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本刊特稿

园艺产业花落谁家

2019-06-05 10:41:00 【关闭】 【打印】

  20年前在中国昆明举办的世界园艺博览会(简称世园会)带动了中国园艺产业的发展。2019年4-10月在中国北京再次举办的世界园艺博览会,不仅为多国园艺合作交流搭建了平台,而且也使其成为展示中国园艺产业发展成效的舞台。

  中国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园艺植物起源中心之一,很多园艺植物的栽培历史在3000年以上。园艺植物的种类和品种之多,传统的园艺操作之精细、经验之丰富,堪称世界之最。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农业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以水果、蔬菜、茶叶、花卉、中药材、蚕桑等为主的园艺产业发展迅猛,惠及民生。

  园艺消费成为新业态

  60多岁的天津市民赵晓兰把自家二楼房顶上20平方米的露台开辟成了菜园,西红柿、辣椒、黄瓜……这些盆栽蔬菜几乎能供应全家日常所需。

江苏省东海县的花卉生产基地

 

  赵晓兰种菜的菜苗都是在网上购买的,小区里很多邻居也学着她开始在露台上种菜。邻居们常常聚在一起交流种菜的经验,有时还会互相分享自己种的蔬菜,一派其乐融融。

  随着绿化种植、户外照明、装饰艺术品等诸多园艺相关产品不断细化,园艺消费需求逐步增多。而消费热点的变化,也催生出越来越多的园艺消费延伸产品和服务。

  家住北京密云的张宇,去年把家里的菜园改成了花园,种上了月季、芍药、郁金香等十多种花卉,同时围绕着数棵果树摆成了一座人造假山。张宇说,现在年纪大了,种地已经种不动了,把菜园改成花园后,看着赏心悦目。现在他家的“小花园”已经成为亲戚朋友聚会的场所。

  如今,网上订购鲜花已然成为年轻人时尚生活之一。据了解,鲜花订购服务包括包月套餐,每周一次送货上门。顾客可以通过微信挑选鲜花、付费,两分钟内就能下订单完成交易,第二天美丽的鲜花就会送到顾客手中,装点美丽生活。

  由于庞大的人口基数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中国成为名副其实的家庭园艺“超级市场”。但是,尽管园艺产品消费不断增多,园艺产业的发展还是需要多方面的配合。对此,农业农村部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经济作物处处长李莉认为,整个社会要提高对园艺产业的认识,通过采取各种措施来完善园艺产业的生产和消费等环节,园艺产业才具有更大的发展潜力。

  以花为媒带动区域发展

  2019年初春,江苏省东海县百合生产基地温室内,村民李兵舰正采摘含苞待放的百合。今年市场行情好,售价可观,东海县已建成鲜切花标准温室1万多栋,种植面积达3万亩,成为江苏省面积最大、品种最全的百合生产基地,年产各类鲜切花5亿多支,带动2000户农民增收致富。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园艺作物播种面积和产量不断增加,生产规模持续扩大,加之近些年科技进步的推动,单产的提高,推动了总产量增加。

  园艺产业的蓬勃发展,为推动中国农民增收、农业增效以及平衡贸易逆差做出了重要贡献,已成为农业农村经济的重要支撑产业之一。

  “鲜花不仅美化了环境,还让我富了起来。”三铺村花农张爱国乐呵呵地说,他2008年开始和父母一起种植鲜切花。10年来,从原来的4栋大棚发展为20余栋。善于经商的张爱国充当经纪人,建起近300平方米的冷库进行鲜切花和种球的保鲜,年收入近百万元人民币。同时,他不忘乡亲,带动周边20多家农户一起发家致富。

 新疆昌吉农业科学园的花卉基地

 

  说起东海的园艺产业发展取得的成就,东海县县长高美峰说,东海依托气候、土壤条件,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引导农户发展鲜花种植业。县里整合各类扶持资金,为基地建设水电、沟渠等配套设施;与金融机构合作,帮助村民争取贷款支持。县农委还开发“农技耘”APP,建立“东海花卉微信群”,邀请技术专家及时解答难题。该县双店镇连片种植花卉达到1.6万亩,“双店镇百合花”获批“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据悉,东海县每两年举办一次花卉博览会,并在全国20多个大中城市设有集散点,实现产销无缝对接,不断拓展市场空间。“目前上海市场60%的鲜切百合花来自东海。”高美峰不无骄傲地说。

