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宾西法尼亚到中关村
游侠“美髯公”“笑傲江湖”
打电话约在麦当劳门口碰头,在这之前我并没见到这位被公司员工称为朱总的人物。麦当劳门口人来人往,我问:怎么才能认出你来?电话那头笑着说:非常好认,你看一个留着大胡子的人在那门口,那就是我了。我心里没底儿,在麦当劳门口等了大约十几分钟,正怀疑是不是错过了的时候,一个大胡子走到了麦当劳门口,约二寸长的胡子在夜间的灯光下闪着一种黄色泛红的光。接到名片后我才确切地明白这个公司名称的含义以及同这个人的关系:北京美髯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朱荣辉博士。
“我是清华大学毕业的,七九届,1990年毕业,在清华呆了11年,最后拿到的是一个博士学位,学的是精密仪器。”朱荣辉用八年抗战三年解放战争来简单地确定了他在清华的学习年限。
“六三年出生在湖南,湖南双峰,曾国藩的家乡,离毛泽东的家50公里,农村长大。”清华毕业后他误打误撞地进了德国菲利普在中国的一家公司,因为当时他能同负责招聘的人用流利的英语交谈。进了公司后,他从事的是与自己专业风马牛不相及的建筑。期间,他利用业余时间进行了建筑工程方面的学习。当时老总对他讲的是,不懂你给我去学。两年后,公司提拔他为高级工程师。1993年朱荣辉被摩托罗拉公司聘为投资策划部经理,那时他的月薪已超过一万元人民币。在摩托罗拉公司工作期间,曾任多个部门的经理。
1997年朱荣辉辞职留学美国宾西法尼亚大学,在该校的科学与艺术学院学习了近一年,研究印第安人的文化艺术,同时学习网络计算机以及管理方面知识。随后在美国游荡一年,他将这一段经历总括为“relax
myself”(自我放松)。1999年再一次接受摩托罗拉公司的聘请,回国担任其物业总管,年底再度辞职,2000年年初,朱荣辉开始了自己创业的历程。了解他经历的朋友都讲:这是一个活得潇洒的人。朱荣辉讲到这里时,脸上露出的笑容确实很洒脱。
“创业资金是自筹的50万,是我这十年工作积攒下来的。”朱荣辉后来在谈到创业的各方面准备时,一直讲自己是十年磨一剑。在他的总结中,自己工作的这十年经历是为自己创业打下了基础。“首先,我们公司从事软件开发,开发的软件是系统管理方面的软件,这个软件目前已经在摩托罗拉公司和中关村的一些企业中得到了应用。这个市场就是我在这十年工作中逐渐发现的。因为我在工作的这几年中,大多担任的是经理及负责人,在利用软件进行管理的过程中,老是发现目前所使用的软件有某些方面的缺陷,当然软件有缺陷是不可避免的,但只要是有,我们就得想办法去解决它。这就是我创业之所以从这一市场起步的原因。其次就是这些年在外企的管理工作经验,也让我创业有一定的管理能力。以前上亿元资金的项目我都签过,几百人的员工也管理过,现在自己创业,驾轻就熟。”朱荣辉的企业目前有三四十人,在留学生创业园中属于较大的了。“唯一不同的是以前为大企业打工时做什么都大手大脚,现在自己创业变得小手小脚,要斤斤计较了。”讲到这里,朱荣辉哈哈大笑。
2000年年初,用朱荣辉自己的话来讲,十年积累差不多了,了解了各方面的情况之后,他办好了各项手续,进驻了中关村留学生创业园。
“实际上创业是我的一个梦想,从小时候就是。因为当时家在农村,穷,那时看到村里的拖拉机,想这东西怎么这么神奇,开起来突突的响,将来我也要制造这种东西。而实际上在为外企打工的时候,就已经有过创业这方面的尝试了。”
那是1993年,借着自己搞过一段时间建筑的经验和优势,朱荣辉就组了一些人出来搞了一个建筑工程队,时间不长,大概是几个月,做了几个工程,没赚到钱,也没亏本,最后打道回府,又回到了摩托罗拉公司。
