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本刊特稿

遵义:文化名城的红色印记

2022-06-30 11:55:00 【关闭】 【打印】

  遵义古称播州,名始于唐贞观十六年,取意《尚书》“无偏无陂,遵王之义”。遵义是世界十大烈酒产区之一,因1935年彪炳史册的遵义会议举世闻名,茅台酒蜚声中外,“遵义1935”已成为红色文化与酒文化交相辉映的符号。

  1934年10月,中央红军在第五次反“围剿”失败,被迫撤出中央革命根据地,开始了大规模的战略转移。在革命危急关头,毛泽东同志力主摆脱敌人主力,改向敌人力量薄弱的贵州前进,以争取主动。这一主张得到了中央军委大多数同志的赞同。

  1935年,红军一举攻克黔北重镇遵义城,召开具有历史转折意义的“遵义会议”,结束了王明的“左”倾教条主义在中央的统治,形成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在最危急的关头,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并为胜利完成长征奠定了基础。

  遵义会议后,毛泽东等领导人指挥中央红军四渡赤水。1935年3月中旬,红军由茅台镇及其附近地区三渡赤水河。红军长征经过茅台镇时,受到当地群众的热烈欢迎,他们置酒杀猪欢迎红军将士。历经长途跋涉、从艰难困苦中走过来的红军战士,不但品尝到茅台美酒,还用茅台酒擦脚疗伤。许多老红军对茅台酒都记忆犹新。聂荣臻元帅回忆:“在茅台镇休息的时候,为了欣赏一下举世闻名的茅台酒,我和罗瑞卿同志叫警卫员去买些来尝尝。酒刚买来,敌机就来轰炸。于是,我们又赶紧转移。”

  成仿吾将军回忆:“1935年,我们来到遵义地区的茅台镇,茅台酒的家乡,地主豪绅家都有很多大缸盛着的茅台酒。我们有些人本来喜欢喝几杯,但军情紧急,不敢多饮,主要是弄来擦脚,恢复行路的疲劳,而茅台酒擦脚确有奇效,大家莫不称赞。”耿飚将军回忆:“这里是举世闻名的茅台酒的产地,到处是烧锅酒坊,空气中弥漫着一阵阵醇酒的酱香。尽管戎马倥偬,指战员还是向老乡买来茅台酒,会喝酒的细细品尝,不会喝的装在水壶里,行军中用来擦腿搓脚,舒筋活血。”邓颖超后来回忆:“路经茅台,周总理告诉大家,我们不是来喝茅台酒,而是用茅台酒疗伤。于是所有茅台酒都用来代替红药水紫药水给士兵擦伤口……红军能顺利到达延安,茅台酒立了很大的功劳。”时任总部工兵连连长的王耀南在《坎坷的路》中提到:当时他们用竹筒灌满酒扛回来,以备擦擦腿脚、驱赶疲劳。毛泽东得知后说:“茅台是出名酒的地方,不过都擦脚太可惜了。”

茅台渡口—1935年3月16日,红军长征在茅台镇第三次渡过赤水河。蔡海红 摄影 

  著名教育家黄炎培曾就此事作诗一首,付之笑谈,成为佳话。黄老诗云“相传有客过茅台,酿酒池中洗脚来。是真是假我不管,天寒且饮两三杯。”新中国成立后,黄炎培路过南京,时任南京市市长的陈毅设宴用茅台酒款待黄老。席间,他们诗酒唱和,以诗佐酒,陈毅和诗黄炎培:“金陵重逢饮茅台,万里长征洗脚来,深谢诗章传韵事,雪压江南饮一杯。”陈毅和黄炎培的诗,年代不同,空间迥异,却前后呼应,生动传神,成为遵义红色文化与酒文化的美好佳话。

  遵义,这片红色的土地,不仅是国酒茅台的故乡,中国酱香型美酒的发祥地,也在中国近代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现在,遵义酱酒产区形成了以茅台酒、遵义1935、习酒、珍酒、董酒、鸭溪窖酒等为骨干的产业集群。深受红色文化和酒文化浸润的遵义酱酒产业集群与四川宜宾、泸州产业集群构成了中国白酒的金三角地区。

  遵义酱酒产区以赤水河流域的仁怀、赤水、习水为代表,涵盖泛赤水河流域的播州、汇川、桐梓等毗邻区域。这里属亚热带季风气候,终年温凉湿润,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雨量充沛,日照充足,森林覆盖率达到56%。赤水河发自云南,流经滇、黔、蜀三地,3/4的流域藏于大山,多悬岩峭壁、险滩急流,河水清澈透底,且赤水河谷的土质软,孔隙大,有利于过滤水源;兼之气候湿润,利于酿酒过程中的微生物群落的生长。遵义得天独厚的土壤气候环境,独一无二的微生物资源,回味甘甜的赤水河,源远流长的酿酒工艺,酿造了芬芳的玉液琼浆。

  今天,在中国白酒市场上,遵义酱酒产区焕发出勃勃生机,产区知名度、美誉度不断提高,拥有红色文化传承和酒文化浸润的遵义,走酒旅融合发展的道路,已成为红色文化和酒文化的旅游圣地。

分享到:
上一篇 下一篇 责任编辑:

微信关注 今日中国

微信号

1234566789

微博关注

Copyright © 1998 - 2016

今日中国杂志版权所有 | 京ICP备:0600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