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届西洽会扫描
本刊记者
曾 平
 |
新闻发布会拉开第九届西洽会帷幕 |
2005年4月上旬,古城西安,春光融融,第九届中国东西部合作与投资贸易洽谈会如期举行。本届西洽会是一次内容丰富、重点突出、特色鲜明、成效显著的经贸盛会,在推进西部大开发、促进中部经济结构调整、加快东部经济发展,实现东中西部互动合作,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中发挥了重要的平台作用。
据统计,本届西洽会共签订投资类项目合同1186个,总投资额919.81亿元。其中:利用外资项目合同131个,总投资额18.65亿美元,引进外资13.27亿美元;签订国内横向联合项目合同1055个,总投资额765.60亿元。
本届西洽会注重投资洽谈实效,这些成交成果反映出东、中、西部企业之间项目推介、信息交流、洽谈合作的成效。利用外资项目合同总投资额比上届增长39.4%,其中外资额增长42.2%;项目投资额平均比上届增长8.6%。
内容丰富
 |
红色旅游奏响西洽会乐章 |
本届西洽会在国内企业交流方面,共举办了15个重点投资促进活动,来自东中西部20多个省区市的3200个企业代表围绕900多个项目,进行了对接洽谈。在中外企业交流方面,共举办了11个项目对接会、推介会和研讨会,来自18个国家和地区的500多位外商,与2000多位国内企业代表进行了面对面的合作洽谈。中外企业项目对接会、中国非公有制企业投资西部峰会、吉林省经贸合作项目推介会、西安投资说明及项目对接会等活动内容丰富,针对性强,中外企业参与的积极性很高,不仅会上洽谈活跃,许多外商还进行了会外洽谈和实地考察等活动。国际商协会友好合作(西安)圆桌会、中国贸促分会区域合作联席会等活动取得圆满成功,这些活动将在今后每届西洽会期间继续举办。
投资洽谈质量高
大会“在线西洽会”网站,通过与国内22家网站链接,及时发布了大会的各类信息,开展了网上招商、项目推介等活动,网上推介各代表团重点项目信息5306条,访问量13万人次以上。大会投资预约撮合系统进一步改进提高了软件硬件设施水平,完善了撮合服务功能,各代表团组织企业踊跃参加预约撮合服务。大会共征集申请参加预约撮合项目3644个,通过精心组织和系统运行,成功撮合派对9307对,使大部分申请参加预约撮合服务的企业取得了满意的效果。大会投资洽谈馆专门设置了中介机构服务区和电子信息中介服务区,组织了110多家资质业绩良好的投融资、科技、产权交易和评估、会计、律师事务所等境内外中介机构参展参会,为企业提供各类专业服务。参展的中介机构共组织了400多场”一对一”洽谈活动,为一大批企业寻找到了战略合作伙伴。东部产权交易机构的积极参与,促进了境内外投资商进入西部资本市场。西部12省区市产权交易整合资源,联手合作,促进了非公有制企业参与国有企业资产重组改造。
多种所有制企业参会添活力
本届西洽会参展参会客商10万人,其中,境外客商2000余人,来自40个国家和地区。据汇总分析,非公有制企业占参展参会企业总数的62%,其中,山东、四川、云南、浙江、江苏等省代表团的比重达到70%以上。非公有制企业已经成为西洽会的参展参会主要力量,为西洽会带来了新的活力。在西洽会的各项投资洽谈和投资促进活动中,广大企业主动收集信息,积极寻找伙伴,努力把握商机,广泛洽谈联络,取得了一系列现实的和潜在的成效。展场随机问卷调查反映,有91.8%的企业在大会期间有不同程度的收获,其中满意率58.4%。
以大唐芙蓉园为代表的系列文化旅游促销活动和各场文艺演出,营造了热烈、喜庆的展会氛围。本届西洽会到会境内外新闻媒体190家,记者700多人,参与西洽会的新闻宣传报道。各种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媒体对大会的各项重大活动和成果,进行了立体式、全方位的报道,形成了良好的宣传态势。东中西部媒体采取多种方式,实现了互联互动宣传。
成功后的冷思考