“唯一的感觉是:这哪是我们干的活。市场运作不是很正规,很多事情没有游戏规则,你想才毕业两三年,对当时的社会上的一些做法不是很了解,当然个性的原因居多,和能力没多大关系,后来就回到原来的公司。前期创业总是这样,后来又出来过几次,但风浪一大,一看盯不住了,就灰溜溜的回岸了,本事还不到家,资金,能力,都不到位,想先缩回去,再练,再积蓄。”朱荣辉谈到这段经历,笑得很爽朗。“想要一步成功而没有任何积蓄,除非是创业天才,否则很难。”
朱荣辉讲话过程中谈到自己的积蓄给人一种既经历过沧桑又是很骄傲的感觉。他将资历看成了走向财富的阶梯,也是解决和应付在创业过程中遇到问题的武器。
“创业就要准备应付各种各样的风险,如市场的风险,昨天如日中天的行业今天可能就萧条,像目前IT业的一些种类的发展状况就是这样。
政策的风险,国家政策不断的调整和变化,必须去适应,我自己在创业过程中就尽量规避那种政策变化较多的较频繁的行业。否则很难保证企业计划的正常运作。
管理上的风险。一是外部会不会上当受骗。举例来讲最近一个企业的老总,给人骗了一百多万,到现在欲哭无泪。还有就是内部管理的好坏,经过创业前期的艰难后,企业稍稍走上道,分家的就来了,内部出现分歧同样是管理上的不妥当。”
对于创业中的风险,朱荣辉引用了硅谷创业人中流传较广的一个法则来形容自己以及留学生创业将有可能面对的情况。
“硅谷创业有一个‘一三五法则’,讲的是刚开始参加创业的有100 家企业。三年后这一百家企业中大概会有三分之一能生存下来,到第五年可能就只剩下最初的五分之一了,等到十年后如果这100家中能有十分之一的企业能继续发展就不错了。这个法则同样也适合于留学生创业。市场没那么大的空间,淘汰是市场规律的表现。拿我们创业园的企业来讲,和我们一起进创业园的有很多家,现在有的已经发展不下去了。十年后,现在创业园中90多家企业里能有十几家做出成就来就相当了不起了。所以我们虽然有一个好的开始,但万里长征只是走了第一步,离成功还很遥远。”
朱荣辉的公司创业得益于摩托罗拉公司提供的科研项目,同时他的系统软件开发也得到了有关政府部门和摩托罗拉公司的一些资金,因此,公司在创业开始后,一进行项目启动就开始盈利了。随后形成了滚动式的发展,目前公司正在准备吸引风险投资,具体内容还在商谈中。朱荣辉对此充满信心。
“顺利的话,5月份第一笔风险投资应该就到了,大概几百万人民币,主要用在产品开发和市场开发上。现在我们除了软件开发外,产品我们自己也做,集团式的联合运作,成长起来速度快。那当然还要稳,快与稳是矛盾,走快容易摔跤,走慢稳了可是容易失去机会,这要有一个好的把握。计划是第一年打基础,第二年扩展市场,第三年上市。争取上二板市场。这样发展下来,第一年要实现资金运作1000万,第二年2000万到3000万,第三年要达到3000万。现在看来第一个目标今年应该能达到,但是离我们的目标还有一定的距离,2003年上市,3000万的步伐不快。四五月份五六百万的资金融资成功加上自己无形的资产,今年公司的注册资金就达到了一千万以上,第二轮融资同时打市场,签合同,然后再进步发展。”
朱荣辉是自己创业公司的总经理,在讲到创业园区内的CEO时,他笑呵呵地说:“到现在我也不敢称自己为CEO,没那个胆量,一个公司有三几个人就可以称自己为CEO,他是首席执行官,还有副执行官,谁来干活?等美髯公科技有一千万的资产,进行了股份制改造后,我或许考虑在自己的名片上印上CEO这个称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