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目前唯一的一本多语种综合性对外报道月刊
2003年2月
你现在位置: 首页 > 经济视野 >

经济视野
经济英雄的激情岁月

我为“粤海铁一号”搞设计

走进农民新村——花园村
告诉您一个新泰州
中国知名商标展示


告诉您一个新泰州

/  高 妍  徐 影

      

溱潼会船节里欢乐的人们

泰州是古老的,她有2100多年的文化积淀;泰州是年轻的,这不仅因为作为江苏省新组建的地级市,她刚满6岁,更因为作为苏中平原上横空出世的一座新兴城市,她让人感觉到了勃发的生机。

泰州,地处江苏省中部、长江下游北岸,与苏州、无锡、常州等城市隔江相望。泰州境内地势平坦,土地肥沃,总面积5793平方公里,总人口500万。1996年8月经国务院批准组建地级市,下辖靖江、泰兴、姜堰、兴化四市和海陵、高港两区。

水陆交通便捷的城市

泰州是江淮之间通江入海的交通枢纽和重要门户,有“水陆要津、咽喉据郡”之称。

2002年底,泰州市领导率以企业家为主的300多人的招商团抵达上海,开展招商引资、经贸洽谈活动。在上海人的印象中,这样大规模的招商活动向来是苏南城市的“专利”。但在不到一年时间内,这已是泰州企业界第二次大规模“进军”上海。上海,对泰州经济的影响力、辐射力由此可见。

泰州虽然离上海仅200多公里,但由于长江天堑的屏蔽,两地车行一直在6个小时以上。作为现代人,特别是投资者,最关心的不是距离有多远,而是交通是否便利。因此,许多在上海的外商曾经明确表示,不考虑在苏中地区投资。

但现在,上海人却说:“泰州很近。”

泰州的近,不亲自跑一趟是不能体会到的。从上海出发,走沪宁(上海—南京)高速公路、过江阴长江大桥,再入宁通(南京-南通)高速公路,只需要130分钟就能到达泰州。时空距离缩短了,上海对泰州的经济辐射力迅速增强。一位泰州市领导说:“只有在这两年,我们才真正深刻理解了什么叫接轨上海、发展经济。”

为加快对外开放步伐,泰州市着力构建立体化交通网络,被称为“苏中第一门户”的泰州拥有一流的黄金通道。通江达海的五条重要航道在此交汇。凭借近100公里长江深水岸线的优势,泰州建起以国家一类开放口岸泰州港为主体的多座万吨级港口;泰州还是京沪高速公路、宁靖盐高速公路、宁通高速公路、同三高速公路联结点上的一颗明珠,纵贯全境的新(沂)长(兴)铁路已经建成,宁(南京)启(启东)铁路动工兴建,区位优势进一步凸现。

漫步泰州城,笔者感受最深的就是河多。外城河与城内的玉带河、稻河、草河等交错环绕,水绕城、城抱水、街河并行、水城一色,是泰州独有的人文景观。德国有条莱茵河,从瑞士积雪的阿尔卑斯山缓缓穿过德国东部,流入北海,成为世界上最繁忙的水道之一。而在泰州,一条气势恢弘的引江河有“中国莱茵河”的美誉,这条集航运、灌溉、排涝、旅游等功能于一体的人工运河,又被当地人称作沟通长江与苏中、苏北腹地的“水上高速公路”。

即使土生土长的泰州人,在每个平凡的日子也都能感受到这座城市的崛起。昔日的市井人家、寻常巷陌当然有一种风韵,如今林立的高楼、大道通衢则更体现出一派现代都市的景观。

建市之初,“一年初见成效、三年拉开框架、五年面貌大变”的城市建设目标,给泰州人规划出了他们心中未来家园的蓝图。他们也看到了自己最初不敢想像的成果:仅仅六年之后,这座城市新增城市道路60多条,城市桥梁50多座,市区人均道路面积净增10平方米,跃居全省第一;城区城市建设累计投入逾百亿元,一批标志性建筑建成,城市建成区面积由原来的21.8平方公里扩大到41.5平方公里,扩张了近一倍,实现了新老城区和经济开发区“四纵五横”大贯通;行政中心区、金融商贸区、经济开发新区、东城教育区、莲花居住区和高港中心区等风格迥异的六大功能板块已新貌展现。

