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6月
你现在位置: 首页 > 今日视点 >

今日视点


慈善,在中华大地播撒阳光

/  刘东平

 

“再没有心的沙漠,再没有爱的荒原……

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中国著名歌星韦唯的一曲《爱的奉献》,曾唤起多少中华儿女情感的共鸣,感动了多少充满爱意的心灵。

如今,在大江南北,中华大地,“爱的奉献”正成为千千万万中华儿女的良知和行动,古老而年轻的中华慈善事业,正以燎原之势兴起,呈现勃勃生机。              

慈善春风吹过大地

1994年,中华慈善总会和上海慈善总会率先在北京和上海成立后,像一股春风在大地吹过,广州、天津、南京等许多城市都相继成立起了慈善组织和机构,并举办了一批大规模的、社会反响大的慈善工程和项目。经过了8年发展到现今,中国已成立慈善机构和组织达到140多家,这个数字还呈不断增长趋势。截至2002年底,仅中华慈善总会累计募集的钱款就达12亿元,上海慈善总会累计募集资金3.4亿元。 中华慈善大行动,正在救灾济困、扶贫助教、帮残助孤、安老治救等方面发挥着令人瞩目的积极作用。

在中国’98特大洪涝灾害中,以中华慈善总会为龙头的慈善团体发动组织了空前规模的赈灾募捐活动,中华慈善总会共接受了10多万笔全国各地的汇款,达3亿多元,救灾物资价值3亿多元,并与中央电视台共同举办了“我们万众一心”大型现场直播电视义演晚会,震憾了全国人民的心,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万众一心的强大气势。

面对中国西部干旱区还有1000多万人饮用水极度困难的状况,2001年全国妇联中国妇女基金会提出了关注西部、关注贫困、关注缺水地区的妇女儿童的口号,在中国西部干旱缺水区开展了以解决农村饮水困难为主题的“大地之爱·母亲水窖”项目。向社会筹集善款,为西北缺水区捐修混凝土构造的积蓄雨水的水窖。截至2002年底,这个项目已覆盖了全国20多个省市自治区的贫困地区,修建雨水积蓄水窖近8万处,农村集中供水工程1000多处,受益人口超过70万。实实在在为贫困地区的群众谋了福利。

在全国各地的慈善活动中,中国第一大城市上海的慈善活动最为成效显著。上海慈善总会8年共募集了善款3.4亿元,其中3成来自海外,用于各种慈善项目的资金接近2亿元,直接受益的困难市民达1.3万户。上海慈善基金会还先后设立了中华慈善教育基金等14个慈善助学专项基金,资助金额达2000万元人民币,受助学生近万人,并培训残疾、下岗失业及重病症患者3万人次。

在近段时期中国各地区突发的非典疫情中,社会慈善捐助也发挥着积极作用。据不完全统计,截止到4月底,全国各慈善团体和机构已收到社会各界捐助现金5733.2万元,接收折合人民币1478万元的药品和保健品。这些钱物已分别用于慰问防治一线的医务人员及其家属;支援直接从事防治工作的医疗和科研机构;资助"非典"患者中的困难家庭,为城乡困难人群购置卫生防疫用品,防止疫情传播。香港中华总商会捐赠300万港元,以支持内地和香港的医学研究机构进行防治"非典"的工作。 

不少知名企业也慷慨解囊,以支持抗击非典。中国联想控股有限公司及其下属子公司联想集团有限公司、神州数码控股有限公司联合捐赠1000万元人民币,慰问在救治非典病人第一线的全体医护人员。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还向卫生部捐赠300万元,以设立非典医疗研究奖金。

慈善,正在祖国辽阔大地上,播撒温暖的阳光,播撒春天的希望。

台港澳侨慈善军团,先声夺人

台湾慈济骨髓捐赠中心带来的由台胞捐赠的骨髓,挽救了两位成都白血病患者的生命。

在近年中华慈善事业蓬勃兴起之中,港澳台同胞和海外侨胞热心参与,慷慨解囊,为自己的祖国和同胞做出了爱的奉献。8年来,总会共筹集善款近12亿元,其中50%来自海外,港澳台同胞的捐款占10%多。

同时,中华慈善总会也通过各种形式,先后与香港世界宣明会、香港光华功德会总会、香港关怀行动委员会、台湾佛教慈济慈善事业基金会、国际无国界医生组织、美国桥梁基金会、瑞典希望之星、荷兰佛勒格兰基金会等慈善机构密切沟通,在紧急救援、扶贫救济、助学助教、助医助残、扶幼救孤等方面进行了30多个项目的合作。

