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丙坤的“破冰”之旅
本刊记者
徐晓燕
2005年春天是一个让人心情愉悦的季节。在这个春天,冰冻已久的台湾海峡,终于传来了“破冰”的声响,唤起了两岸民众久存于心的美好情愫:让春天播种的希望,早点结出累累果实。
国民党登陆“破冰”
 |
江丙坤一行在北京受到媒体广泛关注 |
中共中央台湾工作办公室主任陈云林说,中国国民党副主席江丙坤先生率领中国国民党参访团自3月28日至4月1日访问了广州、南京和北京。参访团在三个城市拜谒了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墓和中山陵、孙中山衣冠冢,深切缅怀孙中山先生。孙中山先生是伟大的爱国主义者,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为中华民族建立了不朽的功勋,受到全体中华儿女永远的尊敬和怀念。他倡导的坚持统一、反对分裂的爱国主义精神,至今仍有很强的感召力,应该得到发扬光大。
在京期间,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和国务委员唐家璇分别会见了参访团全体成员。中共中央台湾工作办公室和有关部门的代表与参访团一行就加强两岸经贸等领域的交流与合作举行了会谈,在两岸同胞关心的12项议题方面广泛交换了看法,取得初步成果。此外,参访团还同所到城市的台商进行了广泛接触、会面。
我们认为,江丙坤先生一行的“缅怀之旅、经贸之旅”是一次成功之旅,将对促进两岸经济交流与合作、推动两岸关系和平稳定地发展,产生积极的作用与影响。
贾庆林代表中共中央和胡锦涛总书记向连战发出了访问大陆的邀请;中台办主任陈云林表示欢迎亲民党组团来访、欢迎宋楚瑜在他认为方便的时候来大陆访问。面对这样的一种局面,人们有理由期待,随着岛内所有认同“九二共识”、反对“台独”、主张发展两岸关系的党派、团体和代表性人物赴大陆进行交流和对话,一定会在两岸间构筑一条新的沟通管道,形成一种和解、改善、共同发展的大势。
中国国民党大陆参访团完成了在大陆的全部行程,4月1日搭乘飞机离开北京,经香港返回台湾。临行前,江丙坤对参访的结果表示“很满意”。他认为,此行不仅是“缅怀之旅、经贸之旅”,也是一次“搭桥之旅”。
谈到此次参访大陆的感受,江丙坤表示,通过拜谒中山陵和中山先生的衣冠冢,深为孙中山先生博爱和天下为公的精神所感动,革命先辈的丰功伟绩,值得人们纪念。
如人们预料的那样,江丙坤大陆之行所受的礼遇以及大陆高层的表态在岛内迅速引发积极回应:国民党方面称将早日促成连战的大陆之行,并计划组成访问团再赴大陆,与大陆有关方面具体协商两岸包机定期化与台湾农产品输出等议题;亲民党方面传出的消息是宋楚瑜正积极规划前往大陆,同时还将积极争取“立法院”副院长钟荣吉以团长身份率团访大陆。
江丙坤一行拜谒黄花岗七十二烈士:表达饮水思源之情
 |
在广州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墓地拜祭先烈 |
3月29日上午,首次正式组团参访大陆的中国国民党副主席江丙坤一行,在100多名在粤台商的陪同下,来到广州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墓前拜谒先烈。
陵园的正门牌坊上刻有孙中山先生手书“浩气长存”四个大字。
