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仲咸:“让真正需要的人享用财富”
张渊 余列江
摘要:他是一位拥有亿万巨资的实业家。当事业达到辉煌的顶峰时,他毅然变卖海外所有的资产,回国兴办起了公益事业。
2004年4月上旬的一天,我们在厦门必利达大厦三十二层的会客厅里拜访了印尼归国华侨黄仲咸先生。69年前从福建南安城远赴南洋的那个15岁少年,如今已是一位85岁高龄的老者了。在异国他乡,他靠吃苦耐劳、打拼进取、“诚信为本”、抓住商机稳扎稳打,从日杂小店老板发展到涉足农业、航海、印染、纺织、造纸、房地产、金融等多个行业,成为了拥有亿万巨资的闻名遐迩的实业家。然而,当事业达到辉煌的顶峰时,他毅然变卖海外所有的资产,回国兴办起了公益事业。“我其实是一个平凡的人,只不过做了一些自己想做的事情,仅此而已。”老人谦和地说。
“我最想说的话就是中国人一定要爱国。”
当问及为何回国做公益事业时,黄老先生铿锵有力地说:“祖国一定要强大,我们中国人自己一定要爱国。祖国不强大,华侨最可怜,祖国不富强,华侨再有钱也没地位,同为黑头发、黄皮肤的东方人,人家以为有钱的只会是日本人和韩国人。”在海外生活70多年的黄老颇有感慨,“现在沿海地区日益猖獗的走私和蛇头组织人员偷渡的行为真是给我们国人脸上抹黑啊。”
正是有了这份对祖国母亲深深的爱,黄仲咸一心想为祖国的强大做些力所能及的事。他回国后,首先明确向地方政府表明,“他做公益事业,全部使用自己的钱,不向国家银行的贷款,不要国家任何优惠政策,惟一的要求就是自己来安排处理捐建项目。”为此,他专门成立了“黄仲咸基金会”,对每笔善款进行认真的核实和发放。从1959年第一次回国捐建南安仙都小学开始,至今45年中,先后为南安市20多所中小学、幼儿园、医院、卫生院兴建了40多幢楼宇,同时还助建了南安妇幼保健院、儿童乐园、南安侨联大厦等8个单位。这些年,他的捐资已累计达到2亿多人民币。黄老在南安捐资建立福建省首家皮肤病防治医院,添置卫生、医疗设备,而且亲自到麻风病院探望、慰问患者,发放慰问金,鼓励患者战胜病魔,早日康复。去年,黄先生被授予了“福建省荣誉公民”的称号,这是福建省第一次将此称号授予华侨,此前它只授予对福建做出特殊贡献的非华侨外籍人士。其实,这也是当地政府和人民对黄老所做公益事业的一种认可和感谢。
“陈嘉庚是值得我学习的榜样,可他没有我的‘金鸡母’。”
黄仲咸先生被乡亲们誉为“南安的陈嘉庚”。当被问及听到这种称呼的感受时,黄先生笑着说:“若论对国家的贡献,陈嘉庚是值得我学习的榜样,可是论做生意,我不输给他,我有‘金鸡母’,可他没有啊。”黄老先生这里提到的“金鸡母”原来是他在40多年不间断的捐资过程中想出的一个好点子。钱投进基金会,存在银行只能获得微薄的利息,这钱是“死”的,难有大作为。而为基金会置办产业,让它能够自主经营发展,这钱就“活”了,基金会就会拥有长流不断的大批财源,他风趣地讲,这就像饲养“金鸡母”一样,能不断地“下蛋”。现在,他已经拥有了南安必利达大厦和厦门必利达大厦这两只“金鸡母”了,生下的蛋也都用于资助公益事业了。“今年,基金会捐资250万人民币,资助的福建革命老区的贫困学生数量将增加到5000人。除了福建,我也在考虑捐助其他省份的贫困地区,第一步先到安徽。如果把这两座大厦还剩余的房间也租出去的话,那么就可以再多资助一些孩子念书了。”黄老先生兴奋地说。
当谈到自己的经商之道时,他说:“这辈子我所做的生意从来没有失败过。第一,我不怕吃苦,在印尼公司做事时,碰到棘手的问题自己就承担下来,就是不睡觉也要想出办法来;第二,公私分明,工作第一,家庭第二,从来不拿公司的钱往自己口袋里放。”朴素的生意经也成就了他在印尼商界不败的传奇。
“我最喜欢孩子们叫我黄爷爷。”
在黄先生家中一个普通的房间内,他给我们展示了这些年来获得的各种形式的表彰和荣誉,还小心翼翼地拿出了自己的“百宝箱”——一个装满孩子们给老人寄来的感谢信件的大盒子。黄老现在年纪大了,基金会的具体事务无法亲自打理了,可这“百宝箱”里的信还是天天要看。“我最喜欢孩子们叫我黄爷爷,你看,我有这么多可爱的孙子呢。”他笑着说。
尽管拥有亿万家产,但现实生活中的黄老先生依然过着非常简朴的生活。以前,每次从海外返乡,他从不去KTV、桑拿这些地方,而是住在每天租金30元的普通招待所,一日三餐也吃得很平常。1999年,老先生80大寿那年,很多亲朋好友都劝他到高档酒店大办一场,好好庆贺一番。可他只是花80元请几位好友到家中小聚了一下,最后还是公司员工为他煮了一碗长寿面。从香港跟随黄老先生来厦门,帮助他打理日常事务的刘女士告诉记者:“你相信吗,黄老穿的那身衣服是当年他在印尼银行工作时的制服,脚上那双白色的帆布胶鞋也都是从地摊上花10多元买来的。”
就是这样一位老人,2002年2月的一天,却又做出了惊人的义举。在厦门公证处,黄仲咸先生立下遗嘱,申明厦门必利达大厦常年出租所得利润,全部用于扶持祖国科学教育福利事业,资助、奖励特困特优学生,其家族合法继承人在他逝世后,不能有任何权益,不能要求继承或分割该产业。为确保遗嘱的执行,他的发妻和子女们也都分别经法律公证,正式声明赞同黄先生的决定,决无异议。现任黄仲咸基金会副董事长的黄湘江说:“我个人完全同意父亲的做法。钱是他老人家辛苦赚来的,任何人无权干涉。对于父亲倾资做公益,我的孩子们都不是很理解,也难怪,他们已经是第三代了,接受的也是西方的教育,家乡观念不是很强。其实,父亲所作的事情是我们家族的光荣。所以,我现在经常帮着他到比较贫穷的地方去考察,寻找需要帮助的学生。”
一个人做一件好事不难,难的是长期做好事,一辈子做好事。树高千丈,叶落归根,一生助人为乐、造福乡梓。黄仲咸老先生说:“现在我对自己的生活已经很满足了,钱省下来,可以多捐助几个贫困的孩子读书,让他们好好学习,将来报效祖国。这也算是自己对父母当年那句令我受用终生的教诲‘让真正需要的人享用财富’的一种报答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