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6月
你现在位置: 首页 > 文化>

文化

历史的脑筋急转弯

爱是唯一的荣光

不同的年代,同样的精彩--推介几部国内热播的电视剧
四十无梦
名人家属出书和媒体发烧
小玩意儿


专栏——东张西望

四十无梦

(美国)少君

每次回国开会讲学,经常被问到:你现在在干什么?我如实回答:“退休了。”对方常常是一百个不相信,说我真会开玩笑。

我是在四十岁生日选择退休的,为什么选在四十岁?我也常问自己。我也曾为年华如水青春不再苦恼过,记得在三十五岁到四十岁的那段时光,生命中充满了彷徨、焦灼、疯狂、失落……一眨眼,就要走进中年,不敢再激动和浪漫,不敢再为青春的魅力陶醉,不敢再和年轻人较量力量,不敢再对着朝阳想入非非。每每从职场回到家,闭上眼睛,长叹一声,我都快四十岁了!

环顾周围的同事朋友,愁眉苦脸的大都是四十岁的男人,万虑聚于一心,万劳集于一形,皱纹有一点,肚腩有一点,大大方方地付账,小心翼翼地梳头;他们花钱去健身房,却很难爬上六层楼。当他们右手把名利放到兜里来的时候,左手已经把青春支付出去了。我也看到过不少昂首挺胸踌躇满志的四十岁男人,功成名就,阔绰而富有,但那成就感与优越感却无法遮住那满脸的沧桑和疲倦。

人貌似强大,实则是最易衰朽。更何况四十岁的男人已经过了人生的盛夏,罗曼蒂克已不属于这个季节的旋律,欢快激越成为过去的节拍。但男人四十,正是人生最成熟的时期,是内涵丰富的时刻,深沉而富有理性。生命中一次又一次的打击,使他们从悲愤中抬起头来,咀嚼着活的意义。他们十分清楚,四十岁已越过人生拱门的顶端,生命正在向下滑落。

男人只有在这时,沉重的社会责任已溶解为日常的生活情态,才在喧闹的人生搏斗中沉淀出雍容和华贵,生命才全然和谐地把握在自己的手中。人生实际上是一种无尽的挣扎,是无尽的回首,人生总是在梦里把希望追随。一生的磨难和阅历告诉我:平淡才是真。所以,我选择了退休。

朋友常来信问我,你真的退休了?会不会太闲?太孤单?太寂寞?我常常不知该怎样回答。现代繁忙高速的数字化生活的一个副产品,就是造成感情世界的脆弱,特别是当寂寞来临时我们表现出的异乎寻常的敏感。

应该说寂寞是一种美,是一种只能静静欣赏的美。“自此光阴为己有,从前日月属官家”(白居易),我是自己选择这种生活的,当然不会有孤单无聊的感觉。想当初一时冲动,背井离乡地来到异邦,学习奋斗,稀里糊涂就过了十几年。跋涉在年龄的山坡上,歇不得,退不得,甚至没有喘息的机会,还真感到过空虚孤独。而现在却心静如石,深感远离尘劳之累,不亦乐乎!还有就是读书之乐,像一泓纯净的甘泉,渐渐地洗去心灵的烦嚣与热恼。记得有一次读到“如来拈花,迦叶微笑”时,茅塞顿开,世尊拈花不语,以示清闲,迦叶破颜微笑,以示心领神会,原来清闲不远人,而是自障不见。

年少时,读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以为它很轻松,下边采摘菊花,闲散地那么一抬头,就看到了不算很远处的终南山。心想这个不为五斗米折腰的“老头”闲居乡野,采菊看风景,倒是悠哉得很。但时到中年再读此句,恍然发现它在轻悠中蕴涵着一种沉甸。那“东篱”可不仅仅指的是小院东边的篱笆墙啊,它是远离势利之徒、官场倾轧的清洁之地;他采摘的菊,是象征安于孤寂、独善其身和不与污浊同流的风骨。

陶渊明的归隐是中国传统文化人延续了千年的梦,左右着无数读书人的命运。中国的传统文化是外示儒术,内用老庄的儒用道体,所谓“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也”。这条路被中国传统文化用诗词歌赋、琴棋书画深入地植根于读书人的人生观中,纵观中国历史,无不是建功立业伴着风花雪月,出将入相跟随清泉林影,读书人用儒家入世,用道家出世。中国的文化人无论在生活上、思想上,潜意识中自然或不自然地接受并体现着这种思想。几千年来读书人的最高追求就是十年寒窗苦读,一朝经济天下,青史留名,然后退隐山林(也就是笑傲江湖?)。我虽然在美国学习生活了多年,但骨子里却是浸满了这种中国传统思想的遗汁。

我常对朋友说,中年早退是珍惜人生之秋的最好的选择,因为秋天是收获的季节,也是无梦的季节。有梦,便破坏了它的恬淡和静远。树叶翩舞蝴蝶飞离枝头,那是它对秋天的热恋,不要徒生岁月峥嵘和人生悲凉之感慨,那样便会加重秋天的步履。如果你太在乎秋声的惊人,雁鸣牵肠,你便划碎了秋空诗意般的织锦。一抹夕阳,你若把它视作羁绊在远方的过去,你便给自己的情感无端地添加了额外的荷载。

惟有无梦,才是真正的秋天;惟有感知真正的秋天,才有岁月的无痕。秋日,只要你用一颗无梦的心去磨合秋天,便多了一些适意和恬情,便有了温馨与陶然。秋日,最好去用直觉的眼光享受红透的枫叶,去用直觉的神经末梢去抚摸脉脉的秋风,用平淡的心境去与恬淡静远的秋色契合。秋日的午后,暖烘烘的太阳照在百花盛开的后院里,仰面朝天躺在清凉澈骨的游泳池里,看高高的湛蓝湛蓝的天幕上一片片浮游的七彩云朵,体会到心境与季节的谐和。秋日的傍晚,你应该去直觉这静谧和清新,通达并了解秋日安祥的玄机。

当然,隐居在现代的生活中,并不意味着像陶翁那样完全退引山林之中。只是远离了与金钱斗智的搏击商场,远离了人与人之间的尔虞我诈,享受着由努力和机运得来的财务保证,安静地过着丰衣足食的幸福生活。有了这样的选择,才会在安闲自在中看到人生中更加重要的东西。

-+-+-+-+-+-+-+-+-+-+-+-+-+-+-+-+-+-+-+-+-+-+-+-+-+-+-+-+-+-+-+-+-+-+-+-+-+-+-+-+-+--+-+-+
返回页首

地址:北京百万庄路24号,100037
电话:(101)68996346 68326086
网址: www.chinatoday.com.cn
E-mail: news@chinatoday.com.cn
今日中国杂志社中文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