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本刊特稿

扶贫先扶智:彝族脱贫 教育先行

2020-09-29 14:19:00 【关闭】 【打印】
  2020年8月21日,四川省凉山州已经过了雨季。清晨,山脚下的洒拉地波乡姐把哪打村云雾缭绕,一片朦胧。6岁的吉能小飞很早就起了床,等他洗漱好,吃完早饭,太阳已经冉冉升起,驱散了云雾,露出了瓦蓝的天空。一如既往,小飞牵着妈妈的手,来到了村里的幼教点。 
  “鼓鼓掌,拍拍手,讲卫生呀勤洗手……”唱着《洗手歌》,小飞和他的同学们开启了一天的学习生活。 
  小飞所在的姐把哪打村位于凉山州昭觉县,昭觉县是中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县,也是四川目前尚未脱贫摘帽的县城。由于交通不便,地理位置闭塞,教育资源缺乏,当地人观念普遍落后,这也是造成贫困的重要原因。 
  随着脱贫攻坚计划的进行,凉山州认识到扶贫先扶智,开展了“学前学好普通话”工程,旨在帮助像小飞一样的彝族娃娃学好普通话,为以后的求学、外出工作打好语言基础。 
 

   

  2020年8月21日,彝族孩子们在姐把哪打村幼教点上课 图/董宁
  学前学好普通话
  “来上学之前,小飞几乎不会说普通话,不过现在已经学得很好啦,有时回家还要教我说。”小飞的妈妈小兰说道。小兰的原名是阿支伍吉。前些年外出打工时,她发现“别人叫这个名字很不顺口,自己也觉得别扭。”于是给自己起了一个汉族名字。 
  凉山州彝族聚居的地区,人们日常生活、交流全部使用彝语,很多孩子都是在上小学后才开始接触普通话,小飞的哥哥吉能伍哈就是如此。吉能伍哈今年9岁,读二年级,成绩一直不太好。提到儿子的成绩,小兰撇了撇嘴,显得非常不满意。由于在家里听不懂也不会说普通话,一直到小学二年级,小飞的哥哥才能勉强听懂老师在讲什么。这也导致了他对学习没什么兴趣,学习成绩很差,“我挺发愁的”。 
  说不好普通话,导致彝族儿童进入义务教育阶段听不懂、跟不上、厌学辍学,输在了起跑线上。不仅如此,更会影响以后的就业,这一点小兰深有感悟。她曾经和丈夫在广东、甘肃等地打工,“刚出去的时候听不懂别人说什么,自己也不会说普通话,非常地艰难。”也正因如此,她非常迫切地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说好普通话。 
  办好学前教育成为阻断凉山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抓手。2018年5月,凉山州启动了“学前学会普通话”行动试点工作,建立了包括姐把哪打村在内的2724个村级幼教点,11.28万名幼儿学起了普通话,吉能小飞就是其中一员。 
  “除了教孩子们说普通话,我们也会培养他们良好的生活习惯,比如要求他们每晚睡觉前洗脚、饭前洗手等等。”幼儿园的辅导员罗英说。在以前,许多彝族人家人畜杂居,对环境卫生并不重视,也导致了一系列的健康问题,因此,帮助孩子养成讲卫生的好习惯是幼教点的重要任务之一。 
  由于凉山州是“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地区,地方财政困难,教育方面“历史欠账”很多。在脱贫攻坚的行动中,凉山“砸锅卖铁办教育”,逐步实现了“一村一幼”的目标。幼教园或是建在村小学,或是建在改造过的村委会活动室,或是租用民房。为了吸引更多的孩子来上学,还给每位学生提供每天3元的午餐补贴。“先前,有很多家长是冲着中午这顿免费午餐来的。”凉山州学普办主任黄静说,“但是时间一长,发现孩子的确有变化,有进步,家长们就十分认可了,而且也特别积极。” 
