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声
2005,中国财经外交年
赵新知
我是贵刊的一名热心读者,看到近两期贵刊连续登载了有关财经外交方面的文章,作为一名中国的普通百姓,我想谈谈自己的一点观察和思考。
让中国人有意无意地渐渐熟稔“财经外交”的是一系列的国际贸易争端。2005年3月12日,俄罗斯发生"拉鞋事件",价值8000万元的温州鞋被强行拉走;4月初,澳大利亚必和必拓公司(BHP
Billiton)不顾宝钢与巴西淡水河谷公司(CVRD)以及澳大利亚Hamersley铁矿公司达成的一致,要求将价格上涨约110%;4月底,欧盟决定对中国9类纺织品进行特别限制调查,5月23日又试图对进口T恤和麻纱启动"紧急特保";美国商务部5月中旬宣布对中国的棉制裤子、棉织衬衫和内衣裤等重新实行配额限制;土耳其、南非、印度、巴西等国纺织业界也纷纷对中国施压。
实际上,“财经外交”并不是什么新鲜事儿。作为实现国家利益的必要途径,它早已在美国等国际巨头的手里玩得风生水起:美国政府向来惯于把给予中国“永久性正常贸易关系地位”与所谓的人权等问题联系在一起;前来谈判的欧盟贸易委员曼德尔森身后,是成员国纺织业的切身利益;而带着项目而来的各国访华代表团,更是不胜枚举。
值得一提的是,中国在今年的几场贸易纷争中,取得了相当不俗的成绩。“拉鞋事件”在两周内即告平息,作为历史遗留问题的“灰色清关”也随即进入谈判日程。BHP单方要求提价的风波历时两个月偃旗息鼓,中国钢铁企业在争夺国际价格谈判话语权上取得了重大进展。在矛盾最为激烈的纺织业,事态更是令人振奋,薄部长"你给我们的企业增加半斤的压力,我就要减去八两"的铿锵言辞余音未绝,和欧盟的谈判又达成重大和解。
从某种意义上说,2005年已成为中国财经外交年。
言论
“十一五”规划中国经济亮点纷呈
杨 平
刚刚闭幕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十一五'时期,必须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必须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必须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必须加强和谐社会建设,必须不断深化改革开放。"全会以
“六个必须”指明了未来五年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路径。
在走过了20多年改革开放高速发展的道路后,中国经济面对成就和问题,开始更加理性地思考今后的路子,更加科学地规划发展蓝图。与以往的五年计划相比较,"十一五"规划中国经济可谓是亮点纷呈,许多地方是在拐点中熠熠闪光,着力自主创新、缩小贫富差别、加快区域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四大板块无疑成为"十一五"规划最为耀眼的闪光点。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等,都将成为“十一五”规划的战略目标,这也就是中国的新发展模式。而这种新模式的主线就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如果说着力创新能力是引领“十一五”规划经济发展的主线的话,那么,缩小贫富差别则是为更多民众关注的“十一五”规划的热点。
在中国改革开放发展思路中占据了20多年的一个重要命题--"先富论",将在"十一五"规划中转变为"共同富裕"的主调,以缩小日益扩大的贫富差距、扭转社会两极分化的趋势。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一古老而新鲜的词汇已正式写进“十一五”规划建议,它体现出中央对“三农”问题的新审视,更是中国跳出农业抓农业的新举措。
国家今后考虑的区域规划重点是跨省之间的经济合作。长江三角洲、京津冀地区、成渝地区以及东北老工业基地,成为 "十一五"区域规划的重点关照对象。这一规划,体现出中东西互动、相互促进的新趋势。
编者闲语
保护知识产权,促进创新发展
孙 超
近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发展的进程加快,知识产权在中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进程中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知识和智力资源的创造、占有、应用和保护已经成为企业和国家取得竞争优势的重要因素,成为各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推动力量。进一步完善现代知识产权制度,鼓励知识的创造和运用,尊重和保护知识产权,从而持续有力地推动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正在成为世界各国政府追求的目标。
近些年,中国经济高度快速发展,在某些领域不当使用他人知识产权之现象较严重。如今,从严惩处侵害知识产权的行为,极有可能对某一地区、某一行业的经济发展和既有秩序造成伤筋动骨的影响。然而,我们没有退路。要实现由经济大国向经济强国的转变,我们不可能永远“光着脚”与“穿着鞋的对手”打仗,我们必须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遵守世界经济规则。这可能有约束之苦甚至削足之痛,但却是必须经历的“生长痛”。
我们编发的“保护知识产权——中国在行动”系列文章,目的在于向国内外展示中国尊重和保护知识产权的坚定决心以及取得的成就;宣传自主创新的思想,在全社会树立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勇于创新的社会风尚;鼓励中国的企事业单位立足于自主创新,在关键领域拥有更多的自主知识产权。只有这样,才能提高中国的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才能享有受人尊重的国际地位和尊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