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7月
你现在位置: 首页 > 地方形象 >

地方形象

重建“绿色宝库”

张家界——历史的封存 当今的骄傲



迪庆:人间的香格里拉

                                        刘还枝 王南

走入绝尘净域

  “是谁带来远古的呼唤,

  是谁留下千年的祈盼,

  难道说还有无言的歌,

  还是那久久不能忘怀的眷恋。

  哦——我看见一座座山、一座座山川相连……”

  李娜的一曲《青藏高原》曾经唤起我们心中对藏地的无尽向往。

早就梦想过心中的香格里拉,那里的天蓝得不能再蓝,四处飘动着牦牛奶一样的气息。香格里拉,一直被认为是神圣之地,是最接近天堂的地方,每年都有无数藏民来此朝拜。

     60多年前,英国作家詹姆斯·希尔顿的小说《失去的地平线》问世,其作品中的香格里拉(Shangri-La),把人们带入了一个充满梦幻和诗情的桃源仙境。我们至今记得小说的情节:英国外交官康威和他的朋友被劫机,飞越世界屋脊时,因汽油烧尽被迫降落在冰天雪地里。绝望之中,得到了藏民的搭救,并在一个神奇美好的地方度过了一段时光。那里阳光明媚,雪山连绵,鲜花盛开,牛羊成群,藏民们过着宁静祥和的生活。后来他们踏上归程,想再回来看看时,却怎么也找不到这个地方。只记得藏民们的一句话“香格里拉”。好莱坞将这部作品搬上银幕,香格里拉从此名声大噪。深受感染的人们纷纷涌入中国、尼泊尔、印度以及相关地区,掀起了半个多世纪的寻找香格里拉热。

从成都双流机场起飞,取道昆明转机,不到一个小时,地面已是白皑皑一片,时或闪烁着点点亮光。没等看清楚那一片白亮境地如何出现又如何消失,飞机已经穿越层峦叠嶂的山峰,徐徐降落在迪庆香格里拉机场。

迪庆,藏语意为“吉祥如意的地方”,是云南省唯一的藏族自治州,也是中国十个藏族自治州之一。地处云南、四川、西藏三省区结合部,是云南省进出西藏的咽喉,历史上是西南“茶马古道”的要冲。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85%,其中藏族占三分之一。专家普遍认为,迪庆“无论是从《失去的地平线》所描述的东方世外桃源生活画面,还是从祥和永恒、宁静淡泊、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精神主题,都能够体现香格里拉的风格。”

环顾这个高原小城机场的四周,这个传说中香格里拉的所在地,四处环山,积雨云像窗帘一样,静静垂在山腰。滔滔金沙江从青藏高原奔腾南来,在丽江石鼓镇附近作了一个U字形的大转弯,形成著名的“长江第一湾”,接着在玉龙雪山和哈巴雪山间穿山劈崖,筑成了绝壁万仞的虎跳峡,咆哮汹涌的江水在这里滚滚东去,流向汉地。于是,中甸就成了以金沙江为界的古代藏区的最南端。

迪庆藏族自治州州长齐扎拉说: “香格里拉属于全中国、全人类,是共同的理想和期望。是人类的精神家园。香格里拉不是迪庆、不是云南所独有的----”。这位着装藏服,双目炯炯,身上沾满了那块土地的气息的领导,坦诚炙热的言谈里洋溢着对香格里拉的全部热爱。他说,迪庆拥有“高品位及高知名度的旅游资源,良好的旅游发展机遇,脆弱的生态环境,贫困的社会经济”。香格里拉不仅是一片美丽的神奇的藏区,一个人类一直在寻找的“乌托邦”或世外桃源,它也理当是藏民族千百年来追寻的美好未来的缩影,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至高境界----。

“高品位高知名度、脆弱、贫困、人与自然”这意味着什么?印象中的香格里拉和有待走进的迪庆突然在脑海里模糊了!探知的本能促使我们不容一刻停留。走进香格里拉,走进梅里雪山……

“云南北极”羊拉乡

来迪庆之前,我们的脑海里充满了对这个世外桃源的遐想,陶渊明“采菊东篱下”的意象时时冒出。到迪庆后才听说,真正的世外桃源在迪庆州最边远的羊拉乡。羊拉,像一只楔子紧插入四川和西藏交界处的崇山峻岭夹缝中,由于地势险恶以及扶贫难度大,这片1087平方公里的土地,被形象地称作“云南北极”。

贫穷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香格里拉。然而在现代文明的高度发达的今天,以生态和农牧文明为底蕴的香格里拉依然守护着传统的贫困。德钦是国家重点扶持县,羊拉则是云南民族特困乡。羊拉遥远,遥远得令人望而生畏,最便捷的一条路也要步行37公里山路,需要跋涉整整两天的时间。近年来,运进羊拉乡的水泥、钢管、胶管以及日用品等总数达几千吨,皆靠马驮人扛完成。5英寸粗、6米长的钢管,一头拴上马背,另一头由人肩扛,一步步往前挪动。羊拉乡党委副书记尼玛吉说,只有羊拉人才吃得了这份苦。早在上世纪70年代,羊拉人就做出过轰动远近乡邻的壮举。他们把从内地购进的推土机拉到公路尽头后,以蚂蚁搬家的精神将一件件沉重的铁块运过雪山,再拼装起来推田造地,数百亩荒坡变成了肥沃的粮田。

