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

2019年世界经济展望:全球合作应对不确定性 技术变革促进新动能

2019-03-27 14:47:00 【关闭】 【打印】

  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世界大变局既意味着经济全球化进程已发生深刻转变,也意味着全球多边主义体制正酝酿深刻调整,更意味着现有国际体系和全球秩序亟待深刻转型和重塑。

  博鳌亚洲论坛秘书长李保东在2019博鳌亚洲论坛新闻发布会上说:“今年年初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下调了今明两年的全球经济增长的预期,这说明现在的经济增长动能不足,有很多的不确定性,结构性的矛盾没有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突出,逆全球化和保护主义的逆流还在蔓延。国际多边的贸易体制现在面临着冲击,世界上的大国竞争博弈越来越明显,国际形势中的不确定、不稳定的因素多。” 

  世界经济将向何处去?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副总裁张涛在326日下午的分论坛“世界经济展望2019:确定性与不确定性”上说:“我们正面临着贸易政策带来的紧张局势,这就带来了很大的不确定性,这样的不确定性会带来一些不可预想的后果,对亚洲地区来说,如果美国对于中国的出口商品加征关税的幅度高达25%,将对亚洲经济的破坏非常严重,甚至可消除亚洲0.9%GDP增长。第二个不确定性是我们可能会面临金融上的收紧,而且会以急剧的方式实现。如果金融形势急剧收紧,有可能使世界GDP增长减少0.75%。” 

  社科院学部委员、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所长张宇燕认为美国的货币政策将对世界经济产生重大影响,他说:“尽管美联储最近已经表示今年可能不再升息,出售资产的活动在9月份停下来。但是美国整个的货币政策现在还是在一个利率中性的道路上,美国的货币政策是否已经发生逆转,走向利率中性,亦或最后开始宽松,对全球的经济,对资产价格,对大宗商品的价格,包括对发展中国家的债务都会有很大影响,这是我最关注全球经济增长的不确定性。” 

  加强国际合作应对不确定性 

  面对世界经济的不确定性,波士顿咨询公司董事长Burkner强调,黑天鹅事件是无法预知的,也就无从预防,唯一的途径是团结起来,共同应对和行动。合作,是应对所有不确定性的关键。2008年金融危机造成的经济衰退,没有演变为上世纪30年代的大萧条,就是因为世界各国携手合作。中国在其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推出了大规模的投资计划。欧美等世界主要经济体也采取了积极举措。 

  日本审议员、日本银行董事局委员铃木人司认为需要建立全球性的沟通机制:“全球沟通是非常重要的。日本从去年二季度开始,出口开始下降,所以要增加贸易,但是现在的一个不确定性就是贸易摩擦。如果我们能够有更多的全球的沟通协作的话,我们就能够在某种程度上解决这些问题。” 

  张宇燕也强调要加强全球合作来应对,他说:“最重要的就是国际合作,今天的挑战都来自于国家间合作是否通畅。” 

  “一带一路”成国际合作新平台 

  张宇燕指出,“一带一路”作为国际合作的新平台,具有十分鲜明的包容性,5年以来,取得了很多的成就。“一带一路”的持续推进,有利于解决世界经济面临的诸多不确定性问题。 

  意大利经济发展部副部长Geraci谈到习主席对意大利的访问和中意签署的合作备忘录。他说,习主席罗马之行十分成功。意大利作为7国集团成员,率先加入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是要把贻误的时间补回来。在过去1015年间,相比于德、英、法等欧洲国家,意大利和中国的商业关系落后了。意大利经济的一个特点,是小微企业众多。他们与中国的经贸关系,需要政府牵头。这与法德英等国的情况是不同的,这些国家大企业多,不需要政府出面就可以和中国发展贸易。意大利的小微企业,需要这样的政府间备忘录提供支持。 

  Geraci说,欧洲国家是愿意加入“一带一路”的,希望抓住机会。意大利在这方面做个表率,是意大利作为G7一员和欧盟主要成员国重新发挥领导力的体现。领导力,就是要率先垂范。相信在意大利的示范之下,会有更多的欧盟国家与中国签署类似的协议。 

  新技术带来经济发展新动能 

  针对亚洲国家,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副总裁张涛认为要继续努力增加亚洲经济一体化,他说:“如果取消所有的非关税壁垒,在接下来十年左右的时间中,亚洲经济受益的幅度将相当于增加10%15%GDP。” 

  而要保持全球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则需要寻找新的动能。当今世界正在经历一场更大范围、更深层次的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副总裁张涛说:“创新能够带来一系列的新技术,这样的新技术能提高劳动生产率。在过去20年中,信息通讯技术以及其他各种各样的新技术已经占到了人均收入增长的三成。” 

  很多产业工人惧怕技术进步引起失业,对此,铃木人司说:“现在有人围绕着新技术制造焦虑,认为新技术会把我们淘汰掉,无论是新闻工作者还是企业家。技术不是一蹴而就的,它会通过几年、几十年的时间慢慢进步,会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便捷,我们也必须要用很多年的时间来作出调整。无论是失去现有的工作、找到一份新的工作,还是改变工作内容。重要的是我们必须要学会在这些变化发生的时候保持开放的态度,改变自己,而不是去制造一种焦虑。我们要直面这些问题,要通过终身学习来找到出路。” 

  新加坡前副总理黄根成认为这些新的技术让我们在工作当中变得更加自由,“我们作为政治领导人应该教育好人民,让他们去拥抱这些技术,去学习新的技术、新的事物。” 

  张宇燕也认为,从人类发展的历史来看,技术越来越进步,但就业并没有因为技术的进步而减少,而是越来越增加。技术进步与就业之间并不是此消彼长的关系,两者并不矛盾。 

分享到:
上一篇 下一篇 责任编辑:

微信关注 今日中国

微信号

1234566789

微博关注

Copyright © 1998 - 2016

今日中国杂志版权所有 | 京ICP备:0600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