上午九时三十分左右,拜谒活动还未正式开始,烈士陵园内就已人山人海,挤满了闻讯赶来欢迎江丙坤一行的市民。大家都期待着这个具有历史意义时刻的到来。
九点四十五分左右,参访团一行所乘大巴抵达烈士陵园。参访团成员一下车,立刻成为几十家传媒记者争先追逐的对象。“欢迎回来!”在前往烈士墓碑前长约200米的墓道上周围等待的市民的欢呼声、热烈的鼓掌声,不绝于耳。
随行成员显然没有预料到这一激动人心的场面。“真的很谢谢你们!”台北市“议员”林奕华兴奋地说道。
上午十点,拜谒仪式正式开始。江丙坤代表国民党主席连战及全体国民党党员向烈士敬献花圈。参访团所有成员均向烈士三鞠躬致敬。随后宣读的祭文中写道:“壮哉先烈,死以报国,身毁名荣,英风义烈,永为世率。”
祭奠完毕,江丙坤与随行成员登上七十二烈士纪功坊,轻轻抚摩着碑坊、细细阅读着七十二烈士的英勇事迹。期间,江丙坤两度回首,向坊下瞻望的民众挥手致意,大家则报以热烈的掌声和问候声。
江丙坤随后向媒体和民众表示:“这次中国国民党正式组团来向烈士致祭,这是代表团的荣幸,也是很感伤的一刻。因为孙中山先生为推翻满清政府,经历过多次起义失败。1911年农历3月29日的广州起义,有八十六位革命党人牺牲生命。后来收殓到七十二位烈士遗骸,合葬于此。”
他表示,为了推翻满清政府,大家众志成城,当时参加起义者来自全国各界,台湾虽然处在日据时代,但仍有许多人参加起义。
江丙坤说:“我在中学时念过这一段历史,对这个地方有深刻的印象,但这是第一次到这里来,心情还是相当激动。广州是革命的发源地,此行是来向先烈们表示崇敬之情,也是饮水思源。”
随后,江丙坤来到当年孙中山先生手植的一棵松树前,浇水,施肥。
拜谒活动结束后,广东省台商宴请了江丙坤先生一行。
国民党参访团拜谒中山陵:怀我总理万世景从
“中国国民党葬总理孙先生于此”,雄伟的中山陵墓道上的碑亭里,竖立着刻下这些金光闪闪大字的巨碑,落款是“中华民国十八年六月一日”。
3月30日,中山陵祭堂里又响起了国民党人的声音:国民党副主席江丙坤奉派率同代表团,敬谒中山陵,纪念总理逝世80周年,谨代表主席连战与全体党员,致祭于总理陵前……
当这声音响起时,祭堂里显得格外的静谧、庄严。来自台湾的34名代表团成员,在孙中山的遗像前深沉地低首默哀。
整整56年后,中山陵才迎来了首批“缅怀之旅”的国民党人。
江丙坤一行在江苏省和南京市有关部门及台商代表的陪同下,被近两百名中外记者簇拥着步入中山陵广场。
放眼远眺,层层叠叠的石阶连接着的陵门、碑亭、祭堂从南向北,依次排列,一直延伸到紫金山的半腰,给人以高山仰止之感。
江丙坤夫人陈美惠挽着江丙坤,沿着480余米长的墓道缓缓前行。
中山陵墓道上,在中道和左右二道之间,由南向北,对称地排列了五对长方形的花池。墓道上的两排雪松高洁峻拔,气势雄伟,吸引了江丙坤的目光。
导游小姐详尽地向江丙坤一行介绍着中山陵的每一处建筑及其含义,江丙坤非常专注地倾听着。
记者的闪光灯不停地闪烁,似乎比此时的阳光更为热烈。
中山陵共有392级台阶,江丙坤一行拾级而上,走进宏伟肃穆的祭堂。
上午九点,拜谒仪式正式开始。江丙坤代表国民党主席连战及全体国民党党员向孙中山大理石座像敬献花篮。站在前排的江丙坤率参访团所有成员向孙中山遗像三鞠躬并默哀一分种。
南京台商投资协会副会长海中天庄重地宣读了祭文。
祭文宣读完后,江丙坤率参访团依次进入穹隆式墓室内,绕墓行走一周,并瞻仰中山先生的汉白玉卧像。
走出祭堂,江丙坤一行再次受到围观游客的热烈欢迎,江丙坤不时向他们挥手致意。
