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8月
你现在位置: 首页 > 社会

社会

要钱不要命?

谁是男人的救世主
模范丈夫为何被休
男人:进入自爱时代


谁是男人的救世主


文/来建强


女人主动提出离婚的案件高达70%以上;男人遭受女性施暴比例约达15%;男人自杀身亡者是女人的3倍;男人寿命平均比女人短6到8年。男人变得越来越脆弱,坚强如钢、握权如铁的男人神话似乎在现代社会一步步地瓦解崩溃,男人们是否处在需要解放的绝境?
2005年4月,北京林业大学心理系教师、中国人民大学性社会学研究所在读博士方刚率先创办了中国大陆第一个男性解放组织,写就了国内第一本关于男性解放的书。他认为“解放了的男人”在受到伤害时,可以像女人一样“哭哭涕涕”,男人也不必为赚不了钱而感觉自己不像男人。
然而,男性解放组织甫一成立,预料中的疑问扑面而来,“男人已经够解放了,还要解放什么?”这是方刚成立“男性解放沙龙”后听到最多的质疑。
拒绝解放的男人
“都说有家的男人多幸福,不知养家的男人多辛苦”,这句广告用语道出了许多男人的心声,可要他们当面承认作为男性的困惑时,恐怕很难找到这样的“勇士”。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男权文化不鼓励男人做这种“无利益”的事,不支持男人交流与倾诉的尝试,这也就造成了参与性别研究的男性群体的缺失。
在方刚组织的“男性解放沙龙”中,参与的稳定人群是大学生,其他成年人很难参与进来,他们陷于生活中,同样的时间,可以用来赚钱,可以用来做“实事”,谈论思想觉悟就显得虚了。
“男性解放沙龙”成立不久后,一位网友找到方刚说,她有一个自己很爱的男友,但从事业上看,男友不如她,她通过努力说服了家人,以此给男友一个“解放”的机会。然而男友自己却放弃了这个机会,选择逃离。方刚认为,正是男强女弱的男权文化,伤害了男人。在这种重压下,男人尽管很累,却拒绝解放。
解放的模板
全世界最忙的男人,不在东京,不在纽约,在上海。
上海男人名声在外:能从口袋里同时掏出手帕和纸巾的男人是上海男人,上得了厅堂下得了厨房的男人是上海男人,每天准点打电话向太太汇报的男人也是上海男人。之所以上海男人备受“歧视”,大概就是嘲笑他们缺乏所谓的“男子气概”。但同为从事男性解放事业的方刚和台湾两性研究作家蓝怀恩却很喜欢这样的上海男人。男人能够洗衣服,买带鱼回家,说明他们很自信,不在乎做这些事,有男女平等意识。上海男人务实,爱家顾家无暴力,在妻子眼中才是大丈夫,男人倒马桶事小,男人照顾痛惜女人事大。
  蓝怀恩写下了《我爱上海牌男人》一书,她认为上海男人是“稀有物种”,他们的珍贵在于他们的男性特质迥异于刻板理解的男强女弱及男尊女卑。“一个无暴力的男性族群值不值得表扬?一个以行动疼惜女人的男性族群值不值得称颂?一个不随便抛弃家庭的男性族群值不值得赞赏?”
  多年前,作家龙应台曾经写过一篇文章《啊,上海男人》,提到“上海男人竟如此可爱;他可以买菜烧饭拖地而不觉得自己低下;他可以洗女人衣服而不觉得自己卑贱;他可以轻声细语和女人说话而不觉是自己少了男子气概;他可以让女人逞强而不觉得自己懦弱;他可以欣赏妻子成功而不觉得自己就是失败。”这段文字当初还引发了全国男性对上海小男人的“鄙视”,而今却成为“男人解放”的模板。
观念才是救世主
不久前,上海复旦大学的校园里拉开一场名为“性别文化周”活动,在开幕式上该校社会学系副教授、社会性别问题研究员孙中欣接受记者采访提问:“谁是男性的救世主?”,她回答:观念才是救世主。“解决当代中国性别问题应该从转变传统的两性形象开始,两性解放关键强调人的个性,当男人可以选择柔弱、当女人可以选择坚强而不受旁人另眼相待时,两性的解放事业都向前迈了一大步。”孙中欣说。
毋庸置疑,女性解放和男性解放实质是一样的,都是男权文化的受害者。女人受的害更直接、更鲜明、更深重。男性解放也好,女性主义也罢,其实都在强调人的个性。男人也可以温柔细腻,女人也可以勇敢刚强。对一个普通男性或女性来说,打破这样传统的男女身份划分法之后,可以自由按照自己的特长发展。
解放还有多远
男性要解放的对象是男权文化,它要帮助男人从男权文化的伤害中走出来,尊重男人的多元选择。方刚希望解放后的男性可以自由、快乐地选择自己的生活。“男性解放并不是鼓励男人都不求上进,在各方面都不如女人。但如果涉及到男人与成功的关系时,如果一个男人乐于追求事业成功,没有问题,但如果一个男人不想无止境地追求成功和金钱,社会不能用‘不求上进’这样的词来贬损他,只要他能养活自己就行了。”方刚说,金钱与成功均没有止境,应该鼓励男人在打拼的路上有时也可以停下来,享受生活的快乐,包括把精力和时间更多一些给孩子给家庭。这也是女性所乐于看到的。
然而,改变现实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大部分的人都认同现有的男女形象,在现实的状况下,普通人能做什么才可以改变这样的格局?
  孙中欣给出的答案是,榜样的力量和知识的传播。挪威曾经有个运动员由于妻子临盆而放弃了一场国家队比赛,导致了球迷的愤怒,但同时也改变了挪威部分男性的观点,告诉他们可以在工作和家庭之间选择家庭。当越来越多的人认同和传统不同的男女形象时,改变就做到了。
  关心此话题的社会学家也纷纷指出,男人解放的事业,不能希望立即看到实际成效,男人的解放更多地是需要从反思和改造自己做起。这是一项漫长的文化建设,而文化建设,可能需要几代人的努力。

-+-+-+-+-+-+-+-+-+-+-+-+-+-+-+-+-+-+-+-+-+-+-+-+-+-+-+-+-+-+-+-+-+-+-+-+-+-+-+-+-+--+-+-+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