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能享受CEPA果实
徐晓燕
CEPA(《内地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启动。香港零关税产品专卖店在内地打开无数人的钱包。“两会”召开期间,本刊记者特别采录到6位香港工商界人士对CEPA影响及意义的评述。
香港新大中国际(集团)有限公司执行主席李大壮先生(全国政协委员):CEPA不仅对两地贸易发展有巨大的推动,也更便于香港吸引外来资金。
从税制的基础变化方面来说,来自香港的货品节省了七亿元左右的税收支出,这不是一个很大的数字,但是更大的意义在于,这让大家了解到:在香港做某一些产品,拿到内地市场销售,经过批准的话是可以享受零关税的,有利于降低成本,这可能会吸引一些外资或一些厂家来香港。比如高科技、高增值的产品,可以通过这个渠道来香港加工,所以我们觉得CEPA对于香港吸引外资是一个很优越的条件。
北京和香港的合作将实现互补互利,北京是中国经济、政治、文化中心,是环渤海经济圈的龙头,北京在内地城市中第三产业比重最大,超过60%。在华北经济融合过程中,最终会跟香港一样成为服务业为主的中心城市。香港作为一个成熟的市场经济体制,有与国际接轨的法律体制、严格的监管测试、透明度很高的市场管理制度,CEPA为加强北京服务业水平有很好的促进。此外,香港作为内地最大的外资来源,不仅为中国经济发展提供了经济、技术和管理经验,并逐渐跟内地结合,开拓市场,有利促进经济转型,发展高增值产业京港合作。
CEPA是两地合作的新机遇,北京和香港分别作为华北地区和珠江三角洲服务中心,地理和商业的优势很明显,很多跨国的公司都选择这两地开设办事处、总部,就是看到两地经济辐射面广,经营贸易、投资等方面的优势。CEPA为两地企业提供了非常难得的发展机会,对于想开拓北方市场的香港企业进入北京是最好的选择。北京市的人口消费力强,市场潜力大,还取得了2008年奥运会的主办权,留下很多的商机。北京许多企业发展速度很快,很快会成为世界的龙头大型企业,并且这些企业大多有意寻求海外上市,香港又是首选,最近有很多大型企业在香港上市,像中国人寿等公司。可以说香港的发展离不开内地经济的发展,内地经济发展又为香港经济发展增添很多新的活力,相信在CEPA的协调下,北京和香港的合作会更加密切,而且取得互补互利的双赢模式。
CEPA的实施,将会成为内地通过香港引资的效应。CEPA效应是双向的,可以吸引更多的外国企业通过香港到北京发展,北京企业也可以利用香港的金融优势和全球的商贸网络,以香港作为起点,走向世界。
全国政协常委、香港北京航空食品有限公司副董事长伍淑清(全国政协常委):机会就在眼前,未来发展关键在于港人自己把握。
CEPA消除了过去内地与香港经济合作间的一些障碍,促进了资金、人才、货物的流动,实现了内地与香港在经济领域间的互补互助,为内地与香港经济发展提供了一项制度性的保证。
在这新的机遇中,香港不同的群体会得到不同的发展机会,但无论是普通百姓、商家还是政府官员都需要新定位、新思维,充分利用中央给予的优惠政策,充分认识并利用内地快速发展带来的巨大商机。
目前,在经历了多年低迷之后,香港经济出现了令人欣喜的转机。在这关键时刻,香港各界应该把全部精力用在把握机遇、发展经济上。只有繁荣、稳定的香港才能吸引更多的外商,才能保持东方之珠的璀璨。
香港恒兴基立集团有限公司主席施祥鹏(全国政协委员)委员:内地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的实施,对香港经济的发展是一股巨大的推动力,体现了中央对香港的支持与爱护。
CEPA实施后,香港经济更显活力,不单是我,大多数香港人脸上的笑容都越来越多了。香港股市从8000多点升到了13000多点,春节期间零售业增长一成,楼价也在上涨,失业率则在下降。对于今年的发展,香港人十分乐观。港人有创新思想,有打拼精神,再加上祖国的支持,香港在经过金融危机等一系列事件的洗礼后,一定能焕发更加夺目的色彩。
