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山下的神秘王国尼泊尔
文
图/ 亚 平
有人把尼泊尔锁定为“人的一生中必游地之一”。或许它是一个山的王国,是宗教圣地,是雕刻艺术的宝库,或许它纯美的自然湖泊、森林、野生动物,感动你的心灵。总之,它吸引我踏上那片神奇土地。
寺庙之城加德满都
 |
精美的寺庙建筑 |
加德满都是一座拥有1000多年历史的古都,建于公元723年,“加德满都”即梵语“木寺城”。据说这个古城是由一棵独树搭建成的寺庙发展而成的,如今,这座独树寺庙仍在,守望着这座城市和其子民。它以精美的建筑艺术、木石雕刻而成为尼泊尔古代文化的象征。尼泊尔历代王朝在这里修建了数目众多的宫殿、庙宇、宝塔、殿堂,在面积不到7平方公里的市中心地带,佛塔、庙宇就有250多座,全市的大小寺庙共2000多座,真是“五步一庙、十步一庵”,把这座古城称为“寺庙之城”真是恰如其分。我们的车在市区曲折街巷行驶时,
就不时掠过造型各异的佛塔、神龛。
旅行车穿过加德满都市区,向郊外的斯瓦扬布山行驶。盘山道上,走着不少前去朝拜转经的男女,路边有香烟缭绕的寺院、刻着五彩经文的玛尼石堆,宗教氛围浓郁。
斯瓦扬布寺院的巨大佛塔坐落山巅。它建于公元前三世纪,是亚洲最古老的佛教圣迹之一。这座佛塔的建造由来,相传是当年智慧菩萨文殊,闻听此地有光芒四射的斯瓦扬布(即大梵天佛像),故从中国五台山前来加德满都参拜。那时这里到处是肆虐水患,文殊慈悲为怀,劈山放水,化水患地为富饶盆地,百姓从此造屋建城,安居乐业。文殊弟子出任加德满都国王,后弟子出家皈依,在山上修建了斯瓦扬布佛塔。人们为感谢文殊恩德,又在山上修建了文殊庙,每年2月春王节,不少求升学,求工作的尼泊尔人常来这里,祈求智慧的文殊菩萨降福。
据传佛祖释迦牟尼曾亲临此地,并收1500弟子。公元7世纪,中国唐代王玄策三次出使尼泊尔,曾代表皇帝将贵重的皇袍赠送给该寺院,1957年周恩来总理前来参观斯瓦扬布佛塔时也曾捐款给寺院。可见这座著名佛塔寺院与历代名人有着诸多联系。
佛塔庞大的基座为白色半圆型,象征宇宙博大浑圆,其上是一座四方佛塔,四面绘有四双巨大的眼睛,象征佛的慧眼观照天下四方,警示世人,慧眼下为一个红色问号型符号,也似尼泊尔数字“一”,意为一元复始,代表佛祖至尊至圣。由于这四双大眼睛独特传神,尼泊尔人又把斯瓦扬布佛寺俗称为“四眼天神庙”。“大眼睛”图案,甚至成了尼泊尔的形象代表,如同中国的兵马俑和长城。尼泊尔一些灯笼、挎包等手工艺品和文化衫上,也都印有“大眼睛”图案。
斯瓦扬布佛塔周围栖居着数十只猴子,猴儿们整天围着寺庙的石雕、尖塔、佛像嬉戏玩耍,也为前来的观光客们别添了情趣,寺庙亦添一俗称:“猴庙”。
斯瓦扬布佛塔的“柴特亚”式造型世所稀见,独具庄严和华丽,被誉为为尼泊尔佛塔建筑的典范。在佛塔金光闪烁的华盖宝顶下,悬垂着数十条铜质透雕华幔和串串铜铃,晨清暮晚,青山围屏,云雾缭绕,许多虔诚信徒一圈圈绕塔祈祷,风伴铜铃叮咚作响,更为斯瓦扬布佛塔增添神秘色彩。
站在斯瓦扬布佛塔旁,俯瞰加德满都古城,这座被雪峰环抱的谷地,春光宜人,宗教胜迹举世称叹,真如一座自然、神灵、建筑与人和谐相依的“山中天堂”。
印度教神庙与升天堂之路
帕苏帕提寺坐落在加德满都东面五公里的地方,是一座著名的印度教寺庙。尼泊尔信奉印度教的人占80%以上。帕苏帕提寺供奉的是印度教三大神灵(创造神、保护神、破坏神湿婆)之一的湿婆神。
距寺庙还有一段距离,就见河岸边有几座突出的平台上,堆着高高的柴垛,柴垛上冒起一股股浓烟,把天空笼罩得雾气蒙蒙。我意识到,这正是人们常提起的印度、尼泊尔死者焚化场面。
这时,又一具裹盖着白布的遗体放到了焚尸台旁,白布上撒满了玫瑰花瓣,逝者家属围聚在旁,为亲人做最后的祈祷,然后点起了火,据说一具尸体要烧2-3小时后,才能完全化为骨灰。亲人们将一直守侯在侧,为逝者最后送别。
