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9月
你现在位置: 首页 > 今日视点 >

今日视点


因为奥运,所以时尚

/章开元

今天的体育,早已不是古时的那种单调而寒酸的单纯体能竞技比赛了,它在100多年前就和人类的其他活动融为一体并互为影响。随着时光的向前流动和人类对自然及生存状态的进一步了解,为体育增添了难以想像的内容以及不可限量的施展空间。就此,与之相关的名人诞生了,与之相关的经济诞生了,与之相关的时尚也诞生了——一切都在一个悠久而伟大的名字下集合起来并得到了空前的发扬,这个名字就叫——奥林匹克。

给时尚一个场所

由泳装演变而来的夏季女装。

源于古希腊,复兴于法国,成就于全世界人民的簇拥与崇拜,今天的奥林匹克运动会,已是世界上最大规模的文化盛会和时尚表演场所,每个国家都要借这个国际舞台刻意表现自己。然而,因为任何国家的形象体现最终需要由人以及人所设计的物来完成。所以,参加奥运会的人吃什么穿什么,他们的行为举止如何就不免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1896年的4月,第一届现代奥运会在法国人顾拜旦的积极倡议下总算如期举行了。地点选在古代奥林匹克运动的发祥地希腊的雅典。尽管这是一届举办得相当仓促和拮据的奥运会,但它是一个伟大的开端,这个开端不光产生了“更快、更高、更强”的奥林匹克精神,还捧出了出色的运动员,造就出了一种真正意义上的、经久不衰的奥运时尚。

虽然还不能说没有奥运会就没有时尚,但奥运会肯定为“时尚”这两个字增添了以往所不具备的内容——北欧挪威人和地处太平洋岛屿的波利尼西亚人对时尚的理解可能会永远地不一样,但他们对奥运会选手成绩的评判和对奥运精神的理解当无二致。地处不同地域的人们对同一种东西的追求与企盼实际上就是一种时尚,一种许多人在不经意中参与的,并且无法阻挡的时尚。

奥运不光赋予了现代人类公平竞争的意识,还给与了我们互相之间展示美的勇气和最适当的场所。试想一下,如果没有希腊的古代奥运时尚作为原始的铺衬,有谁会在100多年前的大庭广众之中穿得那么少呢?当时的欧洲上流社会是女的长裙拖地,男的则是礼服礼帽一应俱全;别说在众人面前露胳膊露腿,就是在公众场合不戴手套也会被认为是极为失礼的举动。奥运会所造就的时尚改变了这一切,它使贵族走下台阶,让平民步入殿堂。

地处欧洲南部的意大利在两千年前深受古希腊文明的影响,这个影响一直伴随着罗马帝国走完了它长达几百年的光辉历程。古希腊人崇尚男人肌肉的健美和女性人体的优雅,罗马亦然。再加上那儿要比欧洲的西部和北部暖和得多,所以,穿着轻薄与暴露四肢是那里几千年以来延续下来的传统。这些自然条件所造就的传统在今天看来已不足为奇,但在一百年前举行的奥运会上的确称得上是一场革命。

属于昔日的时尚

最初的奥运会贵族化倾向相当严重,除了田径项目对服装的要求比较简单外,击剑、马术、射击和许多球类运动以及裁判对服装的要求都很挑剔,一般人无法负担。尽管诸如田径、游泳、舢板这类的体育项目只需要穿简单服装的即可应付,但在那个没有尼龙和其他任何化纤产品的时代,也足以让那些精明的组织者和参赛者为穿什么衣服出场伤透脑筋。

在奥运服装里,马术和击剑的服装毫无疑问是最讲究和最昂贵的行头。这些服装几乎清一色地产自于英国和法国的制衣世家,连意大利和德国货够不上一流品牌,美国货更是提也别提。有关运动的器材也大致是如此。跟现在一样,所有参赛人员的鞋一直特有讲究,骑马穿的长筒靴是最高贵的脚下物,一双马术靴的价钱恨不得顶20双普通老百姓穿的皮鞋或者是100双帆布鞋。

头几届奥运会田径运动员脚上穿的跑鞋要用现在的眼光来衡量的话,也就是几年前咱们解放军战士脚上穿的那种胶底帆布面的“解放鞋”水平,不过在100年前能有这么一双鞋就真的很走运了。

著名的运动品牌一直到20世纪30年代还没有正经出现。最早声称在奥运会上有所作为的体育用品制造厂家为德国的阿迪达斯运动鞋公司。这家公司声称在1936年柏林奥运会上,美国运动员杰西·欧文斯夺取4枚金牌的是因为穿了阿迪达斯牌运动鞋。尽管事后欧文斯本人从没有公开宣称这双出自于德国工匠之手的运动鞋是他取胜的条件,但精明的德国人却不肯轻易放过这个宣传自己产品的大好机会。此时,奥运会的商机才刚刚展露,那些有实力国家的运动员们已经开始在自己的运动服装上面下些本钱了。无奈当时人类的传媒技术相当落后,对于视觉享受来说,别说彩色的,即便是黑白的也相当不易。鉴于印染条件的限制,当时奥运明星的运动服装远不如现在的绚丽多彩,样式也极为单调。尤其是对田径运动员来讲,本来在服装上所能选择的空间就有限,通常只能在细节上有些微小的点缀。

