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本刊特稿

大考之下,体现中国之治的政通人和

2020-05-06 12:30:00 【关闭】 【打印】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新冠肺炎疫情既是危机,也是大考,它考验了中国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这场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发生的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集中体现了“中国之治”的政通人和。 

湖北宜昌,一名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志愿者

 

  系统性:中国之治的灵魂

 

  《礼记·乐记》有云,“是故治世之音安以乐,其政和。”高低不同音阶的合理搭配方能构成和谐美妙的乐曲,社会多要素的有机融汇与配合才有安定有序的“治世”。可见,治理体系是一个复杂的、开放的系统工程。在实际治理中,各种要素的输入与生产、服务的输出,往往会超出某个地域的实体空间、某些群体的心理空间等,构成了一个系统科学上的问题。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必须保证系统内外部、各部门之间的有机联系与协调发展。如何把握系统内部各分系统之间相互联系和协调互动的发展关系,以及平衡系统和其外部环境之间的相互影响,是一个重要的命题。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统筹兼顾是中国共产党的一个科学方法论。它的哲学内涵就是马克思主义辩证法。”因此,在处理复杂问题时要从整体上加以把握,统筹考虑各方面的因素,理顺它们之间的关系。这也是新发展理念中“协调”观的应有之义。在这次抗击新冠疫情的战役中,“中国之治”充分展示了相对完善的防控救治体系、应急物资保障体系和健全的应急响应机制,完成了春风化雨式的日常社会治理向“战时”状态紧急应对的“一键切换”。而这临危不乱的操作有赖于平时对系统性社会治理的常抓不懈。 

 

  中国社会治理的系统性不仅具有高效、科学、合理的统筹安排,更重体贴人民、关怀人心的温暖情谊。民生是人民幸福之基、社会和谐之本。在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中,中国社会保障制度成为保障民生的“定心丸”,担负起了维护社会安定的“稳定器”作用。在疫情发生初期,国家医疗保障局就及时出台政策,要求“确保参保人不因费用问题影响就医、确保收治医疗机构不因支付政策影响救治”。在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等按规定支付后,个人负担部分由财政给予补助。这一政策的实施,打消了患者的后顾之忧,切实减少了患者医疗费用负担,也有力保护了公众健康。据国家医疗保障局披露,每位新冠肺炎患者平均医疗费用1.7万元,医保支付比例约65%,剩余部分由财政进行补助。这一举措充分体现了人民社保为人民的价值指引和国家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治理工具的强大保障功能。 

 

  人民性:中国之治的根基

 

  《商君书·开塞》有云,“利天下之民者,莫大于治”。从古至今,为了人民都是“善治”的基本内容,而一切依靠人民则是新中国“善治”的核心要义。习近平总书记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及有关部门“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用实际行动做到强信心、暖人心、聚民心,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一贯的人民立场和为民情怀。与此同时,要想打赢这场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必须广泛发动人民,紧紧依靠人民,同心同德,众志成城。 

 

  中共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指出要创新公共服务提供方式,采取党建引领、政府主导、人民参与的多元主体治理模式,形成政府与各类社会组织齐抓共管的局面。社区作为社会基层治理的基本力量,成为了疫情联防联控、群防群控的关键防线,起到了关键作用。2020年3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武汉考察新冠肺炎防控工作时指出,“抗击疫情有两个阵地,一个是医院救死扶伤阵地,一个是社区防控阵地。”坚持不懈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关键靠社区。要充分发挥社区在疫情防控中的重要作用,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将防控力量向社区下沉,加强社区防控措施的落实,使所有社区成为疫情防控的坚强堡垒。因此,打赢疫情防控人民战争根本在于紧紧依靠人民,做好深入细致的群众工作,把群众发动起来,构筑起群防群控的人民防线。” 

 

  “中国之治”的根基就是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在危难关头,中华儿女团结一心,同舟共济,共克时艰,将群防群治坚持到底,必将赢得人民战争的最终胜利。 

 

  科技现代化:中国之治的活力

 

  “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科技为中国之治注入了强大的活力。纵观国际大势,大国之间的竞争,本质上是生产力之争,其核心是科技创新能力之争。在应急响应时刻,如在这次抗击疫情的阻击战中,中国在医药领域的科技攻关为战胜疫情提供了强大的科技支撑和信心底气,也向世界人民分享了有益经验。 

 

疫情群防群控需要科技助力,企业复工复产也离不开科技创新。大数据与二维码的科技融合,有力保障了国家社会正常秩序的恢复。在全国越来越广泛使用的“健康码”,依托国内网络服务平台,以真实数据为基础,通过线上安全授卡,线下扫码核验,判断人员健康状况,记录体温、判别高危人群,并引导全民自主健康申报,实现社区、企业、学校等分级采集数据,政府主管分级查看疫情数据,能够触达更多群体、覆盖更多场景、接入更多数据,采取更加有针对性的精准联防联控措施。随着复工复产的逐步推进,各个省份之间乃至全国的数据互联互通也正在启动与施行,保障了疫情期间人员有序流动与经济的平稳复苏。 

 

  夏一璞 中国社会科学院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博士

 

分享到:
上一篇 下一篇 责任编辑:

微信关注 今日中国

微信号

1234566789

微博关注

Copyright © 1998 - 2016

今日中国杂志版权所有 | 京ICP备:0600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