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陆同胞何时宝岛游
严峻
日月潭、阿里山、乌来瀑布等,这些都是台湾地区的风景名胜地。本来大陆游客今年7月1日就能身临其境亲眼看到这些怡人景色,这个美好的愿望如今无法实现了。因为台湾当局“行政院”不久前正式表态,有关开放大陆游客赴台观光旅游的规定将延后实施,而且“没有时间表”。消息传出,岛内各界哗然,纷纷指责当局“跳票”(台湾政治用语,指没有兑现诺言)。
那么,为什么台湾当局当初要提出开放大陆人士赴台呢? 一方面试图刺激岛内经济增长,增加台湾经济收入。台湾文化大学旅游观光研究所所长曹胜雄统计后指出,1994年大陆赴香港观光194万人次,去年则增至379万,而且人均在港消费4831港元,比赴香港旅游的台湾人人均消费还高。这显示大陆老百姓目前有足够的旅游消费能力。据估计,大陆现在约有2500万人想来台湾旅游,这可以给台湾带来至少200亿元新台币的收入。更重要的是,大批大陆民众来台旅游,不仅是台湾旅游业受益,它还将带动台湾餐饮、旅馆、乃至计程车等诸多行业的发展。可以说,开放大陆民众赴台观光,对台湾经济发展的好处是可想而知的。台湾中部各县市长还于今年4月9日召开会议,呼吁当局尽快开放大陆游客来台观光。南投县县长彭百显表示,该县决定对日月潭、阿里山等景点加强规划,以迎接大陆游客,并有意推动日月潭与杭州西湖结成“姐妹湖”。其实,也正是在台湾经济界尤其是旅游行业的强烈要求下,当局才多次放话表示要开放大陆游客来台。
另一方面,也是更为重要的原因,台湾当局想借开放大陆游客来台制造出两岸关系缓和的假象,并企图以此为要价逼大陆方面在“一个中国”的原则上让步。
众所周知,去年5月20日民进党上台执政后,尽管新当局领导人表示不会进行法理意义上的“台独”,但由于其拒不承认“一个中国”原则,两岸关系的僵局还是迟迟不能打破。台湾民众对当局改善两岸关系的诚意和处理两岸关系的能力表示出越来越多的疑虑。对此,台湾当局也一直试图拿出点东西,来制造一种两岸缓和的气氛。比如陈水扁今年元旦提出“统合论”的障眼法,尽管这种“统合论”骨子里还是追求分裂,但表面其有模糊的“统”的影子;今年5月底又在中美洲抛出“新五不政策”,称其无意挑衅大陆方面,“从来没有放弃改善两岸关系的诚意与努力”等,表示愿意与大陆方面进行“关于任何议题的谈判”。但是,台湾当局有一个条件,那就是要大陆方面放弃“一中原则”,两岸在“不提任何前提的情况”下,以“主权体对主权体”方式谈判这些问题。这次台湾当局提出开放大陆民众赴台观光,其实也是想以此为筹码,诱使大陆方面在舍去“一个中国”原则的情况下,就此事进行两岸官方谈判。台湾当局知道大陆方面对增加两岸交流本身一直是积极支持的,所以它就在观察,看大陆方面为了使这项措施落实成真,能不能接受不要“一中”前提的“对等”谈判。
结果当然是可想而知的。台湾当局的这种想法太天真了,大陆方面不可能为了一个赴台旅游的事,而放弃“一个中国”这个大是大非的原则问题。但台湾当局又不甘心放弃其意图,所以7月1日时间到了,台湾当局只好说“大陆方面不配合,此事往后延”。
对此,岛内舆论界反应强烈。台湾《中国时报》指出:“表面上看,又是中共不配合谈判,但真正的原因是:政府只是要以开放大陆人士来台观光为诱饵,勾引中共谈判,达到让中共在主权问题上让步的目的。中共当然不会上当,‘陆委会’的目的也就只能落空。”《中央日报》对当局以种种借口,顺势把球抛给大陆方面的作法也表示十分不满,称“这种连外行人都看不下去的手法,会不会显得太拙劣了”。而眼看着一个能促进台湾经济发展的机会又失去了,台湾《民生报》以“错误的政策与人民的苦日子”为题,痛斥当局意识形态挂帅,指出“若问人民的苦日子何时才能过去,必须先问当局何时才能改善其决策摇摆、心态封闭的作风?”
在“立法院”中也传出不少反对的声音,“立法委员”邱垂贞说,“陆委会”把责任推给中共,难道事先不知道大陆肯定会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吗?”一些“立法委员”还举行了一个听证会,主题就叫“松开掐住台湾观光业发展的那只手”,直指“陆委会”就是令人痛恨的“那只手”。
当然,最愤怒的还是台湾旅游业界。台湾旅行商会理事长曾盛海气愤地指出,岛内游业者本来对当局很抱希望,现在却相当失望。台湾观光协会会长严长寿则大声呼吁,台湾不要再把开放大陆民众来台当成两岸谈判的筹码了。台湾三大工商协会也表态,认为当局不应再在两岸交流问题上设置障碍了。岛内一份民意调查结果也显示,高达64%的台湾民众要求当局开放大陆人士赴台观光。
这件事对两岸关系产生了消极的影响。它给两岸交流又树立了一个反面教材。它表明台湾当局仍然企图绕过“一个中国”原则,企图将两岸定位为“主权体对主权体”,这实际上意味着两岸僵局在台湾当局这种“台独”思想的作祟下,不可能被打破,两岸关系的改善也遥遥无期。而两岸关系僵局的持续,受害的主要还是台湾经济和台湾老百姓。因为随着大陆市场吸引力的不断增加,台湾经济越来越需要从两岸经贸互动中获利,台湾民众生活水平的提高,也离不开一个安稳的外部环境。试想一下,如果台湾当局能接受“一个中国”原则,两岸就能顺利展开对话与谈判,像“结束两岸敌对状态”这种敏感性的议题届时都能谈,更遑论两岸观光互动问题。到那时,不仅大陆游客将领略祖国宝岛的秀美风光,台湾经济也将从中获益。
对岛内政治而言,这件事也表明台湾当局对“台独”这个意识形态的“神主牌”看得远比如何振兴台湾经济更重要,这也使台湾民众对民进党当局口头上表白其如何如何关心台湾经济发展,实际上干的却是相反的一套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从而也将使民进党在执政一年多民心不断丧失的情况下,进一步失去台湾民众的信任。海峡两岸都希望台湾当局不要再“台独”意识挂帅,不要再做不利于两岸良性互动、不利于台湾民众利益的事了。两岸人民都在翘首盼望大陆游客能早圆赴台观光的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