“春兰现象”与泰州工业规模经济

泰州新区一角

泰州的工业可以追溯的历史至少可至20世纪初(1906年),当时,用德国机器装备起来的泰来面粉厂与后来成立的振泰电厂、华泰纱厂合称泰州工业史上著名的“三泰”。很长一段时间以来,泰州以机械、纺织、化工甚至作坊式加工为主导的工业格局,几乎让人们遗忘了她的存在。直到20世纪80年代末“春兰”的崛起才令这一态势出现转机。

凡到过泰州的人,大都会惊讶于春兰集团竟然诞生于这个曾经较为偏僻的小城;但只要你了解泰州人所葆有的永不衰竭的开放激情,这一切便不难理解。跳出泰州看泰州,面向未来看泰州,以思想的大解放促进泰州的大开放、大发展,一直是泰州市委、市政府确定的重要发展战略之一。

在春兰迅速崛起后的五年里,改变工业发展模式的泰州经济以年均超过45%的速度高速增长。“一花独放不是春”,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泰州市政府坚持“强化工业经济主体地位,培植‘春兰式’规模企业群体的发展思路,以此来带动整个工业经济的发展,一批年销售达10亿元,利税达1亿元的企业被认定为春兰式的企业。2002年,扬子江药业集团实现利税7亿元,经济效益列全国同行业第二位。继春兰集团、扬子江药业集团之后,陵光、梅兰、绝缘、泰星、扬动、兴达、新世纪造船等一批规模企业集团迅速发展壮大。目前,全市拥有大中型企业集团70多家,形成机械、电器、医药、化工等支柱产业。2002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工业增加值155亿元,比上年增长17%。

无论在工业还是其他领域,凭借200多个科研开发机构和10万科技人才,泰州市委、市政府致力推进制度创新和体制创新,省级以上高新技术企业已近百家,全市每年推出高科技含量、高市场容量、高附加值的新品近千项。国家和省级“火炬”、“星火”计划项目的实施率位居全省前列。6年来,泰州市先后与国防科工委、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南京大学等建立起全面合作关系;成立了包括10位两院院士在内的江苏省第一家地级市专家咨询委员会,为各项事业的快速发展提供科学性与前瞻性的支持。

在对技术创新的投入上,泰州大型企业走在中国前列。继1997年1月春兰集团国家级企业博士后工作站成立以来,扬子江药业集团、河海集团、双登集团、梅兰化工集团等5家企业又先后设站,泰州也由此成为中国设立国家级博士后工作站最早、设站最多和在站博士后研究人员最多的地级市,在不久前举行的中国博士后工作会议上被誉为“泰州模式”。

特色鲜明的开放开发与社会事业并进

在泰州生活了近十个年头的台商吴天白,是中丹集团的副总经理,他这样形容泰州:“泰州有着很不错的投资环境,这里的人文环境好,教育水平、工人素质高,配套工业做得很有起色,我很多国外的朋友都很羡慕我能在这里投资办公司。”

2002年中国吸引外来直接投资的排名中,江苏省位居亚军,远远超过了其他省区,这与其配套能力强所起的作用密不可分。引进外来投资是中国各地方都很关注的问题,改善投资环境也备受重视。

近些年,泰州市企业集团的崛起带动了一批配套企业的繁荣。此外,作为国务院批准的对外开放城市,泰州还利用享有的外贸自营权,与98个国家和地区进行友好贸易往来。出口的商品中,绝大部分为工业制成品。

如今,世界500强中的部分企业已将目光投向泰州,三井物产、雅马哈、LG、GMT等世界著名的跨国公司均已在此落户。到2001年,全市外资企业达1227家。曾经名不见经传的泰州经济开发区发挥后发优势,建区10年来投资5亿元改造基础设施,全力打造苏中地区一流的经济开发区,形成了包括春兰工业园、高新技术工业园、滨江工业园、民营科技园在内的一区四园三个开放主体的开放格局。现在,泰州经济开发区已引进了诸如投资2500万美元的米兰诺家具有限公司、投资10亿元的300万吨海螺水泥加工线等495个项目,总投资50亿元。