羊拉乡区的阿称校长是当地孩子的“第一家长”,羊拉乡58个自然村平均2、3个村才有一所学校,有的学生每天要走5、6公里山路上学。现在43个教师要教60多个班级,基本是一个教师负责一个学校,师资力量的不足是这位校长的一块心病。

羊拉是迪庆州贫困程度最深的一个乡,云南省委、省政府对羊拉的扶贫工作可谓费尽了心机。

当地干部告诉我们,迪庆的一切时时牵动着云南省负责扶贫工作的王学仁副书记的心。特别是羊拉,王学仁副书记给予了特殊的关注、关心。早在1999至2001年,王学仁副书记就两次专题听取了羊拉乡的情况汇报,并要求云南省民委、省扶贫办牵头调研,提出扶贫方案。2001年云南省委、省政府以云政办发[2001]66号文件确定了羊拉乡10类23个扶贫项目。2002年,羊拉乡又被省委、省政府定为全省民族特困乡,给予特殊帮扶。

去年5月底,王学仁副书记又带着云南省民委、水利厅、交通厅等一行人深入羊拉乡进行调研。在高寒缺氧的情况下,以每天15个小时以上的工作量,深入羊拉乡与普通群众、干部交流,并到藏民家庭体察民情。当地藏人,32岁的取品告诉我们:“王学仁书记在到羊拉乡的路上,经常下车和当地藏民交谈,了解藏民的生活情况。最让我们感动的是,学仁书记还亲自来到我们家问寒问暖,有了这样的领导,我们什么也不怕!”一位德钦县干部说:“一路上,学仁书记教导我们,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首先要了解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情况,了解他们希望什么,需要我们做什么。我们这次到全省最贫困的乡之一羊拉乡,就是去看望那里的干部群众,把党和政府的关怀送到他们的心中,并认真搞好扶贫工作。”王学仁副书记这样说也这样做,在羊拉乡简陋的会议室里,召开会议,研究了羊拉乡扶贫情况。王学仁副书记提出要完成路、水、电、农田建设,城镇建设等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五大工程”。有人告诉他,羊拉公路建设中应该由政府支付给群众的青苗补助费尚有48万元没有到位,他当即指示要及时兑现。王学仁副书记还要求羊拉乡要依托资源,发展特色经济、扬长避短、发挥优势,增加农民收入,并勉励当地干部,没有落后的民族,只有落后的文化,不管是什么民族,只要掌握了先进的科技文化知识,就是有希望的民族,要求当地重视教育。当王学仁副书记一行历尽艰险从羊拉乡回到德钦县城时,他对身边的干部讲,总算安全地出来了,我年纪大了,万一出了什么事也没有什么,牵连你们就糟了,你们还年轻,今后要多为羊拉这样的贫困地区,穷苦百姓多办实事。朴实的话语感动了在场的每一个人,大家真正体味了什么是“情为民所系”,什么是真正实践“三个代表”。       

羊拉的贫困让人心寒,相信任何一位未曾走进香格里拉的人都难以想象其贫穷的程度。但是在各级政府帮助鼓舞下,羊拉人充满信心,乐观地面对现实。羊拉乡乡长劳西告诉我们:搬山不如搬家,搬家不如搞建设。虽然时有损坏,但目前羊拉乡的公路有的已修到了县和州里。在王学仁副书记的关怀下,另一条沿金沙江修建的公路不久将建成,羊拉人就再也不用翻越雪山了。

贫困的吾金卓玛今年36岁。家徒四壁,整个家只是政府花费1万元搭成的没有屋顶的框架,墙角搭着临时睡觉的床。当问及今后的打算时,她开朗地说,不怕,有政府帮助,一切慢慢会好起来的。

离开羊拉的那天早上,天还在下着蒙蒙细雨。我们正喝着酥油茶,等待出发。几个当地人抬着一个哭叫的小女孩匆匆赶来搭惟一能去州里的车,一打听才知道,这个6岁的小女孩放羊时被山体滑石砸断了腿。一路上,小女孩的哭声撕扯着大家的心。

顺畅的交通、较好的生活是羊拉人最基本的渴望!为了解决当地人的住房条件,今年州政府的安居工程投资40万,农户自筹80万,一批理想的住房已告完工。当地大力发展铜矿业,羊拉有望成为云南最大的铜矿基地。在电力方面,迪庆州丹达水电站今年年底将全面发电,58个自然村基本实现了电网覆盖。道路、水电得到解决,羊拉乡的教育入学率由过去的20%上升到98%。

