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7月
你现在位置: 首页 > 中国各地 >

中国各地
火车头牵引的“北京速度”(下)
中国特大型有色金属集团


中国特大型有色金属集团

——白银有色金属公司

氟化盐厂区

在黄河上游,甘肃省的中部,有座新兴的工业城市白银,白银有色金属公司就坐落在其境内。这是中国最早建设的大型铜硫联合企业,中国20世纪50年代西部开发的标志性工程,白银市“铜城”的美誉也因白银公司而来。

白银有色金属公司1954年建厂,1960年铜硫生产系统建成投产,铜硫产值和利税曾连续18年居全国同行业之首,为我国经济建设和有色金属工业的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白银有色金属公司作为中国特大型多品种有色金属综合生产基地,近半个世纪以来,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高度重视,邓小平、李富春、薄一波、江泽民、朱镕基等中央领导先后亲临白银公司视察,直接关心公司的建设和发展。经过国家“一五”(1953-1957)、“七五”(1986-1990)、“八五”(1991-1995)重点项目建设,白银有色金属公司已经发展成为集采矿、选矿、冶炼、加工、化工、科研和内外贸易于一体,铜、铝、铅、锌、硫综合发展的有色金属集团型企业。

企业拥有资产总额80.24亿元,占地1929万平方米,各类设备17616台(套),装机容量22.3万千瓦,生产销售铜铝铅锌及加工材料,锌基合金、铅基合金、贵金属制品、硫酸、选矿药剂、氟化盐等40多个品种。具备年产铜、铝、铅、锌四种有色金属31万吨、有色金属加工材5.65万吨、黄金3000公斤、白银100吨、硫酸48万吨、选矿药剂7900吨、氟化盐产品4.2万吨的生产能力。到2002年底,已累计生产铜铝铅锌四种有色金属366万吨,累计实现利税54亿元。

叫得响的名牌

白银有色金属公司的主要产品全部按国际标准生产,并通过ISO9002系列质量体系认证。

白银有色金属公司的“红鹭”、“白银”牌商标已经取得国家著名商标资格。“红鹭”牌铅锭、锌锭已在伦敦金属交易所LME注册,“红鹭”牌铝锭、阴极铜和银锭的LME注册即将完成。“红鹭”、“白银”牌商标的38种产品获得国家、省、部优质产品称号,铜铝铅锌等主导产品,经国家和省级技术监督部门质量抽查,合格率达到100%,不仅在国内畅销,部分产品还远销美国、日本、澳大利亚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铅、锌出口占产量的40%以上,出口创汇额占公司销售总收入的15%以上。

高素质的专业技术人员队伍

白银有色金属公司推行以人为本的现代企业管理理念。全公司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人员有872名,中级专业技术职称人员2658人。其中从事科研开发的工程技术人员近600人,还建立了白银有色矿冶硕士、博士研究生实习工作站。白银有色金属公司坚持人力资源开发建设与科研生产一体化的协调发展,从体制上、组织上、资源上保证了科学技术研究工作围绕生产经营需要开展,把解决生产难题、进行科研开发作为科研工作的主课题,与国内外多家高等院校和科研单位开展联合攻关,培养一大批具有较高科研水平和丰富实践经验的专业技术人员,

不断创新,与国际接轨   

1981年以来,白银有色金属公司共获得国家、省、部级科技进步奖188项。白银炼铜法获国家发明二等奖;白银熔池富氧炼铜、超薄铜箔、湿式钙法处理低浓度二氧化硫烟气分别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二、三等奖。

50年代建成的铜冶炼系统,经过多次技术改造,采用由自己公司独创、命名并荣获国家发明二等奖的“白银炼铜法”熔池炼铜,该工艺具有国内先进水平。上世纪80年代建设的西北铅锌冶炼厂、白银铝厂,采用了大量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新工艺、新技术和新设备。其中,电解铝工艺吸收了国内外成熟的先进技术,采用了予焙阳极电解槽、电子计算机系统控制、铝锭铸造自动流水线等新的技术工艺;锌系统采用代表世界先进水平的锌精矿高温沸腾焙烧、高温高酸浸出及黄钾铁矾法处理工艺,主要工艺设备从日本、德国、瑞典引进;铅系统采用从德国引进的直接炼铅工艺及设备。

