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光明行”为121名蒙古国白内障患者送光明
政策沟通广泛深入
政策沟通是共建“一带一路”的重要保障。“十四五”期间,已经建立起多个层面的政策沟通协调机制和平台。
一是通过重要会议明确推进思路、传递中国方案。对内层面,2021年11月,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出席第三次“一带一路”建设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以高标准、可持续、惠民生为目标,巩固互联互通合作基础,拓展国际合作新空间,扎牢风险防控网络,努力实现更高合作水平、更高投入效益、更高供给质量、更高发展韧性,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不断取得新成效。2024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出席第四次“一带一路”建设工作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要重点推进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机制建设,完善共建“一带一路”合作规划统筹管理机制,完善“硬联通”“软联通”“心联通”协调推进机制,完善产业链供应链务实合作机制,完善新兴领域国际交流合作机制,完善投融资多元化保障机制,完善风险防控内外协同机制,完善海外利益保障机制,完善高水平国际传播机制,完善廉洁丝绸之路合作机制,推进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行稳致远。对外层面,发挥“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的重要作用。2023年10月,第三届高峰论坛在北京开幕,来自150多个国家、30多个国际组织的代表参会,嘉宾注册人数超过4000人。习近平主席出席开幕式并发表主旨演讲,提出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八项行动,向共建国家清晰传递了中国主张。
二是利用双多边机制和重要场合主动对接共建国家发展战略。例如在中亚方向,2025年6月,在第二届中国—中亚峰会期间,习近平主席同中亚五国元首见证签署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行动计划,这是中国首次同周边单一区域内所有国家整体签订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这也意味着“一带一路”倡议与哈萨克斯坦“光明之路”新经济政策、吉尔吉斯斯坦“2026年前国家发展纲要”、塔吉克斯坦“2030年前国家发展战略”、土库曼斯坦“复兴丝绸之路”战略、“新乌兹别克斯坦”2022—2026年发展战略等中亚五国倡议和发展战略实现了精准对接。吉尔吉斯斯坦政治学者库巴内奇别克·塔阿巴尔季耶夫表示,这表明各方愿进一步加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同中亚各国发展战略对接,有利于进一步推动中亚地区基础设施项目建设,持续提升互联互通水平。
三是正式成立论坛秘书处推动政策对接。2023年10月,习近平主席宣布成立“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秘书处。2024年5月11日,高峰论坛秘书处正式揭牌并投入运作。秘书处设在中国的外交部,负责为高峰论坛提供支持,协调推动相关国际合作。
设施联通立体发展
设施联通是共建“一带一路”的优先方向。“十四五”期间,基本形成了“陆海天网”四位一体的互联互通格局,为促进经贸和产能合作、加强文化交流和人员往来奠定了坚实基础。
向南看,作为共建“一带一路”的标志性工程,全长1035公里的中老铁路自2021年12月3日开通运营以来,“黄金大通道”作用日益凸显,单日旅客发送量由2万人次增至最高10万人次,每日开行的跨境货物列车从2列增至18列,出入境人员来源地从最初的20多个国家和地区增长到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商品种类增至3000余种……以至于出现了“早上在昆明吃米线、晚上去万象喝咖啡”的新时尚,一幅区域互联互通的图景愈加清晰。
向西看,中欧班列成为中国同世界开展互联互通合作的一个缩影。截至2025年6月,中国已有128个城市开通了中欧班列,通达欧洲26个国家的229个城市以及亚洲11个国家的100余个城市,平均不到半小时就有1列发车。中欧班列运行高效稳定畅通,不仅架起亚欧经贸往来的桥梁,也为沿线国家注入发展动能。
向东看,雅万高铁成为中国和印尼共建“一带一路”的金字招牌。作为中国高铁“海外第一单”,雅万高铁是东南亚首条高速铁路,线路全长142.3公里,设计时速350公里。自2023年开通运营后,雅加达和万隆间的列车运行时间由3个多小时缩短至40分钟。雅万高铁全部采用中国设计、中国施工、中国装备、中国标准,是中国高铁第一次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走出去”。开通运营第一年累计发送旅客达579万人次,单日旅客上座率最高达99.6%。
在周边,2024年12月,中国—吉尔吉斯斯坦—乌兹别克斯坦铁路项目启动仪式举行。中吉乌铁路是三国共建“一带一路”合作的标志性工程,将大大改变吉尔吉斯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在地理发展条件方面的约束。
在海上,2018年“丝路海运”开行以来,截至2025年6月30日,全国128条“丝路海运”命名集装箱航线累计开行19907艘次,完成集装箱吞吐量2347.07万标箱,通向全球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近150座港口。
