟、全息投影等智能媒介,将具有中国特色的相关术语以更直观、更有力的方式展现出来,突破跨文化传播障碍;加快媒体融合,构建报、刊、网、微、端、屏等多位一体的融媒体矩阵,有效拓展中国脱贫攻坚产品的呈现形式与平台,打造新时期中国对外传播旗舰工程。

  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今年脱贫攻坚任务完成后,中国将有1亿左右贫困人口实现脱贫,提前10年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减贫目标。世界上没有哪一个国家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帮助这么多人脱贫,这对中国和世界都具有重大意义。

  讲好中国脱贫故事,生动展现中国改革与发展全貌,将为中国对外传播注入新内涵,也将为世界减贫事业贡献中国力量。讲好中国脱贫故事,是中国作为世界减贫事业倡导者、贡献者的使命所在,责任所在。

分享到:
上一篇 下一篇 责任编辑:

微信关注 今日中国

微信号

1234566789

微博关注

Copyright © 1998 - 2016

今日中国杂志版权所有 | 京ICP备:0600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