据有关统计,大珠三角目前的经济总量超过三千亿美元,是中国经济实力最强、发展速度最快、发展水平最高的地区;大珠三角在港口、航运方面的能力也是世界一流的,可以联手打造亚洲的物流中心;大珠三角又是世界独一无二的"一国两制"交汇区,大珠三角又是风格齐全、最有特色的旅游区,可以设计出在中国和世界具有独特风格的旅游产品;这里可以同时成为葡语系、英语系国家进入中国市场的通道,发展种类繁多齐全的产业,这些都对世界投资者和旅游者有特殊的吸引力。从区域经济的前景看,大珠三角的优势无论在亚洲还是在全世界都将是一流的,CEPA的签署,使大珠三角在发展中将成为世界经济最繁荣、最具活力的地区之一。如果以"大珠三角"为区域核心,辐射闽、赣、湘、桂、琼、川、滇、黔等省区形成"泛珠三角",将极大地拓宽珠三角发展空间,显现出无穷的生命力,涌现无限商机。
大珠三角各方已经有了很不错的合作基础,如果将合作机制化、常设化,大珠三角不仅在亚洲是一流的,在世界区域经济也将有一席之地。
香港仲良(集团)董事长蒋丽芸(全国政协委员):不同时期的发展目标或许不同,但港人一定要发挥讲求实效、善于应变的特点,积极进取,把握商机。
CEPA对于内地和香港是双赢的,例如在专业人士和商业零售业的交流和合作方面,对香港很多人都很有好处,因为多了一些发展的空间。比如,专业人士前一段时间进入到了内地,而零售业也可以去内地开一些小的商铺,这都是不错的进步。
不过,在制造业方面覆盖的范围比较窄一点。香港有食品业的朋友就提出为什么没有把食品包括在CEPA里面,食品业很多制造基地都在香港,他们希望起码能够进入到广东市场。
香港新世界集团董事总经理郑家纯(全国政协委员):香港必须抓紧与内地有关部门通力合作,互惠互利,结合内地的生产优势,共同向国际市场进军。
国家战略机遇也是香港的机遇。内地经济快速增长将会拉动香港经济发展,使香港分享国家战略机遇期发展的成果。
2007年世贸协定将在内地全面落实,香港将面对国际挑战。未来3年对香港经济发展将起到决定性作用,港人要紧抓机遇,共创繁荣。
如果只为确认一方的资格,只让一方进入对方市场是不公平的,对促进互利发展没有好处。希望香港与内地抱着互利的目标,创造双赢。香港要求内地开放专才市场,自己也要向内地开放专才市场,这才是互利。
香港经贸商会会长李秀恒先生(全国政协委员):CEPA的好处是立竿见影的。
对于商家来说,是一个很受鼓舞的情况,因为内地市场那么大,有很大吸引力,香港的资金特别丰厚,但现在最主要的问题就是资金没有出路。以内地那么大的市场来说,希望CEPA能增加更多投资的机会。
小资料
*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在短短的半年多时间里,中央出台了《内地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CEPA)、开放内地部分城市居民赴港个人游、允许香港银行开办个人人民币业务等多项强劲支持香港经济的政策;启动了包括兴建西部通道在内的多项改善深港通关条件的措施;原则同意兴建珠港澳大桥、广深港高速铁路等跨境大型基建项目;推动粤港、沪港、京港之间开展更广泛、更深入的合作。
*CEPA联合指导委员会内地方面负责人、商务部副部长安民如是说:
CEPA的落实情况顺利而健康,香港工业贸易署已经受理了二百多项货物贸易零关税的申请,也受理和批准了一百多项服务贸易界定的证明文件,CEPA六个附件所规定的内容能合法地进行。
CEPA不是一次性的菜单,而是科学、制度化、充满活力的协议。在内地与香港现有的资格互认磋商成果的基础上,有关部门将加快工作节奏,力争早日取得更大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