流经帕苏帕提寺前的巴格马提河发源于喜玛拉雅山,最终汇入到印度教圣河——恒河,尼泊尔人尊喜玛拉雅山为圣山,恒河为通往天堂的河,因此当死者火化后,把骨灰摆成“人体”的形状,放入巴格马提河水中,顺流逝去,预示着死者顺利踏上了升入天堂的路。
帕苏帕提寺分建于巴格马提河两岸,这座印度教神圣之地,禁止非印度教徒入内。因此我们这些凡俗子弟便只能隔河相望那金门重阁,烟雾缭绕的寺院建筑,或在对岸小庙群中观一些修行者打坐。
帕苏帕提寺是尼泊尔欢庆节日、举行宗教仪式的活动场所。每年二、三月的湿婆节期间,许多来自印度、孟加拉的教徒,千里迢迢云集湿婆神庙前,节日里神庙人山人海,妇女们身穿鲜艳沙丽,男人上穿黑色西服,下穿白色贴身裤,他们或颂歌于庙堂之内,或起舞于殿前,然后排队去圣河“圣浴”,在庙堂附近,还有不少留长发,蓄长须的苦行僧,他们身上涂着香灰,一丝不挂,盘腿坐在道边,人们熙来攘往,或拍照或惊瞥,他们却泰然处之。这一天按习俗还要给石雕湿婆神洗浴,寺庙为此要准备上千公斤的鲜奶和黄油。如此鲜美隆重洗浴,以示对湿婆神的虔敬。
帕坦——精致的艺术之城
在加德满都古城外,还有帕坦、巴德冈两座古老城池。这三座古城分别是马拉王朝三个王国(公元12到17世纪)的都城。
帕坦古城建于公元298年,是三个古都中历史最悠久的,也是古代商业中心及手工艺中心。砖红色是帕坦古城的主色调,质朴的红砖和深栗色的精制木雕,加上密集的寺庙和砖石佛塔,构成了古城独特的建筑风格。在帕坦闹市,甚至居民小巷,到处都有殿宇、舍利塔、石柱、神龛,每个建筑物的柱子、门窗上都刻满了神像、花鸟和神话故事。特别是窗棂的雕刻格外精美,据说一个熟练工匠,刻一扇窗户要用去半年时间。
这些古建筑的雕刻表现形式,大致可分为浮雕、镂空雕刻、立体圆雕和浅雕四种。屋顶的梁一般采用平直的素面木方,少有雕花;大量的雕刻集中于大门、门楣、斗拱、窗户、门边立柱、屋檐抬梁上。门楣斗拱大多以浮雕为主,镂空雕刻多用于窗户,支撑屋顶的圆柱以圆雕为主,浅雕更多地用来衬托主体雕像。木雕一般选硬木为原料,以核桃木和檀香木最为金贵,坚硬的木质才能使刻像保存长久。民居的木雕以原木色和深棕色为主,从雕花的繁复与否就可看出家庭的贫富。而皇宫和庙宇的雕刻,更多加以缤纷彩绘装饰。难怪帕坦素有“精致的艺术之城”美誉,1980年即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亚洲重点保护的18座古城之一。
在马拉王朝时代,帕坦居民大部分以建庙和手工艺为生,加德满都乃至尼泊尔各处的大小寺庙建筑,几乎都出自帕坦工匠之手。帕坦古城还孕育了尼泊尔一位著名工艺大师阿尼哥。据元史记载,阿尼哥原名八鲁布,出生在帕坦老街一个手工艺之家。公元1260年,元世祖忽必烈下令在西藏修建一座黄金塔。当时年仅17岁的阿尼哥应召率80名尼泊尔工匠赴藏,用两年时间建成了造型美观的黄金塔。阿尼哥的超群技艺大为元朝赏识,应邀到元大都受任。元世祖忽必烈亲自接见阿哥尼,并封他为主管建筑的“大司徒”。阿尼哥在中国勤奋工作了46年,参与设计和建造了不少元大都的建筑和寺庙,后来阿哥尼接受使命,要在北京建造一座风格鲜明的喇嘛教佛塔。他精心设计构思,并同中国工匠同心协作,用了8年时间建成了一座大白塔寺,这座悠久而凝丽的白塔至今仍伫立于阜成门内,为人们瞻仰和膜拜。
现在,帕坦古城居民仍大多从事着金、银、铜器打造与雕刻、绘画等工艺制作。帕坦民风淳朴,街巷间大小工艺品商铺鳞次栉比,是个游览购物的好去处。我徜徉在一条条古老街巷,雕刻艺术的海洋,除了对尼泊尔工匠的手艺惊叹以外,还有对这里古典艺术的折服。
博克拉——雪山湖泊之美
午后从加德满都去尼泊尔旅行的第二站——博克拉,路程200公里。没想到途中不仅车速缓慢,还多遇路障和哨卡盘查,车子又发生了故障,就这样走走停停,足足8个小时后,才摸黑住进了博克拉的蓝鸟饭店。这让我切身感到,交通便捷对于旅游何等重要!
