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热点专题>第二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本刊专稿

叶雕传承人:把进博会上最“轻”的展品传承下去

2019-11-10 10:06:00 【关闭】 【打印】

   在本届进博会的贵州非遗展区,一片片雕满立体风景和风情的小小树叶,引得观众驻足停留。这一件件独具匠心的艺术品被称之为叶雕,它应该是进博会的展品

     

  王波的翼蝉系列作品《脸谱》

 

  叶雕又称为剪叶,即取秋季成熟的自然落叶,经手工在其表面精雕细刻,形成精美图案。叶雕最早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国的西周时期,距今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 

  叶雕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它兼具了版画、微雕、剪纸等艺术表现形式,根据叶态的自然形状,巧借天然,突出意趣,利用叶材纵横交错的脉络、自然残缺,雕刻出的叶片富有艺术的张力和生命的活力。 

  王波,贵州师范大学求是学院的一名辅导员,同时也是这一古老技艺的挖掘者和守护者。2015年,还是贵州师范大学学生的他就开始研究叶雕艺术。2017年,贵州师范大学求是学院为保护叶雕技艺,成立了叶创坊工作室。王波告诉记者,他在工作室历经两年上万次试验,研究树叶高达几十种,在结合现代工艺、化学技术、设计思维的前提下,做到了技艺的传承和设计的创新,让叶雕技艺实现了新生 

  工作室刚成立时只有两个学生,到现在有20多个学生,但王波认为,当前中国叶雕的推广、创新技艺和传承的前景并不乐观。为了学习外界更好的设计理念,打破思维的局限,我们抱着学习和交流的态度,来到了本届进博会,目的就是取长补短。通过展览,让更多的人了解和认识这一古老雕刻技艺。带着50枚叶雕作品,于进博会开幕的前一天,王波从贵州贵阳赶到了上海。 

   

    

    

  红色主题系列 

    

  在进博会这几天,王波说他收获很大,很多文化创意公司和礼品包装公司都对他们的叶雕作品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每天都有人来看,来问,名片给我留了一大堆。他说,此次来进博会的目的已经达到了,有交流,有思想碰撞,收获蛮大 

   

  王波在进博会展位前,墙上的作品所剩无几。 


  2018年,他以家乡贵州的好山、好水、好风情为雕刻蓝本,雕刻出了曾轰动一时的《小翼蝉大贵州》系列作品,备受媒体追捧。叶片的选取与贵州民族特色文化、图腾、名胜风景以插画的形式配合,每一片叶雕,不仅是一张植物叶片标本,更是贵州文化的传承。王波说。 

  为参加本届进博会展览展示,王波带领他的8名学生,用两个月的时间雕出了《小翼蝉大中国》,展会还没结束作品就售罄。在展会上,王波看到了古老技艺的未来。 

分享到:
上一篇 下一篇 责任编辑:

微信关注 今日中国

微信号

1234566789

微博关注

Copyright © 1998 - 2016

今日中国杂志版权所有 | 京ICP备:0600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