  同时,东海以花为媒,充分发挥湖泊、温泉等优势,加快发展全域旅游。其中,在东海县城西部建设集花卉观赏、旅游度假于一体的双西湖百合主题公园,既完善了城市功能,也为鲜切花产业提供了展示交流平台,提升了产业层次。如今,东海县形成了桃林蔬菜、双店鲜切花、黄川草莓等六大主导产业,实现“一镇一特、一村一品”,促进“旅农融合”。伴随着花香,红红火火的乡村旅游将给东海带来更多商机,也将有效带动更多农民过上富足的好日子。

  从2016年开始,中国兴起特色小镇建设,计划到2020年在全国培育1000个左右美丽宜居的特色小镇,其中一些小镇将花卉作为特色产业,衍生出多种高附加值产品和新行业,大大延伸和拓展了花卉产业链。

  过去的20年里,中国花卉产业高速发展,花卉品种日益丰富,切花、盆花、花园植物等新品不断,已成为世界最大的花卉生产基地、重要的花卉消费国及花卉进出口贸易国。其中观赏苗木占花卉产业的半壁江山,种植面积约57%。苗木花卉生产面积达200多万公顷,每年可出圃各类苗木逾400亿株,年产值超过4500亿元人民币。

  栽培设施也从最初的竹棚、日光温室,向现代精控联动温室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采用水肥一体化、潮汐灌溉等先进技术进行花卉种植;同时,种植水平不断提高,主流盆花种植技术日臻成熟,标准化程度越来越高,部分企业产品品质与国际水平比肩。

  “通过先进的栽培技术,实现了时不分四季、供应不断,地不分南北、想买就有,不仅保障了居民生活需求,各地在发展中也总结了许多先进经验。”李莉举例说,农业农村部于2007年启动建设了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其中有柑橘、苹果、大宗蔬菜、茶叶、蚕桑等13个园艺作物产业技术体系,每个产业技术体系都有一定数量的岗位科学家和区域综合试验站,推动科研成果的转化。

  让园艺常青

  一直以来,中国园艺产业是建立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基础上的,以一家一户分散经营为主的家庭式小农经济。李莉认为,尽管随着农村城镇化、现代化步伐的加快,部分地区土地流转和合作形式逐渐增多,但以家庭农场、粗放松散型农民合作组织运营方式仍占多数。以蔬菜为例,据不完全统计,中国蔬菜家庭农场中15亩以下规模的占比60%,100亩以上的占比仅为3%左右。

  近年来由于生产成本剧增导致园艺作物,特别是果蔬作物比较效益下降。不过,李莉对中国园艺产业前景十分乐观。她说,与三大粮食作物相比,园艺产业比较效益仍旧较高,是脱贫致富的主导产业和乡村振兴(产业兴旺)的重点,应从全产业链的角度考虑园艺产业发展方向,统筹质量和数量的关系、生产与市场的关系、主产区与特优区的关系、农民与消费者的关系。

  在李莉看来,园艺作物产业要以供给侧结构改革和种植业结构调整为契机,调优品种结构,减少无效供给、增加有效供给、拓展高效供给、提高供给质量;调绿生产方式,加快节约优先、保护优先的绿色技术推广;调特产品种类,结合特优区创建,发展建设一批具有地域特色的园艺产品;调顺产业结构,发展订单生产,加快加工转化,延长产业链条。

  “我们要以世园会为契机,积极推动中国园艺产业开放发展。”李莉指出,各国园艺产业在水果、蔬菜和花卉上虽有一定的竞争性,但更具互补性。中国政府完全有能力管控好竞争性,并充分促进其优势互补,在互利共赢的原则下促进园艺产业交流合作、开放发展,在贸易领域提档升级上规模。

  不仅如此,李莉还强调,我们应该积极推动中国园艺产业共享发展,充分发挥各国园艺作物比较优势,推进加强知识产权交易、生产技术交流,加强产销主管部门的互动交流,促进各地优势园艺产品“走出去、引进来”,共享“一带一路”带来的发展机会,促进世界园艺产业永续发展、农民持续增收、市场互通有无。

分享到:
上一篇 下一篇 责任编辑:

微信关注 今日中国

微信号

1234566789

微博关注

Copyright © 1998 - 2016

今日中国杂志版权所有 | 京ICP备:0600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