紧紧巴巴的时尚

到了1936年的柏林奥运会时,一个运动服装史上的“伟大转折点”才勉强来到。

处于二战前夜的德国为了在全世界面前展示它的“光辉形象”,德国人为在柏林举办的第11届奥运会斥资3000万美元。德国体育代表队在这次精心准备的奥运会上拿到了89块奖牌,其中金牌33块,位居世界第一。但是,最让德国人赚足了面子的事不光是在本届奥运会上获得的骄人成绩,还有那些身着剪裁得体质地讲究运动服装的德国运动员。在此,人们不得不遗憾地承认:早期的运动会在很大程度上是一场富人的聚会,不难设想,只有那些衣食不愁的人才会有闲钱置办平时派不上多大用场的运动服装。此时战争的乌云已经开始笼罩在欧洲的上空,善良的人们有闲工夫打扮自己的时日已屈指可数。自此次奥运会之后,一直到1948年人们才盼来了下一个奥运会。

14届奥运会在战后到处破砖烂瓦的伦敦举行。虽然第二次世界大战已经结束了两年多,但无论是胜者还是败者还都没有从那场浩劫中缓过劲儿来。不知道到底有多少优秀运动员已经永远无法再回到他们熟悉的赛场,也不知道英国政府为举办此次奥运会在幕后进行了多大的努力;反正从举办当局号召参赛的各国代表队尽量从本国多带食品这一条,就不难猜想当时的物质条件有多差。反正鸡蛋是没有的,新鲜蔬菜是没有的,水果也是没有的;至于像样的运动服则是“自己看着办”。类似于这样“紧紧巴巴”的奥运会一直持续到上一世纪的60年代初。

走向普通人的奥运时尚

体育用品博览会上的运动时装颇受青年人青睐。

到了1964年在日本东京举办第18届奥运会的时候情况才算有了改观。整个世界此时已从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缓过劲儿来,正处于一个比较富裕和彩色视觉时代的前夜。适合制作运动服装的新材料也层出不穷,此时,人们对运动服装也开始有了新的理解,认为它是一种时髦,一种区别于一般服装的,更前卫、更青春、更能招徕异性眼光的时尚。自那个时候起,身着运动服的各个年龄层次的人开始在世界的大街小巷中出现,一个因奥运会所制造出来的准全球化的时尚,无声无息地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热爱体育或者不爱体育但爱赶时髦的人们。奥运时尚不都是来自于官方的“创意”,有相当一部分有赖于民间的迎合与发挥。随着人类物质文明的发展,世界上大多数地区的人们已有能力购买和体育相关的服装和器材并从事各种各样的体育活动。

尽管不能认定东京奥运会是奥运新时尚的开端,但由于它是第一次在亚洲举办的奥运会,而亚洲又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地区。所以这届奥运会给地球上的“另一人群”带来的清新之风是历久难忘的。

东京奥运会以后,这个每4年一次的体育盛会无奈地走上了一条奢华的道路,它几乎成了“烧钱”的场所;一个充满媒体硝烟的战场,一个世界上最大规模的狂欢节。这一趋势自上个世纪的最后一个10年开始有愈演愈烈的趋势。世界各大体育用品生产厂家铆足了劲,绞尽脑汁设计出无论是在式样上还是在功能上都堪称完美和时尚化的体育服装及器材。尽管价格昂贵,但无法阻止那些追求体育时尚的人们把手一次次伸向自己的腰包。从东京到纽约,从奥斯陆到巴黎的体育用品商店里,男的女的,老的少的,摩肩接踵。100美元一双的气垫运动鞋;350美元一身的名牌运动服;200美元一只的网球拍;绣着各种文字的棒球帽和原来只有登山人才背的双肩背包,畅销得一塌糊涂。

虽然我们在个一般词典上不易找到奥运时装一词,但可以说世界上的任何一款时装都有可能和奥运有关,因为在今天的奥运会上你可以找到来自于世界上任何一个角落的人,而这个人肯定穿着他认为最好或最有代表性的衣服来参加奥运盛会。

-+-+-+-+-+-+-+-+-+-+-+-+-+-+-+-+-+-+-+-+-+-+-+-+-+-+-+-+-+-+-+-+-+-+-+-+-+-+-+-+-+--+-+-+
返回页首

地址:北京百万庄路24号,100037
电话:(101)68996346 68326086
网址: www.chinatoday.com.cn
E-mail: news@chinatoday.com.cn
今日中国杂志社中文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