去年8月,福建省慈善总会成立。仅几个月功夫,海内外各界人士认捐了1500多万元人民币,其中侨胞、港澳同胞认捐970万元,成为福建慈善的主力军。

闽籍海外华侨华人、港澳同胞素有浓烈的慈善爱心,许多人不仅在东南亚各地的狮子会、慈举公所、福利会等慈善机构任骨干领导,为当地社会兴办大量慈善项目,还情系家乡八闽,改革开放以来捐资83亿元兴办家乡社会公益事业。

在福建慈善总会的排名榜上,捐款50万元以上的人士,清一色都是侨港澳同胞。其中,金源集团董事局主席黄如论先生新近在家乡连江认养了7个孤儿,又向福建省慈善总会捐资150万元,此前黄先生还在家乡建中学、博物馆等,捐赠超过3000万元,香港联泰国际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守仁、世茂集团控股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许荣茂分别捐款120万和150万元。

台湾的民间慈善机构“慈济慈善事业基金会”,在大陆颇有名声。他们自1991年起和祖国大陆密切联系,先后在大陆19个省市自治区开展了救灾、援建、骨髓捐赠活动。

1993年湖南洪灾、1994年华南洪灾、1995年辽宁水灾和青海雪灾,1998年长江特大洪涝灾害,都能看到慈济人捐助救灾,支援灾区重建的身影。

现慈济基金会已在祖国大陆捐建了13所慈济爱幼中心和8所学校,在甘肃、宁夏实施捐建蓄水窖计划,还成功为31位祖国大陆的白血病患者捐赠了骨髓,76名台胞参与其中。

在北京人民医院,当来自台湾的骨髓血送到病人床前时,动人的歌声在病房唱起,

“我的快乐,来自你的笑声,

而你如果流泪,我会比你更心疼。

因为我们是一家人。

彼此相依,相信,因为我们是一家人……”

这真诚的善举,真诚的歌声,体现着海峡两岸割不断的血脉浓情。

正如台湾慈济慈善事业基金会创办人释证严先生所言:“在关爱他人、共造善行的契机里,提升两岸人民的情谊,增进彼此的交流。” 

志愿者,一支慈善生力军

乡村小学学生与援教志愿者依依惜别。

慈善,这一全面服务社会的高尚事业,今天已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也越来越吸引社会各界的广泛参与。尤其是千千万万的志愿者,正在以各种方式投身慈善事业。

“我承诺:尽己所能,不计报酬,帮助他人,服务社会。”这是一位23岁的女志愿者何珊在即将奔赴支教前线发出的志愿誓言。这也是千千万万志愿者共同的誓言。据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统计,目前中国已有8000多万名志愿者。

在诸多慈善志愿服务项目中,仅报名参加青年志愿者扶贫接力计划的城市青年,从1996年至今累计达20万名,其中已选派出13000多名,援助了211个扶贫重点县。目前,还有3500多名青年志愿者正在中西部贫困地区开展基础教育、医疗卫生、农业科技推广等服务和援助,另外还有240多万名志愿者为40多万老年人提供了超过2800万小时的卫生保健、法律援助、生活照料等帮助服务。

中国青年志愿者服务金奖获得者李泓霖,是众多志愿者中的典型。这个1968年出生在广东农村的青年,自深圳师专毕业后,在深圳几所小学担任过教师和大队辅导员。1997年他加入了深圳义工联合会,把他的双休日全给了深圳社会福利中心那些被父母遗弃的孩子们。这些孩子特别渴望有人关爱,同人交流,李泓霖教他们唱歌、做游戏、学英语,很受孩子们的喜爱,他也从中感受到了做一个义工的快乐,体会到了这样一句话:“送人玫瑰,手有余香。”1998年,他又以优异表现,在深圳招募首批青年志愿者到贵州贫困山区进行扶贫支教的3000多名应征者中脱颖而出,来到贵州威远镇中学任教。这期间他出色完成了教学工作,还尽自己所能捐资助贫助困。以有想法,干实事赢得了学校的赞誉,被任命为副校长。李泓霖说:“我不是很富有的人,但看到山区那些贫困家庭,自己就觉得心里难受,总觉得自己应该为他们做点什么。”在威远支教一年间,他花费6000元,为困难学生购买文具、交学费,资助两个孩子上完初中。一年下来,他捐助的钱物在一万元以上。2002年3月,他又光荣地成为全国招募的5名志愿者之一,远赴海外实施志愿服务项目。

