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女孩打天下
郑飞璠和陈炜是清华创业园里唯一的女生创业者,女学生创业似乎难免让人联想起干练精明的女强人,没有想到的是,她们亲切普通,如同校园里许许多多从你身边走过的女大学生。
郑飞璠穿一身运动衣,笑容灿烂,一下子就拉近了我们与“创业”这个有点前卫的名词间的距离。她大学毕业后,在宁夏大学当了几年老师,再考到清华大学读研究生。按道理今年该毕业了,可是因为公司的事情太多,一直没有时间写毕业论文:“先把这件事情做成了再说,既然开始创业了,就要争取做到最好。”
与郑飞璠的宁静沉稳相比,陈炜很是活泼大方,她是清华的工商管理硕士。说起创业至今记忆最深刻的事情,她还是有点激动:“当然是融资的问题了,我记得特别清楚,2000年12月25日,星期一,头一天高高兴兴地过完平安夜,第二天,本来基本上都定了的一家投资商告诉我们,说我们的项目没有通过他们的委员会。后来都拍桌子都闹翻了。然后,我和郑飞璠,还有我们另外一个伙伴宾月景,三个人都瞪着眼睛不说话,我看着窗外,心里难过极了。”
真正开始创业,才发现一切都不像想象中那样简单。
当初,郑飞璠在去上课的路上看到清华创业大赛的告示,觉得自己在实验室做的“存储材料”这个课题也可以拿去参赛,她和宾月景,还有另外两个博士组成了创业团队,因为都不太懂管理和商业运作,而一般的创业团队里都要有一个MBA学生,而学管理的陈炜当时正好和他们团队另外一个女生住一个宿舍,就拉她入伙了。
一切似乎都来得太顺利了,她们的计划得了最佳创意奖和台湾科技创新奖。清华要选一个创业小组,参加在广州举办的青春创业广州行,她们又跟着到广东风光了一把。很多投资商主动来找她们。郑飞璠说,当时她们确实很出风头,但也给她们带来了负面影响。大赛揭幕的时候,当着很多媒体的面,她们与一家投资商签定了投资意向书,满以为创业的路程就这么顺当地继续下去了,可是后来投资商变了卦,而别的投资商以为她们有了意向,也转投了其他项目。
“我们真的一点经验都没有,盲目乐观了。其实做什么事情都要踏踏实实的。给自己增加一些不必要的压力,不如把有限的精力和资源放在产品的开发和工作上来。我们也怕搞成像视美乐那样的,大家都关注着,等待着或好或坏的结果。”
对于青迈来说,她们的项目和技术是没有问题的。她们的可记录一次刻录光盘,与一般的光盘相比,多了一层介质。一般的光盘把内容提前压缩在上面就可以卖了,而她们的光盘相当于软盘一样,可以随时记录信息。同时,一张盘的容量达到了650兆,相当于几百张软盘。刻录设备逐渐普及,今年国外大部分公司都已经把刻录机作为标配来取代光驱了,所以可记录一次刻录光盘的市场虽然刚刚启动,发展前景却是不可估量的。
她们的问题,就是融资。在经历了一次挫折之后,她们的团队更加成熟,两个女孩主要负责对外,宾月景和另外一个老师主要侧重技术研究。郑飞璠很自豪地说,她觉得她们的四人团队是最好的团队,而在创业过程中,不是一个人两个人可以完成的。它始终体现的都是一个团队的作用。如今的她们不再是当初什么都不懂的学生了,现实把理想拉向地面,陈炜说:“融资过程中有各种起伏,你生活在这种跌宕起伏中,今天你觉得生活充满了希望,明天你又觉得前途一点希望都没有。”
她把融资的过程比做谈恋爱,又漫长又艰辛。投资商先要看你这个团队,它要多接触,进行很多个回合,才有可能向你投资。中国的风险投资,每个做法都不一样,每个公司都有各自不同的要求,刚跟这个公司谈完,再跟下一个公司,马上要换一种思路跟他谈。她们不再把融资看做想当然的事情了,在投资退潮的大环境下,她们懂得她们要经历更加艰难的历程。就在这跌宕起伏的创业道路上,她们渐渐成熟并且依然热情和自信。
“其实女孩子也是有优势的,在跟投资商接触的时候,除了介绍你的项目,实事求是的之外,还有处理人际关系的问题,在这方面,女生可能有一些优势。接触时间长了以后,投资经理在性别上多多少少有点差异,还是比较关照女生的。”郑飞璠和陈炜说起这个不由相视一笑,也许,许多创业中的细节和快乐也只有她们自己才能体会到。
为了创业,郑飞璠估计要推迟毕业了,在投资管理公司有着很好职位的陈炜也放弃了在公司的发展。她们的伙伴宾月景,拿到了荷兰某大学的奖学金,也放弃了。既然创业的潮流把她们推上了前沿,她们就打算抓住这个机会,让青春和理想在创业中腾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