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明峻的现世烦恼
徐晓燕 付国勇
在台湾被喻为“情歌王子”的高明峻如今在北京的三里屯开了一家经营泰国菜的餐馆,店名为“为人民服务”。
在缅甸出生,现年38岁的高明峻,18岁到台湾念书,大约10年后来大陆谋发展,他有着东南亚人特有的棕黑色皮肤,朴实、热情,更像一个远方的老朋友。
除了唱歌、经营餐馆之外,他最喜欢与朋友、家人去远郊踏青、钓鱼,他也喜欢四处旅游,甚至想在未来的某一天,在云南的大理买一个农庄,然后就生活在那里,那是他祖籍所在地,也是他热爱着的地方。
三岁宝宝等得心焦
谈到两岸三通的话题,高明峻有许多感触。他在台湾和大陆都有自己的事业,由于不能直航,浪费了许多不必要的时间、精力和金钱。比如,台湾到香港航线目前很热门,如果没有事先预订,经常得排位补票。遇到节假日,有时甚至得排上两三天队才补得上位。
高明峻的儿子高寰宇今年只有三岁,在北京青鸟幼儿园学习,他的太太陈俐呈曾经从事过模特行业,每年寒暑假他们全家都会回台湾度假,若是春节回台湾,就需要提前一个半月预订机票。以交通费来算,经港澳回台,来回机票一人约16000元新台币,加上两地机场税及桃园机场到台北市区来回巴士等费用,总共约需18000元新台币,若是直航就可以省下大约一半的金钱。
有一次,高明峻全家回台湾探亲,大人小孩在拥挤的人流中小心翼翼、步履艰难,到了香港,出关、入关、安检,忙得不可开交,精神高度紧张,因为某个环节出了问题,需要在香港机场等待,一直等了8个多小时。高明峻的小儿子一直在问,怎么要等这么长的时间呀?候机室里没有小孩玩的地方,大人小孩都觉得时间过得很慢,急得口干舌燥,热得汗流浃背。天黑以后他们幸运地上了飞机,而有些人还要在机场留宿一夜,那就更辛苦了。
高明峻说,因为不能直航,我们多花了许多时间、精力,大人、小孩都承受了许多不必要的辛苦,我们只能减少回台湾的次数,这样与台湾亲人团聚的机会就相对减少了。2003年春节,我们就不打算回台湾过了,一方面有工作的原因,另一方面也是觉得旅途上太辛苦了,人山人海的转机、排队,提心吊胆的候机实在叫人受不了。
高明峻的太太以前曾帮助他打理餐馆生意,现在专心在家抚养小孩,她非常想念在台湾的母亲、弟弟、妹妹,家里的亲人给他们打电话时,也总是问他们,什么时候回台湾团聚呀,他们也觉得很无奈。
高明峻60多岁的老母亲,每年会来大陆两三趟看望他们全家。对于老年人来说,不能直航,旅途上的困难就更多了,老人要费劲周折才能与亲人团聚。
高明峻有位台商朋友每次到大陆出差,通常前一天就睡不成觉了,因为搭早班飞机,凌晨4时前就要从南投出发到桃园机场,前一天晚上睡不了多久,途中又困又累,苦不堪言。
大闸蟹行情看涨
位于台北市民族东路410巷的“台北鱼市”品种繁多,光是虾类就有沙虾、菲律宾龙虾、泰国虾、斑节虾、螳螂虾、虾蛄头等许多种;蟹类则有花蟹仔、蓝蟹仔、黄金蟹、帝王蟹等。
据鱼市的业者讲,那里的海产品大多来自宜兰、屏东和台东。为了保持新鲜,每天都有货车专送。市场上还有来自祖国大陆的“大闸蟹”。近年到大陆经商、旅游的台胞,品尝过大闸蟹后,赞不绝口,使阳澄湖的“大闸蟹”在台北非常有名。因此,每逢时令,鱼市都会专门从大陆购进。但是,由于两岸尚未直接“三通”,货物只能通过香港转运,成本高不说,对于大闸蟹这类鲜活水产来说,损失风险也大大提高,所以在台北鱼市,一只大闸蟹要卖到新台币350元。不用说,业者和市民都希望两岸尽快直接“三通”。
高明峻说,不久前在台北举行的一场空运政策研讨会上,台湾开南管理学院空运经营管理系主任李弥指出,以最近几年的两岸转机市场分析,保守估计每年约有300万人次往返两岸,比较在港澳转机及两岸直航的机票成本差额,一年就高达新台币240亿元,如果再加上时间损失带来的旅馆住宿支出也有30亿元新台币,总计270亿元新台币。
邮寄资料迟迟不到
 |
高明峻携妻子回祖籍云南省,与家乡的孩子在一起。 |
高明峻在海峡两岸演艺界和餐饮界都有许多同行朋友,他们之间的业务交流,也因为两岸通邮受阻而遇到许多周折。如互相邮寄一些店面或个人的宣传企划资料、音乐资料、邮寄的各种包裹,都会多花邮资,很晚才收到。使两岸的巡回演出,同行之间的业务交流大为受阻。
高明峻说,现在许多台湾企业家之所以到大陆投资,是因为台湾与大陆同文同种的社会背景、良好的投资环境以及广阔的市场前景。事实证明,台湾企业家的“登陆”,不仅实现了自救,而且对帮助台湾经济走出困境产生了积极意义。