如今,无论是在城市社区,在西部农村,在抢险救灾的关头,在紧急救助的现场,在义卖义演的街头舞台,在失学青少年、残疾人、下岗职工、孤儿寡老等需要帮助的地方,到处都可以看见志愿者付出与奉献的身影。一批著名歌唱家、画家、书法家、作家、律师等,也志愿为慈善事业服务,各地的慈善志愿者行动如火如荼。

志愿服务的队伍,已成为社会慈善事业广泛开展的一支重要力量,更重要的是“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和慈善意识,正在中国大地上广为传播,日益深入人心。 

普及慈善意识,传播慈善文化

关爱艾滋病人的形象大使、著名演员濮存昕在宣传预防艾滋病的知识。

中华民族是一个热情仁爱、乐善好施的民族。慈善仁爱的思想理念自古有之,源远流长。春秋战国时代的孔子云:“仁者,莫大于爱心。”墨子云:“爱无差等,远施周遍。” 唐代文学家韩愈也曾说过:“博爱是为仁。”宋朝理学大师朱熹也说过“仁心,爱人之心也”。

但在建国后的几十年中,由于体制原因,救灾扶贫等福利工作都由政府统管,社会慈善事业基本上处于空白,人们形成了依赖政府的观念。

随着近年慈善事业的不断发展,各种慈善活动在城市、乡村广泛持续地进行,社会的慈善概念正逐渐普及,公民的慈善意识也有所提高。据北京青年报最近在京沪穗三地的一项调查显示,目前已有九成公众为灾区或需要救济的失学儿童捐献过财物。公众捐赠钱物时最大的想法是“尽自己的能力帮助弱者”。而日常公众最常参与的慈善活动是购买福利彩票,在诸多慈善项目中,对失学儿童的捐资助学成为最吸引公众捐款热情的慈善项目。

在普及慈善意识,传播慈善文化的过程中,一些具有社会影响力的著名演员和文艺家,身体力行,开风气之先,为推进慈善事业起了积极的带动作用。

著名话剧演员濮存昕,义务担当了关爱艾滋病人的形象宣传大使,他走访艾滋病人的家庭,和他们聊天,一起包饺子,给他们留下了慰问金。濮存昕的爱心和善举,广为百姓赞誉,他因此被评选为中央电视台2002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一。   

著名相声演员牛群创建的“牛群特教学校”,身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形象大使的著名影星巩俐欣然担任特教学校第一名誉校长;冯巩、赵本山、谢小东、桑兰等一批名人也纷纷为特教学校捐款题字,目前学校已收到的捐款达500多万元。     

慈善,呼唤法律保障与法律监督

中国的慈善事业目前虽大有发展,但基础仍很薄弱。与一些经济发达国家的慈善业相比,仍处于起步阶段;以中国高速增长的经济发展速度相比,也处于明显滞后状态。首先从慈善机构的数量来看,中国目前的慈善公益组织有100多个,而美国1998年豁免税收减免的慈善公益机构就有120万个,而且中国大多数慈善机构属官办,难以真正发挥民间慈善组织的威力。

中国慈善机构动员慈善资源的能力还远远不够。1998年美国慈善机构掌握的资金总额为6214亿美元,相当于美国国民生产总值的9%,而中国的同一指标不到0.1%。

再有公民的慈善意识、捐赠意识还远不尽人意。这与目前国家和公众还不很富裕有直接关系,改变这一状况尚需时间。

中国慈善事业重新起步的时间毕竟不长,尚缺乏比较完备的系统的法律规范。特别是这两年爆出的一些事件,比如“希望工程”违规投资事件;云南“中国妈妈”胡曼丽,在收养孤儿、私人创办儿童村后,违规使用社会捐赠善款,购买私宅并送女儿出国留学事件;文艺界张俊以打着举办慈善义演的旗号,骗取亿万善款,肆意挥霍被绳之以法的案件等等,引起了海内外许多人士的震惊,由此也引发了人们对于提高慈善资金管理运作透明度与强化社会监督机制的问题的高度关注。

这些事件的发生使善良的中国人对慈善事业的信心再次受到挑战,不少中国普通百姓表示,“我们感到善心遭到亵渎。”据一项调查显示,有80.9%的人希望“募捐组织账目透明,向公众公开”;美国卡耐基基金会主席曾说:“慈善事业要有玻璃做的口袋。”这个玻璃口袋,就是说慈善口袋里有多少钱,做什么事情,要透明到像玻璃一样,人人都可以看见。