第二天清晨5点即起身,乘车爬上雪山观景台,在灰蒙蒙的山雾中等待雪山日出那壮丽时刻。观景台上已挤满了人,最高处是那些专业摄影人和摄影发烧友,早就支好了“长枪短炮”,以下是各个旅行团的团友和散客们,有来自北京、上海、广东、香港、台湾的,大家操着不同方音,会聚在异国他乡的雪山下,真是天下华人一家亲。
天公非常作美。不一会儿工夫,东方已渐渐染红,强烈的红光把横列成排的几座雪峰尖顶映照成金红色,气势磅礴壮美,我只有抓紧时机,把这千载难逢的壮丽景致揽入镜头,也让我的人生之旅中多几分留恋与分享。
在这个世界上,每个角落都有日出,而能够观赏到世界最高极喜玛拉雅山脉的红日喷薄欲出,那应是人生弥足珍贵的时光。更何况博克拉正位于喜玛拉雅山脉南坡,气候温和,是观赏雪山日出的最佳位置。
 |
鱼尾雪峰依傍碧波荡漾的菲瓦湖。 |
太阳已经高高升起来了,映照在温柔宁静的博克拉小镇。它背靠海拔7960米高的“鱼尾雪峰”,依傍碧波荡漾的菲瓦湖,白天的时光,我们不必再慌忙赶路,而可以优哉游哉地去菲瓦湖泛舟,去小镇商街购物,如小镇居民一样,充分享受自在悠闲的时光,再把一些可心的物件买回,让我的尼泊尔之旅满载而归。
小船在悠悠的费娃湖上划荡,远眺金字塔般的鱼尾雪峰和安娜普娜雪峰,就像镶嵌在天幕上的美丽布景,湖风爽爽的,阳光暖暖的,身心和目光都沉浸在雪山碧水间,轻轻地飘荡……
我和同船的尼泊尔导游罗宾轻松地聊着天,这个27岁的小伙子淳朴腼腆,一说话先微笑。罗宾在加德满都学习了两年汉语,2002年去济南山东大学汉语专业进修了半年,虽然他的汉语词汇还很有限,但学习很虚心,为游客服务也尽心尽力。罗宾说,很希望再有机会去中国进修,他喜欢中国,他的意大利籍女朋友,也是在中国学习汉语时结识的,现在他们已分别半年,俩人都期盼着在中国相逢。
从博克拉返回加德满都时,我们乘坐了一架超小型飞机,只有18个座位。这真是一次高空观赏世界著名“雪山之国”和喜马拉雅山脉的良机。从资料中查看,世界上海拔8000米以上的高峰共有14座,尼泊尔境内有8座,7600米以上的雪峰50座,6000米以上的雪峰240座,3000-4000米左右的高峰更是数不胜数。这“富有”的资源,是世界任何一个国家都不能比拟的,因此尼泊尔拥有“雪山王国”美誉,当之无愧。
当飞机稳步升入高空,我依舷窗向外望去,连绵起伏的喜马拉雅山脉横现在面前,如冰塔玉墙、如冰峰列阵,绵延数里。那一簇簇利剑般的雪峰,飞泉似的冰川,衬托着苍天,无比磅礴壮丽!这时,我内心不由涌起一股冲动:是与世界最高山脉比肩同行的快感,是一睹地球最高峰巅之貌的激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