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9月

你现在位置: 首页 > 专栏>


专栏
健康带来财富
望子成龙的代价
致读者
编读往来
时讯
慈善
时尚


编读往来

回声 一个酗酒者母亲的心灵呼唤

张桂兰

我是一个普通的母亲,有着一个还算和睦的家庭,可自从儿子沾上了酗酒的恶习,灾难便降临在了我们身边。儿子大学毕业后在公司做过销售经理,炒过股票,性格原本内向的他不愿意和家里人交流,再加上工作方面的原因,迷恋上了喝酒。从1999年开始酗酒,每次酒醉后简直就是一个疯子,辱骂父母,攻击亲人,去洗浴中心践踏自己。家里为了挽救他,几乎花光了多年的积蓄,他的两个姐姐和老父亲对他已经彻底绝望了,我有时甚至产生杀了他或者一起寻死的念头,我知道这样做是犯罪行为,就是作为母亲那样做也对不起这一大家子,他毕竟还是自己的骨肉?

7月19日,看到你们杂志第9期上一篇讲述酗酒者故事的文章后,在我表妹张建华和贵刊记者张娟的帮助下,与北京六院心理卫生科的李冰主任和主治医师王大夫取得了联系,帮助我儿子住进了医院,真心希望他能体会到这么多好心人的良苦用心,把酒彻底戒掉,全家人期盼着他的归来。

国家禁止吸毒,组织戒毒,贩毒是犯罪,可为什么对酗酒,国家和社会不但不限制,反而在很多场合是谁喝得多,谁就是英雄,就够朋友。我的文化程度不高,不会用华丽的语言来表达,但我要用心来呼唤,用最朴素的语言来表达我的痛苦与无助,请社会多关注和帮助那些酗酒者和他们的家庭吧。(希望这位母亲的心声能唤醒那些酗酒者,找回自己的良知。为了家人,也为了自己,戒掉酗酒的恶心。——编者按)

言论 淘汰什么样的末位?

陈如风

近日读到《人民日报》的两篇新闻,如果联系起来看,不无意思。一篇是《杭州对公务员实行末位告诫》,说浙江省杭州市对机关公务员正式推行末位告诫制度。末位告诫结合年度考核工作进行,末位告诫对象的认定主要以在年度考核民主测评中排名末位为依据。对末位告诫人员,杭州市将实行3至6个月的告诫期,且本年度考核直接确定为基本称职等次。连续两年被末位告诫的,第二年年度考核直接确定为不称职等次。告诫期内不发目标考核奖金和月度考核奖金。

另一篇是《一位药剂科主任自述:我被药商拱下马》,说的是一家国有医院的原药剂科主任为抑制药价虚高的状况,规定:医药代表来了先登记药品情况,药剂科再把各种药品的说明书汇编成册交由临床科室选药;医生选药不许填药的商品名,只许填国家药典里规定的药的正规化学名或通俗名;医生不能选哪一家的药,只能选哪一类药;拿到药事委员会讨论通过的也是药的种类,不注明生产厂家;如果一种药有两个以上厂家生产,就实行招标。药价是下来了,可每月的用量却减少了,因为开这种低价药的医生没有回扣了,这是他们一种集体的、无声的抗争。该药剂科主任到年底业绩考核的时候,没有过关,下课了。

第一篇新闻说杭州将对公务员实行末位告诫,告诫主要以在年度考核民主测评中排名末位为依据;第二篇说一个药剂科主任因公道正直被人忌恨,到年底业绩考核的时候过不了关被免职。两者一联系,不由人不担心:末位淘汰到底淘汰什么样的末位?淘汰的到底是劣等的,还是优秀的?

末位淘汰制的本身似乎应该是科学、合理的,但要有个前提,就是这末位是准确的,是与实际相符的,而不是因不正当利益投不该投的票,打不该打的分。从第二篇文章我们可以看到,恪尽职守的被排末位,被淘汰掉了。吉林省靖宇县原县委书记李铁成在任职期间,利用职务之便先后收受贿赂169万余元,该县所有科级干部全部向其行贿,试想,如果有人在这样的环境下还独善其身,那么进行民主测评时,淘汰的会是谁?井冈山风景区贪污门票款窝案显示,在红色圣地井冈山博物馆所辖的五个景点工作过的人,除了一个扫地的民工,无一幸免地参与了私分作案,如果这里也进行民主测评,又会是怎样的结果?已结成利益共同体的腐败分子对廉洁者又会如何民主测评呢?在目前状况下,末位淘汰制是否可行,应该如何实行,我看还是值得研究的。

编者闲语 侨界代表眼中的《今日中国》

徐晓燕

不久前,我采访了第七次全国归侨侨眷代表大会。会前,我们杂志社发行部门委托中国侨联将本刊送进侨联海外顾问和港澳代表的房间,所以在我与采访对象交换名片后,他们都会热情地说,我们房间里就有你么门出版的《今日中国》。他们认为杂志介绍了祖国建设方方面面取得的成就,读后令人振奋。特别是在“中华情缘”栏目中,介绍了海外华人历史和现状、侨界人物、侨乡变迁、大陆生活指南等方面的内容,很亲切,很真实,也有一定的实用价值;“商机”里提供的许多投资信息,为他们回祖国投资发展起到了牵线搭桥的作用。一些海外侨领和港澳代表建议,刊物上还应增设介绍2008年奥运会筹备进程的栏目,突出中国的传统文化,如食文化、酒文化、茶文化、服装文化的栏目,等等。通过和身边的海外侨领及港澳代表的接触,我深深地体会到了我们杂志和自己所做工作的价值意义所在。他们身在海外,却无时无刻不在关心着祖国的一举一动,热心地为祖国的建设献言献策,为失学儿童捐资捐物。希望《今日中国》能让更多的海外游子找到温馨的家的感觉。

 



-+-+-+-+-+-+-+-+-+-+-+-+-+-+-+-+-+-+-+-+-+-+-+-+-+-+-+-+-+-+-+-+-+-+-+-+-+-+-+-+-+--+-+-+
返回页首

地址:北京百万庄路24号,100037
电话:(101)68996346 68326086
网址: www.chinatoday.com.cn
E-mail: news@chinatoday.com.cn
今日中国杂志社中文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