羊拉人的生活一定会改变!望着连绵的雪山,我内心异常激动。羊拉乡尽管边远,尽管贫困,但充满希望。有中国各级政府的支持,有王学仁副书记这样一批情系于民的官员,有艰苦环境中磨练出的意志坚忍的民族,羊拉乡摆脱贫困,成为真正的香格里拉指日可待。同时,我们相信香格里拉的脆弱和贫困不仅仅是王学仁副书记、云南省领导和迪庆领导的事,势必也将成为每一个走进羊拉乡的人乃至世界关注的事……

羊拉乡不再是梦想中的“香格里拉”,他留给我们的是关于历史、生命、自然与宗教的思考。

与自然对话的心之旅

去迪庆,自然对这里的雪山心向往之。迪庆境内分布着世界上最为壮观且稀有的低纬度山区现代冰川、雪山。梅里雪山十三峰连绵起伏,纵贯全境,海拔6740米的主峰卡格博峰迄今仍是无人登临的“处女峰”,位列藏传佛教九大神山之一。

迪庆仅香格里拉县境内,海拨4000米以上的雪山就达470座。峡谷纵横深切,最著名的有金沙江、虎跳峡、澜沧江峡谷等大峡谷,还有辽阔的高山草原牧场、莽莽的原始森林以及星罗棋布的高山湖泊。

迪庆处于三江有色金属成矿带,矿产资源十分丰富,特别是铜矿储量在云南省内外名列前茅。“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的立体气候使迪庆的高等植物种类多达4800余种,野生动物也有1400余种。雪山、草甸、江河、峡谷、湖泊连绵铺展,使迪庆成为世界生物资源多样性的十个地区之一,被誉为“天然动植物王国”、“天然高山花园”和“生物资源基因库”。

进入香格里拉,仙境般的气氛立刻会扑面而来:无垠的广坝,连天的草甸、遍地的黄花、成群的牛羊,环绕的群山、山坡上巍峨的建筑、赭色的外墙、赤金镀成的屋顶、村头路标般的白塔、寺庙里层层叠叠的殿宇净室,雪山无语,绿草青青,薄如蝉翼的云层里阳光如瀑布般直射山川,周围似回应着天籁清音……

在香格里拉,旅游仿佛是在旅“心”,它使人在宁静中同自然对话,与自己私语。一路掠过藏房、晒架、牦牛、山羊,会使游人心中对这块土地升起了无限的敬意。高原的美是神圣的,从县城到纳帕海,夕阳西下时,偌大的草甸绿丝绒一样铺向天际,一潭碧水静静地蓝着,烟波若有若无地氤氲。这里是国家一类保护动物黑颈鹤的栖息地,成群的马在悠然涉过沼泽,四周是无边的宁静,仿佛可以听见大地的心跳。这真是空中的瑶池:在海拔近4000米的高地,群山环抱着镜面一样的湖泊。

在迪庆旅行,沿途可以看到许多刻满佛像和“六字真言”的玛尼堆,在朝圣的路上延伸向无尽的永远。对于来自内地的人,玛尼堆和村寨里的白塔、飘摇的经幡一起,神秘幽玄,令人敬畏。

香格里拉的文化多姿多彩,汉、藏、纳西、甚至西方的基督教、天主教等多种文化都在此留下了痕迹。东巴教始祖修炼地——白水台、“小布达拉宫”噶丹松赞林寺、茨中天主教堂等都是这个自由王国的见证。

到香格里拉不可不去松赞林寺。去松赞林寺的路上,车子缓缓地行驶在县城附近的小山丘上,若是收获的季节,你会见到一块块正待收割的青稞田杂错在碧绿的山野间,戴着红头巾、穿着靛蓝衣服的藏族妇女在田间劳作,一个个晾晒青稞的巨大木架搭在田野上,有的已经挂满青稞,有的还是空的——这样的画面,让人不禁想到法国画家米勒的名画《拾麦穗的人》。

在迪庆,我们试图从宗教的角度管窥香格里拉的神秘魔力所在。这里的喇嘛庙随处可见,诠释着藏传佛教的巨大魅力。松赞林寺是云南最大的藏传佛教寺庙,在开满野花的原野上,500亩的规模使它看起来更像是缩微的塔尔寺。该寺建在中甸县城北临的山坡上,粉墙紫檐和金黄的经幡交相辉映,气势恢弘,令人肃然起敬。拾级而上,夕阳中的松赞林寺被一片神秘笼罩,让我们心里杂糅着走近人的亲切和走向神的敬畏。迷宫般的巷道和殿堂里,红黄色调的柱廊上悬挂着唐卡,此起彼伏的诵经声萦绕在耳边,人类最古老也最神圣的生与死被演绎得玄远而静穆,久居城市郁积的芜杂顿时为圣洁所取代。

-+-+-+-+-+-+-+-+-+-+-+-+-+-+-+-+-+-+-+-+-+-+-+-+-+-+-+-+-+-+-+-+-+-+-+-+-+-+-+-+-+--+-+-+
返回页首

地址:北京百万庄路24号,100037
电话:(101)68996346 68326086
网址: www.chinatoday.com.cn
E-mail: news@chinatoday.com.cn
今日中国杂志社中文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