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本刊特稿

资源型城市的绿色低碳发展转型之路

2024-04-30 10:28:00 【关闭】 【打印】
  当前,全球气候变化的挑战日益严峻,促进经济绿色低碳发展转型已成为国际共识,《巴黎协定》的193个缔约方都提出了国家自主贡献(NDC)目标,全球有150多个国家提出了净零排放、碳中和或气候中和目标。2023年12月召开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八次缔约方大会(COP28)达成《阿联酋共识》,明确提出转型摆脱化石燃料,标志着人类社会开启了结束化石能源依赖的新时代。 
  “双碳”目标引领绿色转型

  2020年9月22日,中国提出二氧化碳排放于2030年前达峰,力争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简称“双碳”目标。3年多来,中国构建了碳达峰碳中和的“1+N”政策体系,各部门、各地方乃至全社会都积极采取行动。截至2023年10月1日,全部31个省市自治区均制定了碳达峰的实施计划,2022年和2023年,“零碳录”收集省级地区出台的“双碳”相关政策数量分别为398项、136项。绝大多数省级地区碳排放强度持续下降,经济增长对碳排放的依赖程度降低;大约1/3的省级地区在经济总量增长的同时保持碳排放总量平稳或稳中有降,即实现了GDP增长与碳排放脱钩。


河北唐山由“钢铁之城”变身绿色城市

  在“双碳”政策体系的引导下,城市“双碳”行动取得积极进展。中国气象局与中国社会科学院合作编写的《气候变化绿皮书2023年》公布了城市绿色低碳指数的评价结果,189个城市的平均分相比2022年有所上升,低分段城市减少,其中绝大多数国家低碳试点城市相比未参与试点的城市表现更好。

  资源型城市通常是指那些以资源开采、加工和销售为主要经济支柱的城市。尤其是那些经济发展高度依赖化石能源、矿产和重工业等资源密集型产业的城市。由于经济结构和能源结构偏重,这些城市能源消耗大、碳排放高、环境污染严重,绿色低碳转型中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双碳”目标和鼓励绿色低碳发展转型的政策也为这些城市带来了新机遇。各地方根据自身资源禀赋和社会经济发展条件,因地制宜,努力探索寻求实施“双碳”政策的亮点。

  传统资源城市致力转型

  目前,内蒙古包头市正在努力打造“世界绿色硅都”。包头市是内蒙古的经济中心之一,是一座以冶金、稀土、机械工业为主的综合性工业城市,被称为“草原钢城”“稀土之都”。包头市在2018年左右就引进了第一批光伏制造企业,近年来硅产业发展迅猛,已经投产的重点光伏制造企业有12家,多晶硅、单晶硅产能大约占到全国40%,预计到2025年将分别占到全国的一半,在全球产能中的占比有望提升到45%。为了促进晶硅产品低碳化、绿色化,“绿电”是关键。包头市风光资源富集,风电可开发量2540万千瓦,光伏可开发量3600万千瓦,正在建设四条500kV100%纯新能源输电通道,预计2025年光伏产业使用“绿电”比例将达到40%以上,2030年达到50%。绿色的晶硅产品将从草原走向全球,“草原钢城”也将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绿色硅都”。


绿色正成为内蒙古准格尔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色调”。图为准格尔经济开发区大路产业园

  华北地区的河北省唐山市正致力于促进传统产业改造与新能源发展齐头并进。唐山曾是著名的“钢铁之城”,钢铁产量一度占河北省总产量的一半左右、占世界的5%以上,是空气污染比较严重的城市之一。在“双碳”目标引领下,唐山一方面对钢铁产业进行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改造;另一方面大力发展新能源,以“绿电+绿氢”为抓手,积极探索培育“海上风电+氢储能”一体化应用新模式。截至2023年底,唐山市风电、光伏发电等清洁能源装机容量达324.2万千瓦。绿色低碳发展转型也使得唐山市的空气质量得到很大改善,2014年唐山年平均PM2.5为每立方米100微克,2023年下降到每立方米40微克。

  新能源地区紧抓绿色机遇

  不仅如此,资源型城市的绿色低碳转型,不只局限于那些化石能源资源或矿产丰富的城市,也包括那些风光等新能源资源丰富的地区,“双碳”目标带来了绿色低碳经济大发展的新机遇。


2023年9月13日,出席“中国共产党的故事”青海专题宣介会的阿塞拜疆、叙利亚及乌兹别克斯坦政党代表团来到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县塔拉滩,走进世界最大装机容量的光伏发电园区参观

  2022年8月,我参观了青海省的塔拉滩光伏园。那里原本是戈壁荒漠,降雨稀少,没有高大植被,地势相对平坦,年平均日照超1800小时,非常适合发展光伏发电。塔拉滩光伏园从2011年开始,逐步建成了全球最大的光伏发电园。园区占地面积54平方公里,有超过700万块光伏板,总装机容量达2.2GW。园区建设采取多种防风固沙措施,兼顾生态修复。园区内原生植物覆盖率从15%增加到65%。由于光伏板遮挡阳光,减少了水分蒸发,板下面的草比其他地方长得好。但如果草过高会影响光伏板发电,枯草还容易引起火灾。光伏园与当地牧民合作,引入羊群帮助除草,实现了清洁能源、生态修复和民生创收的多赢。我亲眼目睹了一望无际的光伏板“海洋”和光伏板下悠闲吃草的“光伏羊”,由衷钦佩光伏园建设者们十几年来付出的辛苦劳动。

内蒙古包头,赛汗塔拉城中草原

  中国东部地区是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新能源产业人才相对聚集,带动绿色低碳高新产业发展。江苏省常州市太阳能光伏、动力及储能电池、新型电力装备以及新能源汽车等产业链不断创新升级,发展迅猛。尤其在动力电池领域,其产销量占江苏省一半,占全国总产销量的约1/5,居全国首位。常州市拥有生产及配套企业160余家,吸引了全球动力电池装机量排名前十的四家龙头企业,涵盖电池材料、系统技术研发等31个关键环节,发电、储能、输送和应用的产业链完整度达97%,也居全国首位。《2023胡润中国新能源产业集聚度城市榜》显示,常州新能源投资热度集聚度蝉联全国首位。

  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各地区发展水平不同,资源禀赋也差异较大。绿色低碳发展转型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不仅需要国家自上而下的政策推动,更需要激发地方和企业自下而上的积极探索。

  

  陈 迎 中国社会科学院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员

   

分享到:
下一篇 责任编辑:

微信关注 今日中国

微信号

1234566789

微博关注

Copyright © 1998 - 2016

今日中国杂志版权所有 | 京ICP备10041721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