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本刊特稿

我和中国戏曲的不解之缘

2020-03-18 13:39:00 【关闭】 【打印】
  我在中学时学了西班牙语,进入大学后想学一门较难的语言,于是就选了汉语课。 

 

  我的汉语老师是孔院的志愿者薛颖涵,她发现我喜欢唱歌,就鼓励我参加汉语桥比赛。 

 

  她教我唱了一首《前门情思大碗茶》。这首歌词儿多,京味儿重,叙述性强,对我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挑战。但我很快就唱了下来。2011年春天,带着这首《前门情思大碗茶》,我去纽约市参加美国东部地区汉语桥低年级组的比赛。 

 

  美东地区包括十个州以及所有常春藤大学,名校众多,强手如云。低年级组包括一、二年级,有的选手已学了两年,而我那时还是一年级的学生。凭着“初生之犊不怕虎”的精神,我的演讲和演唱的《前门情思大碗茶》得到评委的欣赏,夺得了第二名。 

 

  初战告捷,汉语桥比赛增加了我学中文的兴趣,我决定了自己的专业方向:攻读中文和西班牙文双学位。在我二年级时,我上了张泓教授开设的“唱歌学中文”的课程。张老师是著名的女中音歌唱家,训练出很多得奖学生。跟她学习,我在声音的通畅和歌曲的表达上都有了长足的进步。 

 

  后来,张老师又根据我的声音条件,教我唱毛阿敏的《思念》,我凭借这首歌曲获得了汉语桥比赛纽约赛区低年级组第一名。 

 

  2013年我去了中国戏曲学院留学一个学期。在那儿,我学习汉语,也学习京剧和其他表演艺术。中国戏曲学院还专门安排了表演系的研究生王婵教我梅派戏《天女散花》片段。 

 

  京剧作为一门古老又博大精深的艺术,中国的年轻人能欣赏,并且已经得到很好的传承,而要一个文化背景完全不同的美国姑娘去表演,可谓困难重重。京剧唱腔的发声方法和形体动作都需要花很多时间去适应和学习。 

 

  《天女散花》这出戏的主要道具是近14米长的彩色长绸,用以表现天女将幸福之花洒向人间的故事。这无疑给我增加了练习的难度。刚开始学的时候,我练习长绸的技巧,经常练得两个胳膊都肿了起来。这就是中国人常讲的“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为和王婵老师学习一个动作,我们在排练厅练了整个一下午。最后我把这个技巧牢牢地掌握住了,之后再也没有失手过。那年春天,汉办组织网络大春晚的评选活动,我以《天女散花》的视频参赛,荣获一等奖。 

 

  等我留学归来,已是大学四年级的学生了。很巧的是,王婵也来到戏曲孔院当志愿者,她和当时在戏曲孔院任教的涂玲慧教授一起辅导我。涂老师是中国戏曲学院教授,国家一级演员。她一招一式地对我的表演进行点拨,每次演出还亲自为我包头和上妆。在练习耍枪花时,我多次打到自己的头,涂老师说她看了都心疼,但我坚持练习,在短期内掌握了这个高难度的动作。 

 

  2014年春天,我第三次去纽约参赛。这次已是高年级组了。我不负众望,荣获高年级组冠军,并赢得了去中国湖南长沙决赛的入场券。 

 

  在长沙,我跟来自全球各地的126名选手进行了一轮又一轮激烈的比赛。在才艺表演阶段,当我以《天女散花》的形象出场时,立即博得满堂掌声与喝彩。评委们看到我舞动长绸,京剧唱腔字正腔圆,他们惊讶于我这位美国选手把中国的传统艺术表现得如此专业和娴熟。在全球30强的晋级赛中,我又以一曲《思念》获得整个赛期中唯一的一个满分。 

 

  比赛结果,我进入前30强,并荣获三等奖。我也被人们亲切地称为“美国天女”。这个雅号生动地体现了中西文化的融合。这次比赛,不仅使我对中国的认识有了一个全新的提升,更为我今后的职业生涯奠定了坚实基础。 

 

  2014年5月,我以中文和西班牙文双学位从宾汉顿大学毕业。2015年6月,我参加了戏曲孔院院长助理职位的公开竞聘,并顺利获得了这个职位。至今我已在孔院工作了四年。 

 

  孔院工作千头万绪,日常比如管理账户,跟校内外各个部门联系,和孔院的老师和志愿者交流,培养汉语桥选手,组织安排演出等。孔院演出团有重大演出时,我也随团出行,并扮演多种角色剧团经理、舞台监督、主持人和京剧演员。台前幕后,我要保证演出的成功。我的工作因此得到了大家的认可。 

 

  2018年4月25日,我荣获宾汉顿大学“职员杰出服务奖”。全校1000多名职员中,只有两人获此殊荣。斯登格校长在授奖后夸奖我:“你来了三年就得奖了。”跟我同时获奖的另一位已经在大学工作了30年。 

 

  孔院造就了我,现在我为孔院工作,投身于传播中国文化的事业。这真是不解之缘,您说是吗? 

 

分享到:
上一篇 下一篇 责任编辑:

微信关注 今日中国

微信号

1234566789

微博关注

Copyright © 1998 - 2016

今日中国杂志版权所有 | 京ICP备:0600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