观照一座城市的崛起,需要作全方位、多角度的衡量。

江阴大桥的通车使泰州与苏南经济板块联为一体

文化底蕴丰厚的泰州,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各项社会事业源远流长;6年来,又实现了新的发展和跨越。已形成完备的基础教育体系,中小学素质教育质量居江苏省前列;创办了泰州职业技术学院、泰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江苏省畜牧兽医职业技术学院、广播电视大学和春兰学院等高校。泰州人还有一个理想,就是力争创办一所泰州大学。

2002年12月,江苏省泰州中学、泰州市第二中学迎来百年华诞。一百年来,两所学校随着时代的步伐前进,成为具有悠久历史和优良办学传统的名校。

新市组建,百业并举。文化产业、艺术创作、新闻事业、医疗卫生保健、全民健身活动等蓬蓬勃勃;商贸、通信、电力、信息、金融、旅游等发展迅速,设施先进。其中,数字移动通信系统、多媒体互联网络、SWIFT国际金融结算电信系统均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这一切,使泰州作为区域性中心城市的功能更趋完善,人们生活质量不断提高,也吸引了天南海北的外地人来这里定居、创业。

旅游产业方兴未艾

泰州是古老的,风风雨雨走过2100多年,丰厚的文化积淀赋予这座城市浓郁的人文气息。

漫步在泰州公园内风景如画的亭阁楼台中,会遇到三五成群的老人坐在一起唱戏,戏声入耳,笔者惊奇地发现,他们唱的并非当地的地方戏淮剧,而是京剧。他们有的拉京胡,有的吊嗓子,字正腔圆的京剧唱得酣畅淋漓,有板有眼。

老人们告诉笔者,泰州是中国京剧名家梅兰芳的故乡,这位举世闻名的戏曲大师深得泰州人的敬仰与喜爱,所以,虽然泰州地处南方,京剧仍然普及,海内外的票友也时常会来这里走动,大街小巷京腔悠长,琴声飞扬。

除此之外,姜堰市溱潼会船节以“天下会船数溱潼”蜚声海内外,极盛时观众达10万人,曾被定为“中国民俗风情游”江苏首游地点。

风景如画的泰州水乡

以“三大节庆”、“四类景区”、“五条游览专线”为主体的文化型和水乡型旅游是泰州旅游的主要特色。“三大节庆”包括久负盛名的溱潼会船节、中国银杏节、板桥艺术节;“四类景区”是:江阴长江大桥北岸风景区、江堤观光带、滨江公园、引江河风景带、市区东城河风景区,姜堰喜鹊湖度假区,兴化乌巾荡风景区;“五条游览专线”是:传统教育游览线,戏曲文化游览线,宗教文化游览线,水乡风光游览线,现代工业游览线。特别是旅游节庆活动已形成鲜明的泰州特色。近两年来,白马庙海军诞生地纪念馆、江阴长江大桥北岸风景区、泰州引江河观光带以及春兰工业园区等一批新的旅游景点相继开辟,为有“汉唐古郡”之称的泰州注入了新的文化内涵。

但泰州人对做大旅游板块的雄心并未止于此。泰州有“中华凤城”之称。投资以数亿元计的“中华凤凰园”已走下蓝图,破土动工。中华凤凰园占地面积6000亩,各功能区及景区相对分散,游客从一个景区到另一个景区这段时间内能够充分观赏景区为游客营造的田园风光。

对泰州悠悠两千年历史而言,6年只是转瞬一刻,但对于500万泰州人民而言,却是一段充满艰辛、充满喜悦的创业历程,是一段值得思考、值得记取的创业历程。它承载着泰州人民辛勤耕耘的汗水、播种希望的信念,也充分展示着他们蓬勃向上的风采和创造更大辉煌的信心。

伫足街头,审视这座古城——明清古民居景区、光孝寺古儒释道景区、古税务街景区、古文峰塔望海楼景区,不难发现历史文物保护区与新城新貌融为一体,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交相辉映。泰州正以其崭新的魅力,吸引着人们的目光。

 

 

 


地址:北京百万庄路24号,100037
电话:(101)68996346 68326086
网址: www.chinatoday.com.cn
E-mail: news@chinatoday.com.cn
今日中国杂志社中文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