实现直接“三通”,台商到大陆投资和贸易的成本将大大降低;大陆赴台人员的增多,可增加台湾观光业及其他服务业的收入;可增加台湾企业在全球的竞争力;有利于增进两岸人民的感情,台湾经济将真正以祖国大陆为腹地,获得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高明峻认为,两岸经济各有优势,存在很大互补性,直接“三通”对两岸经济的密切合作大有助益。“台商到大陆投资是经济规律决定的,不是人为可以阻挡的。”他分析说,台湾目前无论从土地、工资,还是从原材料价格看,经营成本都在增高,而大陆在诸方面都有优势,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乃至四川、重庆等西部地区都成为大批台商看好的投资地。
链接一:海峡两岸已具备空中直航的条件
海峡两岸的民航业界和专家普遍认为,两岸的机场设施、技术条件、业务能力和各项保证等,已具备空中直航的条件。
1979年以来,海峡两岸民航界为早日促进"三通",为实现空中直航做了许多具体工作。1981年10月,民航总局做出三项决定,内容包括台湾民航飞机在飞行中如遇有紧急情况,可在大陆各民航机场降落起飞,大陆机场将提供一切安全保障和服务设施。
20多年来,大陆方面反复表达这一诚意,可惜未得到应有的响应。
大陆方面还做了不少卓有成效的工作,促进两岸人民交往便利,包括积极推动澳门航空和港龙航空相继实现台湾经港、澳至北京、上海等地"一机到底"、"一票到底"、"行李直挂"、"间接直航"的空中服务。在大陆与台湾航空公司实行联程运输、票证结算、计算机联网等方面都开展了良好的合作。截至2002年8月,两岸民航界举办各类业务、技术研讨会上百次,范围几乎涵盖了民航票务、商务、机务、服务等各领域。为方便台湾航空公司与大陆联系,民航总局自1996年始陆续批准了台湾“中华”、长荣、远东、复兴四家航空公司在大陆设立代表处。
近几年,两岸民航在空管协调、事故调查、发动机维修、赴台任教、航空产品的开发应用以及企业投资等方面又有新的突破。2001年3月和9月,厦门国际机场货运站和中国货运航空公司分别与台湾台勤公司和“中华航空公司”签订合资、合作协议,使两岸民航业的交流向更深入和实质的方向发展。
链接二:入世促进海峡两岸全面实现海上通航
金门、马祖与福建沿海经过五年的试点直航表明,现在两岸海上直航在技术、业务层面上已经没有任何问题,可以说是万事俱备,只欠东风。海峡两岸航运交流协会理事长胡汉湘指出,根据祖国大陆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承诺,2002年底,外商就可在货运代理、仓储等领域成立控股公司,两年后就允许外商独资。尽管相关市场很大,但容量毕竟有限,不可能留出一块来等两岸直接"三通",晚了将坐失良机。
由于目前两岸没有直接通航,两岸贸易货物不得不经第三地绕行,无论时间还是效益,都造成了极大的浪费,劳民伤财,严重限制了两岸经贸发展。仅台湾货船绕航日本石垣岛盖章,一年就白送6860万元新台币,大陆货船损失更大。这种做法,使航商基本上无利可图,从而怨声载道。两岸航商都认识到:把两岸直航看作一个国家的内部事务,既是国家主权,又是两岸航商的利益所在。视作国内特殊航线,才能肥水不流外人田,只能由两岸航商经营,确保中国人的权益不让外人挤占。
链接三:两岸直接通邮通电没有任何技术困难
目前两岸之间的通邮业务是通过两岸邮局之间开办的。互办业务主要有平常及挂号信函、明信片、印刷品、盲人读物和印刷品专袋。两岸互寄信函从1989年300吨上升到2001年的982吨,增长约3.2倍。
自1989年以来,两岸邮政部门之间已经实现了函件总包的交换。从1993年开始,两岸间实现了平常函件和挂号函件的公开、双向、间接通邮。目前,两岸航空函件总包经由香港或澳门邮政转运,水陆路函件总包经由香港邮政转运。
两岸通邮目前存在两个主要问题。问题一是由于两岸之间没有直航,邮政函件总包仍需经过香港或澳门转运。邮件运输成本增加,邮件传输速度慢。问题二是业务种类少,邮政小包、包裹、邮政速递业务和邮政汇兑等给据业务尚不能开办,不能满足两岸民众对这些服务的要求。
通电方面,目前两岸之间的电话业务主要是通过双方的电信公司互相开办的;双方已通过亚欧光缆、中美光缆和亚太二号光缆建立了直达通信路由,不须经过交换机而直接对接。
互开的电信业务种类主要有电话、电报、数据通信、电子信箱、分组数据交换、综合业务数字网、数字移动电话漫游等;从1989年两岸互办电信业务开始,当年对台电话业务量为447万分钟,而2001年电话业务量上升到2.8亿分钟。
目前祖国大陆拨叫台湾的电话量已占发往境外业务量的第二位,仅次于香港。台湾到祖国大陆的电话业务量,已占台湾至岛外业务量的30%左右,为第一位。这为两岸各项交流交往和经济往来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目前两岸实现直接互通在业务技术上已经没有任何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