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本刊特稿

历史之镜

2020-10-09 10:10:00 【关闭】 【打印】

  世人常讲历史是一面镜子,以史为鉴可以知得失。然而镜子也分材质与映射效果,如果说每一部历史都是一面镜子,不同的历史也应该会照出不同的镜像。史书不会是绝对客观的历史本身,创造历史的人总是带有主观性的,而书写历史的人也是带有主观性的。也正因为如此,我们读史首先要研究写历史的人之初衷,而后才能够把握这部历史的脉络,近而明白我们能够在这部历史中获取什么。 

  谈到中国历史,有两部“灵魂式的著作”,一部是《史记》,一部是《资治通鉴》。关于这两部史书,后世点评很多。那么这两部史书又是两面什么样的镜子呢? 

  其实细想,《史记》以德为参照物,不以成败论英雄,讲的是天道;《资治通鉴》则以成败为参照物,历陈战国至五代1400年间的成败得失,讲的是人道。 

  《史记》开篇《五帝本纪》,便表达了作者“顺天意者才能得天下,爱苍生者才能够拥有天下”的核心思想。司马迁在描述历史的过程中,发现了太多的人性之恶,虽然他尽量还历史以真实,通过这种真实来表达自己的追求,但亦受其消极影响。 

  比如,在列传中,司马迁首先写到了伯夷和叔齐,其实这两个人既没有留下思想、也没留下功绩,在怀念故国中丧失了自己的生命。司马迁为何要写他们呢?大概这就是司马迁自身的主观思维融入其中了吧。 

  当然,司马迁最大胆的还是给项羽写了本纪。站在今日来看,项羽的功过其实已经并不重要了,重要的是项羽存在过。自公元前202-206这段历史,应该是一个短命的王朝,即西楚。这是不能抹杀的事实,存在即合理,尊重存在便是尊重自然,这或许也是一种天道的表现。 

  《资治通鉴》讲人道,其核心是讲了一个君道,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如何当好领导。在君道层面看,司马光认为,为君者必须要有天下情怀、有格局、有担当、有作为,特别是对臣下要有足够的判断能力和驾驭能力,其实,说到底就是一个选人用人的问题,这是《资治通鉴》伴随始终的主线。“为政之道,莫先于用人” 

  正是基于上面的认识,司马光将《资治通鉴》的叙事自三家分晋开始,其核心是总结周朝亡国的经验。司马光认为,周天子将韩赵魏三家分封为诸侯是犯了致命的错误,使本来就“尾大不掉”的诸侯国更加为所欲为。 

  事实上,周亡与晋亡本质上又有什么区别呢?司马光讲三家分晋,就是周王朝亡国的一部微缩剧。晋文公之后,国君不能控制赵、魏、韩、智、范等六大家族,导致大权旁落,君王一旦失去对天下的控制权,亡国是必然的事。不得不说,这是司马光一种非常高超的叙事方法,通过三家分晋,省去了更多的笔墨来叙述先前的历史。 

  紧接着,《资治通鉴》详细分析了晋国最大的贵族,智伯遭到灭亡的历史,实际上这一叙述的核心在于强调了选君的重要性。因为君主之位大都是靠武力或世袭得来,谈论君主是一个非常敏感的问题。但是司马光通过这一个家族的灭亡,来影射这个问题,显得既准确又精妙。司马光通过这段历史,既强调了君主一定要把仁德放在第一位,实际上也是间接揭示了完全以嫡长子作为候选人的可能风险。可见其良苦用心。 

  当然,天道与人道在中国传统文化与思想中都是兼容并存的,如果我们能够在《史记》中看清人道的兴亡更替,在《资治通鉴》中参透天道的顺天意与爱苍生,岂不又是一件快乐的事。 

分享到:
上一篇 下一篇 责任编辑:

微信关注 今日中国

微信号

1234566789

微博关注

Copyright © 1998 - 2016

今日中国杂志版权所有 | 京ICP备:0600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