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12

你现在位置: 首页 >社会>


社会
艾滋病人的守护神
他们是这样解决上大学的费用的
“芳诺”女性的“性福音”?


“芳诺”:女性的“性福音”?

本刊记者 张 桦

提要:2004年7月,一种治疗女性性功能障碍的药物——“芳诺”,在北京的北大医院、北医三院、宣武医院、朝阳医院进行临床实验。出乎人们意料的是,报名受试者寥寥无几,消息经媒体披露后,受试者开始激增。

遭遇尴尬

当负责“芳诺”临床试验的北大医院妇产科大夫张渺,将招募试药者的告示张贴在医院门诊大厅时。她并没有想到这一工作在中国开展的难度。那个“芳诺”,她当然知道,是一种治疗女性性功能障碍的药物。在针对一些女性性活动中,不能像正常女性那样分泌液体以及达到做爱时应有的生理指征,“芳诺”有着良好的诱发女性性唤起的功效。

据来自美国的一项调查显示,美国妇女在绝经前女性性功能障碍发病率为25%,绝经后上升为75%。而据中国有关方面的介绍,患此种疾病的人占中国女性十分之一以上。“芳诺”的出现无疑是雪中送炭。

按照国际惯例,每一种药物在上市前都要进行三期的临床试验。“芳诺”也不例外,必须进行“治疗女性性功能障碍”有效性的试验,这正是目前张渺负责做的一项工作。此前该药已经在美国完成了二期临床试验,证实为有效。现在北京进行的是三期临床试验,也就是一种药物上市前的最后一期试验,目的是在更广泛的人群中测试药物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然而,颇具戏剧意味的是,前几年同样是在该院进行的,治疗男性性功能障碍的药物“伟哥”临床实验,很多男性为了能参加“伟哥”的试验而争相托人,只短短几天的工夫,几百名的试药名额就已满员,此次报名参加“芳诺”的女受试者却寥寥无几,这让张渺以及课题组的同行们感到意外。

难言之隐

25岁的刘莲(此处为化名),是北京一所小学的音乐老师,性格开朗活泼。但是,自从2003年10月结婚以来,刘莲并没有像其他新婚夫妻那样甜蜜恩爱,人们反而发现她有时情绪会莫名低落。问题正是出在刘莲患上了女性性功能障碍,这使她与丈夫在性事上十分不顺利,夫妻之间的关系也随之微妙而紧张起来。

然而,当时的刘莲并不知道自己患的是什么病,苦恼的她开始翻阅有关医学书籍,试图从中寻求答案。但是,教科书并没有解决她的问题。相反,她看到大量关于男性性功能障碍的介绍。

同大多数患有同样疾病的女性一样,刘莲心里除了自卑、害羞之外,好像从来就没有想到过去医院获得帮助。这也难怪,在中国,乃至全世界,人们更关注男性的“性福”,女性性功能障碍的研究和治疗远远落在了男性后面。在中国,像张渺所在的北大医院妇产科设有性功能保健组、清华大学玉泉医院设有性医学科,在国内医院中极为少见,因而也鲜为人知。

无助的刘莲开始尽量减少或避免与丈夫做爱。因为没有从性生活中得到快感,久而久之,刘莲竟然产生了宁可让丈夫到外面找情人,也不愿意承受性之痛的荒唐念头。

刘莲的经历与通常人们所了解的或者教科书上描述的似乎妇女在绝经期后才会出现的性功能障碍有很大出入。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的招募条件是21岁到65岁之间。现在接触最小的是23岁。绝经后会更多。仅我的受试者中十分之一是二十几岁。事实上,生活中患有这样疾病的女性的比例可能会更高。”张渺说。

刘莲最终没有勇气走进张渺的视野。而与此同时,张渺也正在为没有招募到足够的应试者而焦急。

根深蒂固的性观念

这与中国女性长期以来对性的态度有直接关系。中国是世界上少有的经历了漫长的封建社会的国家,封建礼教对女性的桎梏,不仅压制了女性的创造力,也压制了女性的性本能,这使得中国女性的性心理扭曲,不少女性将性看作一种原罪。女性不敢表达自己的性感受和要求,一切以丈夫满意为目标,否则,会被认为是淫妇,遭到唾弃。在这样一个漫长的历史积淀中,即便进入了现代社会,虽然不时受到开放意识的冲击,但许多女性还是在潜意识中对“性”持相对消极和被动的态度。对性的害羞与自卑使中国女性,从来不敢高兴而公开地交流性体验。

“中国女性传统以来享受性的意识很薄弱,长期处于被动和压抑的状态,又一直无法在正规途径得到咨询和帮助。使她们在碰到问题的时候,就医率很低。”现任中华医学会副会长、中华医学会妇产分会主任委员曹泽毅教授说。