因为非赢利的慈善组织,运营的是公众的信任。做慈善事业,仅有彼此信任远远不够,法律和制度的规范才是根本保障,哪怕是从事一份富有感情的事业。

人们呼吁,社会公益团体如希望工程、慈善基金会等接受社会捐赠的机构,必须接受社会监督,它的财产、管理投向等应该是公开的,透明的,必须要依靠法制的手段而不是人们的爱心自律精神来维持。只有有效的监督才能赢得捐款者充分信任。应建立对慈善机构的监督机制,保证慈善事业的透明度和公众信任度。

青年志愿者在清除城市垃圾。

中国于1999年颁发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公益事业捐赠法》。然而现实中由于有关捐赠方面的法律、法规配套还不完善,捐赠工作中还存在着许多不尽人意的问题,诸如受赠主体上的混乱,捐赠财产用途的任意改变;捐赠人拒不履行捐赠协议等。不一而足。有识之士呼吁,要完善有关法律法规,规范捐赠活动,鼓励捐赠,切实保护捐赠人、受赠人和受益人的合法权益,从而使捐赠活动得到国家法律的切实保障。当前应加强宣传《捐赠法》,增强全民依法捐赠的意识。

中华慈善总会会长范宝俊多次强调说:“目前中国还没有专门规范慈善公益组织实体内容的法规条款或行政文件,如慈善公益组织制度、财务制度以及机构的活动领域,如募捐善款、救助项目开发等方面都缺乏相应的法规依据。国家应尽快填补这些法律空白,参照西方国家惯例,在政策上对慈善事业有所倾斜,利用税收杠杆,通过对慈善公益捐献减免税收,开征遗产税、所得税、赠与税乃至消费税等,以实现对公益慈善事业的税收照顾和优惠。”

    我们相信,国家和民众一心,海内和海外共同协力,中华慈善的春天将更加明媚,中华慈善的阳光将温暖祖国大地的每一个角落!

资料

中华慈善总会实施的慈善项目

一、 微笑列车:自1995年开始,中华慈善总会推出唇腭裂矫治工程,对贫困地区的孤残儿童实施矫治手术。该项目受到美国、瑞典以及我国香港地区许多慈善机构的热烈响应,后与美国“微笑列车”慈善项目正式合作,目前,全国有106所医院成为“微笑列车”定点医院,已为全国23000名贫困孤残唇腭裂患者实施了手术。

二、 雨水集蓄工程:为帮助西部贫困地区最大限度地利用雨水,缓解缺水状况,中华慈善总会从1997年开始实施雨水积蓄工程,发动社会捐款,为甘肃极度缺水地区的贫困户修水窖、集雨水,该项目得到港台以及国外一些慈善组织的支持。到2001年底,雨水积蓄工程累计募集善款1500多万元,建造水窖20500多眼,使甘肃5个地市16个县的10多万贫困人口和7万多牲口解决了饮水问题。

三、 烛光工程:为帮助欠发达地区农村教师提高业务素质、减轻生活困难,1998年中华慈善总会启动和实施了“烛光工程”。对贫困教师给予生活补贴,对乡村教师进行业务培训,发展农村远程教育等。至2001年底,共筹集善款880多万元,并募集了70多万册图书和价值185万元的衣物、教具。该项目资助了5200多名乡村教师、1000多所乡村学校。

四、 慈善孤儿工程:中华慈善总会于2000年组织了慈爱孤儿工程,采取定向助养、不定向助养,或捐建儿童福利院的方式为孤儿提供帮助。这一项目得到全国各地的响应,已筹集资金和物资1200多万元,1.4万多名孤儿得到资助。

五、安老工程:中华慈善总会安老工程旨在推动各种类型的老人服务机构改善设施条件,搞好老人服务。其中,尤其注重支持民间非营利机构办好老人院。自1995年以来,累计支持了地处北京、天津、武汉、辽宁、吉林、江西、湖南、云南等地的老人院或社会福利院共23所改善设施,并帮助一些老人院 改进管理,提高服务质量。

 

 

 

-+-+-+-+-+-+-+-+-+-+-+-+-+-+-+-+-+-+-+-+-+-+-+-+-+-+-+-+-+-+-+-+-+-+-+-+-+-+-+-+-+--+-+-+
返回页首

地址:北京百万庄路24号,100037
电话:(101)68996346 68326086
网址: www.chinatoday.com.cn
E-mail: news@chinatoday.com.cn
今日中国杂志社中文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