在中山陵的大门前,江丙坤对紧密围绕的记者说:此次专门来中国国民党的总理孙中山先生寝陵所在地中山陵谒陵,我内心怀有无限的激动和深切的感念。
在拜谒中山陵之后,江丙坤一行前往南京原总统府参观。总统府旅游景点的工作人员早早在厅前放了一张条案,上边摆着一边放有一卷淡黄色的长卷,那是要送给江丙坤先生的国画、笔墨纸砚和留言册。
江丙坤一行参观结束,江苏省台办和总统府景点的负责人将江先生请到案前,将长达数米的国画赠为纪念,然后请江丙坤留言。江丙坤想了想,笑问参访团的其他成员:“写什么呢?”有人在旁边建议:“就写‘破冰之旅’吧。”“好!”江丙坤微笑点头,欣然命笔,在留言册上写下“破冰之旅”四个字。
他乡遇故知
30日上午谒陵、参观之后,江丙坤一行前往南京市江宁区与这里的台商会面。不期然会面场所“银杏湖高尔夫球场”的主人林铭田先生竟是江丙坤先生的台湾南投老乡。
甫一抵达,林先生就请江丙坤夫妇和其他来宾坐上球车参观这个国际级的高尔夫球场,江丙坤还兴致勃勃地挥杆击出几球,博得了球场主人和围观者的阵阵掌声。
午宴上,林先生安排了日月潭的传统鱼“俏嘴白”烧制的菜,令江丙坤一行赞不绝口。
随后,江丙坤在午宴致辞中说:“我的乡亲能够在四年时间在这里完成他的计划,他的毅力值得敬佩!”同时,江丙坤对江苏省和南京市有关方面对台资企业的大力支持表示感谢。
多听台商意见
29日,刚刚在长三角落地的国民党副主席江丙坤表示,这次参访团赴大陆的“缅怀之旅、经贸之旅”的目的之一就是要多听听这里台商的意见。
在欢迎会上,中共江苏省委书记李源潮介绍说,截至2004年底,江苏已累计批准台资项目11882个,合同利用台资204.08亿美元。项目数占全国的近六分之一,合同台资数超过全国的四分之一。现在,常驻江苏的台商有五万人,台资企业员工50万人,台属80万人,每年进出江苏的台胞有40万人次。江苏已经成为大陆吸引台商投资最为活跃的地区之一。台资企业聚集江苏,已经融入并影响到该省经济社会的各个方面。江苏已名副其实地成为台资聚集发展、台商安居乐业的风水宝地。
江丙坤则表示,在长江三角洲地区有数十万台商,对大陆的经济发展、创造就业机会多有贡献,同时也是台资企业经济实力的延伸。他们在这里受到照料,此次希望有机会和他们交换意见。
江丙坤称,要多听台商的意见,关心他们的生活起居,可以从货运便捷化入手,今年的春节包机就很成功。但只有春节还不够,台湾一年有三四百万老百姓来大陆观光,都希望将来进一步在运输方面有所改善,希望春节包机的模式能进一步延伸至节假日、双休日甚至常规化。
江丙坤表示,透过与大陆经贸交流,促进两岸人民的生活水平提升是共同的目的。
江丙坤还郑重地拜托江苏省多多照顾在江苏的台商。
拜谒香山碧云寺孙中山衣冠冢
 |
拜祭位于北京香山碧云寺内的孙中山纪念堂并敬献花圈 |
轻轻地整理一下花圈丝带,深深地三鞠躬……中国国民党副主席江丙坤一行31日来到位于北京香山碧云寺的中山先生衣冠冢,向这位革命先行者致以敬仰和感念。
孙中山纪念堂内,孙中山先生的汉白玉坐像前,摆放着参访团敬献的花圈。白色素带上题写着“总理中山先生逝世八十周年纪念”和“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
副主席江丙坤敬献”字样。在江丙坤的率领下,参访团全体成员向中山先生坐像三鞠躬。