曹教授的观点在中国性学专家马晓年那里得到印证。马晓年所在的性医学科门诊人群男女之比约为17∶1,而国外的数据表明这个比率约为4∶3,甚至大多数为女性。

无疑,这给了中国的医学专家一个提示,即不仅需要加强对大众的性知识教育工作,也更需要增强医生在这方面的知识和技能的培训。医院可以尝试开设与性相关的门诊,给伴侣双方创造良好的就医环境。妇产科还可以和男科合作,共同解决夫妻双方的问题。

对性的态度,也无形中影响到了中国女性对性辅助用品的认识和选用上。比如,女性润滑膏的使用。相对于美国伴侣中67%的润滑剂的使用比例,中国有81%的人坦言没有使用过这类用品。

马晓年认为,出现这一状况的原因与过去缺乏对性辅助用品的正确认识和积极宣传有关。中国人过去一直把它们看作是淫药淫具,而不加以提倡。尽管中国打开国门已经20多年,但是根深蒂固的观念还没有根本上消除。

性:婚姻中的灵魂

当“芳诺”遭到冷遇的消息,被媒体披露后,情况意想不到地发生了转机。有许多志愿者开始给张渺打电话,诉说自己的病情、苦恼和愿望。张渺的工作因为参与志愿者的增多而有了很大起色。甚至她还收到了来自法国和新加坡等国外求试者的来信。

据课题组的人士介绍,参与此次临床试验的女性志愿者中,大多数受试者参与的目的都是希望通过试验改善和提高自己的生活质量,促进家庭幸福。

性在夫妻生活中扮演的重要角色,被越来越多的中国女性所认识。

2003年,中国有媒体披露,中国50%以上的夫妻离婚是因为性生活不和谐造成的。性的不和谐是婚姻的罪魁祸首。尽管那些离婚的中国夫妻,因为传统上对性的含蓄而不愿意在法庭上说出离异的真实原因。

“我们课题组的教授说过的一句话深深地打动了我,”张渺十分认真地说,“两个人的感情就如同肌肤之亲,切肤之痛。性生活和谐的话,生活中的许多矛盾都会化解。如果性不和谐,生活中的许多细微的东西,都会变成很大的问题并且无形中影响到两个人身体的融入、感情的融洽、婚姻的和睦稳定。时间久了,积怨逐渐加深,婚姻就会出现问题。相反,如果有细小的矛盾,也许会通过一次和谐的性生活就能解决。”

张渺从医学的角度分析“芳诺”的作用,她说:“性活动需要四个步骤,即性兴奋、性唤起、性高潮、性消退。‘芳诺’只是解决其中的性唤起这个步骤。”

几乎与此同时,中国著名的新浪网女性频道,在被称为中国传统的"情人节"—农历七月七开始了中国第一个关于女性的全面性调查。赢得了网上高素质女性的广泛参与和配合。似乎是遥相呼应,此次调查的中期数据分析报告还对“芳诺”表示了关注,称“希望将来给女性带来更多的选择。”

中国知名婚姻家庭问题学者、全国妇联妇女研究所副研究员陈新欣从该调查中看出,性在婚姻中的重要性已经从次于物质、孩子的第三位,一举飙升为第一位,成为婚姻的灵魂。

作为婚姻问题专家,陈对中国的婚姻进行了多年富有成效的研究,她说,过去女性可以因为生活困窘而为了物质需求---例如房子、票子---嫁给自己不爱的人,忍耐性的不适或者饥渴过日子,也可以"奉子成婚",为了孩子和一个不爱的人白头偕老,就像一个没有灵魂的植物人。但是现代女性已经开始颠覆这一切。近9成以上的女性认为性在婚姻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是衡量生活质量的基本指标。

  “随着现代女性社会和经济地位的提高,已经开始从心理和实际生活中摆脱'嫁汉'为的是'穿衣吃饭'的传统婚姻模式。”陈新欣说。

从“芳诺”的起初受冷遇到最终有更多的受试者报名参加,既可以看到中国女性传统、保守的影子,又能看到她们性意识的觉醒以及追求生命质量的心路历程。"虽然这种改变还显得有些害羞,但在新的科技面前,旧的传统观念意识无疑已经变得苍白而无力了。"张渺说。

无疑,“芳诺”的临床试验带给对中国女性的影响,从某种程度上已经超越了药物本身。

 

-+-+-+-+-+-+-+-+-+-+-+-+-+-+-+-+-+-+-+-+-+-+-+-+-+-+-+-+-+-+-+-+-+-+-+-+-+-+-+-+-+--+-+-+
返回页首

地址:北京百万庄路24号,100037
电话:(101)68996346 68326086
网址: www.chinatoday.com.cn
E-mail: news@chinatoday.com.cn
今日中国杂志社中文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