4月4日下午,在陕西省政府举行的省长与记者见面会上,陕西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赵正永透露,今后陕西省政府将淡出办会主体的意愿,认为西洽会应该逐步由目前的政府主导型,向商会主导型转变,根据市场经济的需要,逐步转化为各地贸促会系统主导的洽谈会。
政府做出这一决定的目的是为了充分利用国际先进会展管理经验和资源,提高西洽会的国际化、专业化水平。
从记者采访有关企业界人士来看,他们对上述表示有不同看法,他们说,虽然西部有丰富的资源、廉价的劳动力以及庞大的人口和潜在的巨大市场,但在当前的社会经济背景下,缺少政府的介入,大量企业尤其是外资企业很难大规模、主动地走向东西部合作的前台,政府的作用目前还必不可少。
据统计,9年来,西洽会共签订国内横向联合项目合同6918个,总投资额3663亿元;签订利用外资项目合同1163个,总投资额136亿多美元;商品贸易项目合同成交总额1654亿元;签约总额超过6000亿元。
庞大的合同金额反映出东西部合作结出的硕果,但也有人对合同履约率产生质疑。一位贸促系统专业人士透露,过去会上许多企业是政府的“关系户”,签约“水分”很大,政府高投入换来的庞大签约数字背后是过低的合同履约率。
为改变此现状,各省区尤其是西部省区做了大量工作。会前陕西省代表团召开会议,采取措施杜绝“假签约”现象,禁止地方政府下达签约指标,禁止企业违背意愿地充数签约,并通过改善投资环境,抓项目落实。
中国的东西部合作已从过去的对口帮扶、捐资助困,逐渐转向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平等对接。对西部来说,东部手握充裕的资金、丰富的人才和先进的观念,这些正是西部发展所迫切需要的;而对东部来说,西部廉价的劳动力和广阔的市场是东部持续发展的一个后续保障,尤其是在近年国家宏观调控和煤电油运持续紧张的经济背景下,亟需西部丰富能源和其他资源支撑。但有关人士分析,东西部在双方优势互补的合作过程中,也出现了诸多不和谐的因素,如一些地区利用西部急切招商的心理,向西部转移高污染、高耗能项目;西部能源“大跃进”式的过度开发,在环境、资源以及当地可持续发展等方面产生诸多“后遗症”;双方合作“吃偏食”倾向严重,在亟需发展、更有社会意义的农业、科教、文化、基础设施等方面合作明显偏少。这些不和谐因素严重影响东西部合作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记者在现场看到,虽然有不少外国企业参展,但数量规模仍相对较小。一些外企工作人员反映,西洽会层次不太高,影响力也有限,加上新技术新项目较少,许多企业参会积极性不高,政府工作应该更加细致,提高洽谈效果。而更深层的国际合作则要依靠政府改善投资环境、提高产业配套能力来实现。
链接:西安中国东西部合作与投资贸易洽谈会,简称“西洽会”,始于1997年,每年一届,到今年已是第九届,它已从一个简单的部分省份交流的平台发展成为今日中国西部省份对外开放、东中西部合作发展的一个重要舞台,到2004年第八届西洽会期间促成的合同、协议两项合作投资总额已超过了2000亿元,对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产生了积极的影响。第九届西洽会在前八届的基础上,以“东中西部互动,促进协调发展”为主题,开创东中西部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交流与合作,以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新格局。
第九届西洽会的支持单位是商务部、国防科工委、信息产业部,由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及吉林、江苏、陕西等24个省、区、市主办,香港贸易发展局、香港总商会、澳门中华总商会、中国信息协会、中国外商投资企业协会和中国个体劳动者协会等单位协办。
 |
欢乐腰鼓庆开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