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大省的绿色革命
本刊记者 张学英
2003年,当41岁的农民陈富安看着即将收获的黄澄澄的稻谷的时候,他已经做好了卖粮难的准备,凭借他的经验,年景不错的年份粮价就会降低,市场竞争也最为激烈。但是这一次,一家经销农副产品的公司,不仅在收获之前就以高价订购了他全部的粮食,不同以往,公司还派车上门运货。
 |
黑龙江非转基因大豆的高产,提高了大豆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黑龙江大豆的出口量占全国的2/3。 |
“听说这家公司给我们提供的稻种是他们新研制的高科技产品,用来做健康食品的。”陈富安在黑龙江东部的集贤县经营着4公顷的水稻田,他并不喜欢试验新品种,但是这家公司派来的人告诉村民,这种稻种不仅能提高产量,而且每斤售价要高出原价0.5元。“我们村和附近的村庄都种了这种稻谷。”
一种“公司+基地+农户”的新型农业生产模式正在黑龙江省普遍地推广开来。据当地政府的估计,2002年,参与种植业的农户达62.8万户;参与养殖业农户达17万户。虽然这一数字占当地农业总人口的比例还很低,但当地政府的一位官员表示黑龙江省的绿色食品产业“是全国增长最快的市场。”
近两年来,黑龙江省绿色食品产量稳居全国首位,2002年达600万吨,产值达150亿元。其中的80%远销省外和国外,销售领域已扩展到15个国家和地区,延伸到国内26个省市,出口总额达到12.39亿元,比2001年翻了一番。到2003年绿色食品销售收入已突破190亿元。
黑龙江省政府正在大力宣传该省农业中的这一特色。目前他们向中国的其他省市和外国人推销这样的理念:黑龙江生产的农副产品是无公害、有益健康以及具有世界水准,希望以此来刺激方兴未艾的生态农业进一步发展。
黑龙江省曾被誉为中国的粮仓,农业生产与销售的矛盾也最为突出。这里的农业依然沿袭传统经验,粮食品种单一、缺乏高附加值的产品,且生产成本太高,缺乏竞争力。中国玉米生产成本比美国高30%-40%,美国1斤玉米成本不足0.18元,中国在0.32至0.34元之间;储藏成本、运输成本更是大大高于发达国家,销售成本超过美国的40%。一位研究农业的专家说中国粮食生产成本高有3个因素:一是物化投入比重较高,化肥的价格高,利用率低,生产手段落后;二是生产间接费用高,中国农村的农业税高;三是劳动力成本高,国外发达国家实行设施农业,大型机械化、水利化、化学化,中国农村人口拥有的土地规模小,生产手段落后,农民剩余劳动时间多。政府正是希望通过在这个中国最大的粮食产区发展绿色食品产业起到农业示范效用,促进中国农业体制的转型。
也许,对发展绿色食品产业最为重要的是那些处于链条首端的农业公司或是集团本身。这些公司推出了富有创益的销售策略,大事宣传食用绿色食品对健康的益处和时尚。为了吸引新的顾客,这些公司改变产品粗劣的包装、统一了品牌,他们注重广告宣传,企业的信息化建设,与大城市的超市和知名连锁店合作,建立直销、代理、专卖关系。庆安县的“七河源”大米,将原来的大袋米改成0.5~5公斤的小包装,不仅销售到全国大中城市8000多家超市,大米最高价卖到每公斤10元钱。
 |
完达山乳业系列产品的国内市场占有率已经达到9.61%。 |
黑龙江省现在已有完达山、绿山川、天盈、北奇神、黑森、北大荒等几十个知名品牌产品深受商家和消费者的信赖。完达山乳业系列产品已覆盖全国30多个省区市,国内市场占有率达到9.61%。北大荒集团的九三油脂厂与福建新世纪有限责任公司签订了5万吨的大豆色拉油供销合同。天盈集团与家乐福、沃尔玛等大型连锁机构进行对接,签订了大豆、花生等金额达6200万元的长期供货合同。全国最大零售商业集团华联集团和北大荒粮油批发市场合作,该超市将在全国1000多个连锁店经营黑龙江绿特色产品,成为黑龙江省绿特色产品进入全国市场的物流通道。
但是也存在一些显而易见的障碍。当地一位绿色食品开发部门的负责人指出,扩大产品深加工,提高附加值已迫在眉睫。
这其中一个最成功的例子就是王东典的江龙集团。曾经只是一名建筑公司工人的王东典现在俨然成为绿色食品行业中举足轻重的人物。
黑龙江是中国著名的大豆之乡,大豆业曾给这块“黑土地”带来滚滚财源,但近年来,曾被称为“金豆子”的大豆却出现了大量积压,农民卖豆难。
今年38岁的王东典觉得这件事不可思议,“难道大豆真是多得消费不掉了吗?”经过调查他发现,美国人均大豆消费量高达200公斤,而中国人均消费量不及他们的1/10。真正制约黑龙江大豆产业发展的不是产量过剩,而是结构性过剩,品种差、品质低、产业链太短是大豆出现低水平过剩的症结所在。经过一番研究,他和他的团队选中了黑龙江省轻工科学研究院用微生物发酵法成功提取出了被称为“基因能量素”的大豆蛋白活性肽,此工艺技术已取得国家专利局的专利证书,并获“伦敦高新技术博览会金奖”,却因为资金匮乏一直无法实现产业化。于是他们投资将“大豆蛋白活性肽研究”进一步推向深化,使产品更符合人们的口感更符合人体的消化吸收,大大提高了大豆有效成分的提取率及利用率。经专家鉴定,这一成果属国内首创,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此后,他迅速将这一技术投产,现在年产值3亿元。目前,他的公司与川王府酒业联合生产的川王府肽酒已经面市;与五粮液集团联合生产的“益”肽酒,在“全国糖酒博览会”上也赢得一致好评。
现在不仅有越来越多的城市家庭意识到无公害的绿色食品对于他们的健康的重要,农产品质量问题、特别是农产品的安全问题也引起了政府的高度重视,提高农产品质量、发展无污染的绿色食品已成为当前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主要目标。中国“十五”计划(2001-2005)中把调整种植结构,积极发展绿色食品、特色农产品,努力实现农产品的优质化作为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农业的发展方向。
显然,黑龙江作为中国农业大省,实施的绿色革命对中国农业产业结构的变革起着示范和引导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