白银有色金属公司在不断扩大生产经营规模的同时,致力于环保改造与建设,采用了双转双吸工艺进行尾气制酸,并引进了具有国际水平的酸泵和酸冷却器代替排管式冷却装置;铝电解用密闭排烟结构和氧化铝干法吸附烟气中氟化氢气体;石油焦煅烧采用了引进的回转窑无燃料煅烧技术;阳极焙烧炉的烟气采用沉降—苛性钠洗涤—电收尘三级净化处理,都达到了国家环保要求。公司通过技术创新,设备更新,打造经济增长点,为实现跨越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继往开来,再创辉煌

矿山井下巷道。

白银有色金属公司50年代完成了第一次创业,又完成了以白银铝厂、西北铅锌冶炼厂和厂坝铅锌矿建设为标志的第二次创业。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公司开始了以改革发展为主题的第三次创业,提出了“抢抓机遇、加快发展、改革图强、重塑形象、三次创业、再创辉煌”的新举措,全面实施六大战略,搭建企业快速发展平台。

制度创新战略:进行公司制改造、全面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组建集团公司,加快生产经营业务重组,重点发展矿产资源开发和有色金属深加工,采取并购、重组、破产等战略手段,引入多种经济成分,实现股权多元化以及着力进行管理制度创新。

企业重组主导战略:以生产经营业务重组和资产重组为核心,积极实施品牌工程,多渠道发展服务业,加快优良资产或优势生产经营业务的发展,实现在主导产业上形成突破性进展,进一步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

技术创新支撑战略:建立健全技术创新体系,积极寻求多种方式的技术创新合作,争取国家对重大科技开发项目的支持,力争在关键性技术领域,形成一批具有行业领先地位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和新产品。

人力资源开发战略: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体制,建立一套适应市场经济新形势下的人力资源开发、利用与管理机制,建立以公司技术中心为主体,硬件设备先进,软件配置齐全,人员水平较高的技术创新基地、科研基地、实验基地和人才培训基地。

市场营销战略:在充分利用西部地区的资源优势,增强市场竞争能力的基础上,加大培养、选拔、引进营销人才的力度,加强营销队伍的建设,转变营销人员的观念,强化研究市场、开拓市场的职能,进一步提高产品的市场占有率,为公司主导产品打入国际市场开辟通道,使白银有色金属公司成为一个面向国际市场的经济实体和竞争主体。

企业文化保障战略:全面建设适应现代企业制度要求的企业文化体系,以“继承与创新”并举为思路,以“以德治厂”,增强公司的凝聚力、创新力、竞争力。

通过制度创新,建立以资本为纽带的内部管理关系,完善公司和各子公司的法人治理结构,形成有效的竞争、激励和约束机制,发挥各子公司自主性及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企业素质和竞争实力,使各子公司逐步走上良性发展道路;通过技术创新,提高有色金属冶炼技术装备水平和资源的综合利用水平,开发出科技含量和附加值高的市场前景广阔的产品;通过管理创新,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生产成本和管理费用,提高产品质量,建立符合现代企业制度和适应市场竞争要求的管理体制。“十五” 期间(2001-2005年),使集团公司铜铅锌铝四种有色产品产量达到50万吨,年销售收入达到50亿元,实现利税5亿元。增强技术创新能力,形成高新技术产业化。科技成果转化率达到50%以上,新产品及深加工产品产值达到工业总产值的30%以上。最终使白银有色金属公司发展成为跨行业、跨地区、科工贸一体化的特大型国际化集团企业。

 

-+-+-+-+-+-+-+-+-+-+-+-+-+-+-+-+-+-+-+-+-+-+-+-+-+-+-+-+-+-+-+-+-+-+-+-+-+-+-+-+-+--+-+-+
返回页首

地址:北京百万庄路24号,100037
电话:(101)68996346 68326086
网址: www.chinatoday.com.cn
E-mail: news@chinatoday.com.cn
今日中国杂志社中文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