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协大会将会诊
"三农"问题
中国加入世贸第一年,"三农"问题再度成为关注焦点。
中国农业、农民、农村的现状、困境、出路与对策,被统称为"三农"问题。在去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三农"问题被国家主席江泽民列为中国六大问题之首。政协九届四次会议以来,"三农"问题是诸多委员提案热点。农业问题专家认为,"三农"问题本已矛盾重重,入世将带来更加严峻的挑战;在关系国民经济发展全局的诸多问题中,"三农"问题最显突出,并可能起制约作用。
被西方观察家视为"智库"的中国政协,一向发挥着为政府决策机构聚贤集智的作用。在为"三农"问题寻找对症良药的探讨中,不少关注农业的政协委员进行了深入的观察和思考,并将一份份凝聚心血的建议交付决策部门。
八大民主党派、全国工商联以及无党派民主人士是中国政协参政议政的重要力量。去年他们兵分十路赶赴全国58个县、区、市,寻找中国"三农"问题的"症结"所在,并根据"症状"开出"药方"。年底,中共中央听取了各民主党派关于"三农"问题的建言献策。
针对农业入世,民革中央建言,中国农业欲继续发展壮大,必须大幅提高劳动生产率水平,而其前提是农业生产的规模化、专业化、集约化和商品化,这离不开土地资源的相对集中。因此,应规范完善土地流转制度,推进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他们就此进言:国家进一步改革户籍制度,责成各地认真清理和废止对进城农民工的"歧视性"政策。
民进中央则建言:加入WTO后,解决一些地区的领导者对"三农"问题重要性认识不足的问题,更为急迫。
全国政协九届五次会议第一场记者招待会便是结合民主党派中央和全国工商联对农业问题的调研,谈促进农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问题。其对"三农"问题的高度关注可见一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