  “第一批毕业的孩子目前已经进入义务教育阶段。通过我们的跟踪调查,发现他们上课更为专注,愿意和老师主动交流,成绩也更好一些。”黄静说。2019年12月,中国传媒大学对凉山州学前学普儿童进入小学一年级后语言发展水平进行了抽样测评,合格率为99.03%。在学好普通话的同时,凉山州也结合实际开展双语教育,通过开设彝族语言课程和优秀传统文化课程,传承和发扬本民族的优秀文化。 
  农民夜校来帮忙
  在紧抓学前教育的同时,为了帮助农民更好地种养殖,掌握一技之长,农民夜校也在凉山州纷纷开展。 
  8月24日上午,36岁的小山村村民阿的阿且一大早就骑摩托来到了位于村中心的农民夜校,今天县农业局的农技员要过来讲课,尤其是会讲到他非常关心的“土豆如何增产”等话题。今年下了几场冰雹,好多土豆秧都活不下来了,收成可能会大大减少,这令阿的阿且非常着急。 
  随着村民陆续到达,上午十点,农技员拉马伍沙操着一口熟练的彝语开始讲课,“在栽种土豆时,3个种一棵最能够保证成活率和产量……” 
  小山村位于喜德县冕山镇,曾是当地唯一一个贫困村,村民生产技术、务工技能缺乏是当地贫困的重要诱因。“缺乏科学技术是当不好农民的。”对此,小山村党支部书记巴久尔铁深有感悟。2015年11月,巴久尔铁家养的老母猪产下了10多头小猪崽,但因缺乏防寒技术,小猪崽全部被冻死,一家人心疼不已。 
  为了避免其他村民出现这种情况,当时的第一书记吴宵组织了一部分养殖户,在村委会观看小猪养殖管理技术视频,学习如何保障小猪过冬。逐渐,村里组织村民学习次数增多,逐步建立起了农民夜校。 
  “虽然叫农民夜校,但时间不拘于晚上,根据居民的需要来讲解相关的知识,形式也非常灵活,田间地头、走村入户都可以讲解。”巴久尔铁说。“天气好的时候,大家在村中心的广场上席地而坐,边晒太阳边听课。” 农民夜校一个月至少上课一到两次,授课老师有“第一书记、大学生村官、扶贫干部可以讲政策、法律,农牧局的专家可以讲种养殖知识。”巴久尔铁说。总而言之,就是利用好可以利用的所有资源。 
  比如,5月初正值畜禽春防关键时期,农民夜校便将“课堂”搬到了羊圈里,邀请县农牧局专家现场讲解示范疫苗注射方法及注意事项。每年火把节、彝族新年期间,就利用外出务工人员返乡高峰,开展劳动仲裁、劳动安全等政策培训,切实提高农民工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能力。在这一到两周的假期中,农民夜校也会根据在外务工人员的一些需求,组织电焊、挖掘机、厨师等相关技能的培训。 
  在农技员拉马伍沙看来,参加农民夜校对村民最大的改变就是“相信科学了”。“村民以前都不太相信疫苗,在课上我们会经常向大家讲解打疫苗的重要性,打疫苗预防了就没事,没预防可能会死亡。现在我们村的全部牲畜都会打疫苗。”拉马伍沙说。“此外,我们也会强调要保持圈舍干净,减少细菌和牛羊得慢性病的几率。” 
  “以前每年家里都有好多牛羊病死,但不太相信疫苗。来夜校上课以后,听了老师的话,打完疫苗之后果真就不得病了,”阿的阿且说道。“现在每年家里几乎没有得病死亡的牛羊,收益更高了。以后只要在家,我就会积极地参加农民夜校的课程,学习更多的知识,争取当一个现代农民。” 
分享到:
上一篇 下一篇 责任编辑:

微信关注 今日中国

微信号

1234566789

微博关注

Copyright © 1998 - 2016

今日中国杂志版权所有 | 京ICP备:0600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