拜谒完毕,江丙坤提笔留墨。他神情凝重,缓缓写下“世纪伟人”四个大字。他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孙中山是伟大的革命家、政治家,我们此次“缅怀之旅”就是要表达对中山先生的无限感念和尊敬。“相信中山先生的在天之灵会保佑我们大家,希望两岸和平,两岸同胞能够安居乐业。”
中山先生衣冠冢上的金刚宝座石塔上,一株树龄300余年的侧柏苍劲地生长在石板中间。据记载,约90年前,孙中山先生行至此处,见此树几近枯萎,亲手整理积石,扶植生长。几经风雨之后,古树苍翠依旧。
1925年3月12日上午9时10分,孙中山先生在北京与世长辞。19日中山先生的灵榇停放在中央公园(现中山公园),由社会各界隆重公祭;4月2日灵榇移至香山碧云寺金刚宝座塔石券门内暂厝。1929年5月,南京中山陵落成。5月22日,宋庆龄及亲属、医务人员、卫士等,在碧云寺为中山先生殓服,复大殓于待奉移之铜棺,将更换出的中山先生的衣帽,放回原殓之楠木棺中,封入金刚宝座塔石塔内。
为纪念中山先生遗体暂厝之地,当时国民政府在普明妙觉殿立“总理纪念堂”,在金刚宝座塔石券门石塔立“总理衣冠冢”。新中国成立以后,人民政府重修碧云寺后复命名为“孙中山纪念堂”(宋庆龄题写匾额)和“孙中山先生衣冠冢”,以为后人瞻仰。
国台办称陈水扁的七点结论是开倒车做法
不久前,国台办举行例行新闻发布会,发言人李维一就最近以来的两岸关系发表评论。李维一说,今年3月4日,胡锦涛总书记就新形势下发展两岸关系提出四点意见,受到两岸同胞的普遍欢迎和国际舆论的广泛肯定。我有关部门正在认真贯彻胡锦涛总书记的讲话精神,研究和落实解决台湾同胞关心的问题、维护台湾同胞正当权益的政策措施。
李维一说,日前,中国国民党副主席江丙坤先生率领中国国民党参访团来大陆进行交流参访,与我有关部门就加强两岸经贸等领域的交流与合作举行了工作会谈,在两岸同胞关心的12项议题方面广泛交换了看法,取得初步成果。这一初步成果,受到两岸同胞的肯定和欢迎,将对促进两岸经济交流与合作,推动两岸关系和平稳定地发展,产生积极的作用与影响。但是台湾当局最近却提出了所谓”七点结论”,对两岸经贸和文教交流予以限制,中止了一些本应实施的合作交流项目。这种开倒车的做法,违背了台湾同胞的切身利益,受到了台湾社会舆论的普遍谴责。进一步发展两岸交流与经贸合作是两岸同胞的共同要求,是大势所趋,倒退是没有出路的。
李维一指出,在目前台湾当局不承认一个中国原则、不承认”九二共识”,致使海协与台湾海基会之间的对话、谈判无法进行的情况下,我们愿意与认同”九二共识”、反对”台独”、主张发展两岸关系的台湾各党派、团体和代表性人士寻求协商解决问题的新途径。欢迎他们来大陆开展交流和对话,就两岸”三通”、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安排及两岸同胞关心的所有问题交换意见,共同推动两岸关系改善和发展。我们在与台湾政党接触、对话问题上的政策立场是明确的,对于同什么人谈判,我们没有任何成见,也没有因为哪个人当权就不愿意谈。我们关切的是它推行的政策及对两岸既有谈判基础的态度。不管是什么人、什么党,也不管他们过去说过什么、做过什么,只要现在承认体现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九二共识”,我们都会一视同仁,对其作出正面回应,与之接触交往。
|
 |
在北京首都国际机场启程返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