在空中,中国民航“一带一路”合作平台于2020年8月正式成立,共建国家民航交流合作机制和平台更加健全。以郑州—卢森堡“空中丝绸之路”为例,经过8年的发展,它已经形成了“一点连三洲,一线串欧美”的运营格局,常态化运营8条洲际货运航线,覆盖欧洲、美洲、亚洲24个国家、100多个城市。卢森堡货航借助中国庞大的市场,年均盈利增长率高达139%,世界综合排名从第9位跃升至第5位。
除了“硬联通”,共建各国日益重视“数字丝绸之路”建设,旨在营造开放、公平、非歧视的数字发展环境,推进数字技术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促进人工智能健康有序安全发展。此外,2025年,中国的市场监管总局还与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启动了“一带一路”国际食品检测能力验证计划,旨在提升国际互信水平,促进质量基础设施互联互通。
贸易畅通成色十足
当前,在全球经济政策频繁变动且不确定性加剧的背景下,国际贸易增速正承受显著的下行压力。各国重启已公布的关税上调计划或扩展报复性政策,或将激发更多贸易限制措施的出台。多项数据显示,越刮越强的贸易保护主义逆风正在造成全球贸易增长减速。前不久,世界贸易组织发布《贸易监测更新:最新趋势》报告,对2024年10月中旬至2025年5月中旬全球贸易和贸易相关政策最新发展进行了评估。报告指出,在统计期内,关税水平急剧上升,贸易不确定性增加,区域冲突和地缘政治紧张局势加剧,共同导致了全球贸易环境波动和不可预测性增加。
相比之下,中国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贸易数据更显得格外亮眼。商务部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十四五”期间,中国与共建国家的货物贸易从2021年的2.7万亿美元增长到2024年的3.1万亿美元,年均增长4.7%,占整体贸易的比重由45.3%提高到了50.7%,2025上半年进一步提高到了51.8%,也就是占比过半。共建国家的榴莲、火龙果、咖啡等优质产品更多地进入中国市场,中国的机械设备、电子元器件等相关产品也助力了共建国家产业发展。
2025年6月20日,上海,第27届上海电影节,“一带一路”电影周——魅力浦东之旅
资金融通大步提速
资金融通是共建“一带一路”的重要支撑。“十四五”期间,中国与共建国家及有关机构创新投融资模式,拓宽投融资渠道,完善投融资机制,大力推动政策性金融、开发性金融、商业性金融、合作性金融等多种形式的合作,努力构建长期、稳定、可持续、风险可控的投融资体系。
例如,跨境支付体系标准建设方面,在中国人民银行指导下,中国银联与泰国、新加坡等共建国家央行和市场机构开展技术合作,提升当地数字化支付水平;与韩国、马来西亚等共建国家开展二维码支付网络互联互通合作,便利居民使用本地支付工具进行跨境支付。中国人民银行数字货币研究所与阿联酋、新加坡、老挝、哈萨克斯坦等国家央行就央行数字货币积极开展沟通交流;在多边央行数字货币桥框架下,与21个共建国家货币当局共同探索央行数字货币的跨境应用。
此外,共建国家多渠道融资增加基础设施投资,中国通过援助形式向“一带一路”共建国家提供优惠贷款,利用丝路基金、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等筹措资金。截至2025年7月,亚投行的成员数量从最初的57个增至目前的110个,覆盖世界81%的人口和全球65%的GDP,累计批准超300个项目,融资总额超600亿美元,带动资本超2000亿美元。
民心相通行稳致远
“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在于心相通。”民心相通是最基础、最坚实、最持久的互联互通。“十四五”期间,中国同共建国家携手努力,把各国人民间的“心联通”作为共建“一带一路”的重要基础。精彩纷呈的文化年、艺术节、博览会、展览会,独具特色的鲁班工坊、“丝路一家亲”“光明行”等人文交流项目,不断深化的民间组织、智库、媒体、青年交流,奏响新时代的丝路乐章。
一些全新的论坛和交流平台持续涌现。2023年12月和2024年11月,中方接连举办了两届“良渚论坛”,进一步深化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文明对话。
2023年9月,在已成立丝绸之路国际剧院、艺术节、博物馆、美术馆、图书馆联盟的基础上,又成立了丝绸之路旅游城市联盟。
一批“小而美”的民生项目落地生根。过去5年,中国积极推动实施了更多农业、教育、卫生、减贫等领域的民生项目,例如示范推广菌草、杂交水稻等,为当地培养了大量技术人才。2025年4月,美洲第一家鲁班工坊正在尼加拉瓜加速落地。它将助力尼加拉瓜提升当地青年人的技术技能,支持尼加拉瓜政府提出的“减贫计划”实施,同时服务当地中资企业发展,为促进中尼文化与经贸交流贡献力量。
一批批留学生赶赴中国之约。2024年中国接收共建国家留学生达32万人,其中40%攻读硕士以上学位。“丝绸之路”中国政府奖学金累计资助4.5万名学生来华深造。2024年中国公民赴共建国家旅游人数超 8000 万人次,占出境游总量的 65%。
展望“十五五”,中国愿与共建国家携手,继续传承弘扬丝路精神,共赴“一带一路”发展新征程,全力为促进世界经济复苏和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作出新贡献,携手开创各国共同迈向现代化的美好明天。
王 丹 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院传播中心副主任、出版中心负责人
微信关注 今日中国
微信号
1234566789
微博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