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11月
你现在位置: 首页 > 中共十六大专题报道 > 港澳台侨看十六大 >



港澳台侨看十六大

两位台湾同胞谈感想

台媒体:江泽民报告体现大陆对台策略的灵活和自信
港人对“国家兴亡”有更切肤的体会

十六大报告宣示对台三大决策

法国华人华侨社团举行座谈庆祝中共十六大
“为发展两岸关系,为祖国统一大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江泽民的报告催人奋进,鼓舞人心”
“十六大的报告振奋人心,实事求是”
台湾同胞谈十六大

新意善意与诚意
——台湾代表团讨论江泽民同志报告

意大利华侨报纸发表社论祝贺十六大召开

香港各界人士指出:十六大报告有利香港发展
旅英侨领喜庆十六大开幕
香港《大公报》:十六大报告是“与时俱进”的报告
《香港商报》社论:十六大召开 港人寄厚望
澳门舆论看十六大报告的世界价值
台湾媒体关注北京十六大 增设版面加以报道
《澳门日报》社论:十六大的历史性贡献将照亮我国前进的航程
墨西哥华人祝贺十六大召开
祖国的日新月异让我深受鼓舞
港澳人士关注中共十六大 祝愿祖国繁荣强盛
台湾一百个人民团体发表声明预祝中共十六大成功
马万祺:十六大召开港澳只会越变越好
寄望“十六大” 中国更强大

十六大是一次“定方向的会议”
——访中国中国证监会副主席史美伦

“十六大的目标是让老百姓生活越来越好”
——访台籍16大党代表黄志贤
企业人盼望政策稳定——访东瀛归来的创业者汪昕

中共十六大是海外华人关心的大事




“十六大的目标是让老百姓生活越来越好”

——访台籍16大党代表黄志贤
             

徐晓燕

1995年黄志贤担任北京市粮食局结算中心总经理时,在粮油结算现场指导工作。

黄志贤非常平和,总是带着满脸温和的笑容。他是管理北京市上百万吨粮油、总资产高达近50亿人民币的领导班子的成员之一,是北京市粮食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的党委常委、董事、副总经理、总会计师!

在有着一千数百万人口的共和国首都北京,粮油管理与供应不言而喻具有非凡的意义。 

沃土育幼苗

黄志贤1956年出生。他家离台盟中央所在地很近,小时侯每当妈妈李碧琴去台盟活动时,总要带上家庭成员中最小的他。他也喜欢去那里。别的且不说,单是那些叔叔阿姨对他的关心,就让他开心得不得了。比如徐萌山、陈炳基、郑鸿溪、叶纪东……这些老台胞总是用智力游戏逗他玩,有时还跟他打乒乓球什么的。很小,他就在那里跟叔叔阿姨们学会了《台湾岛我的故乡》这首歌。给他印象特别深的是小时侯跟着老台胞一起看台盟中央组织台胞们看的电影《雷锋》和话剧《焦裕录》。

1969年小学毕业后,黄志贤上了北京25中。在班上,他是个品学兼优的学生。自然,他始终在努力争取加入共青团。谁知正准备开发展会时,团委书记说:“他是台湾人,还得考察考察!”此事在他的心灵中第一次产生了疑问,为什么台湾人就要再考察?回家跟妈妈一说,凡事认真的妈妈还专程到学校去理论。回来后,妈妈对他说:“这事要正确对待,你记住,不管别人怎么看你,你都要好好干。”妈妈的本职工作是在北京内燃机总厂财会科,她工作特别努力,常常把在单位没干完的工作带到家里来做。耳濡目染,黄志贤从小也养成了凡事都认真、细致的习惯。

高中毕业,黄志贤听从学校的安排,到北京平谷县插队去了。谈起插队的生活,黄志贤说:“插队对我的锻炼真是太大了。在城里,从没想过粮食是怎么打下来的。干了两年,才知道,真是‘粒粒皆辛苦’呀!”也许正是这种感悟,从此和粮食结下了不解之缘。

在实践中成长

两年后,黄志贤从农村回到了城里,走进了工厂大门,本想当一名生产工人,领导却分配他去食堂干了一年的厨工,蒸馒头、烧火、卖饭、点饭票、记账。准是帐记得不错,工作兢兢业业,他被厂财会科的科长看上了,被调进了财会科。半年后,黄志贤被选举为厂团支部书记。

1979年,他考取了北京市总工会职工大学,成为该校第一批学员。在这里,他学完了大学财经系的全部课程,1984年以优异的成绩毕业。

毕业后不久,27岁的黄志贤被调到北京市粮油工业公司,领导安排他到会计科任副科长。北京市粮食局拥有9大粮库、6个专业公司和研究所、设计院、经济管理学校。城区8个粮食局、远郊区县10个县粮食局,星罗棋布在首都人脉旺盛之处。在这个庞大而复杂的管理系统中,粮食局会计处管理着粮食经济核管和财政对粮食的补贴,他们还肩负着一个特殊任务:就是在经济核算中,千方百计、全力以赴地减少国家对粮食的财政补贴。黄志贤深知这个工作责任重大,工作当中,他时刻督促自己,对每个数字严格把关。1989年底,他由于工作认真负责被评为北京市先进会计工作者。1990年,33岁的黄志贤被提拔为财务处副处长。

1995年,北京市粮食局结算中心成立,对外叫北京燕谷粮油购销公司。其主要任务是围绕如何建立粮食储备供应保证体系——即把国家的粮食集中起来管理。黄志贤出任总经理。当时的总资产近86亿人民币,存粮油近500万吨,都由此一家公司管理。这就是说,由于粮食企业政策性地放开了,北京市10多亿元的粮食财政补贴,都将由结算中心负责管理!这是多沉重的担子呀!黄志贤说:“领导对我真是太信任了,我一定要全力以赴把工作完成好。”

为了圆满地完成任务,黄志贤夜以继日地忙碌,终于从公司的组建、运作,到把分散的粮食会计核算集中进行账目处理、分级核算、审查补贴拨发等等,都建立了一整套管理制度,最后又都进入到计算机联网系统,全市统一管理。从此,哪里储备了粮食、储备了多少粮食、什么品种的粮食,核发多少财政补贴,都一目了然。

黄志贤在亚洲(澳门)国际公开大学进行毕业答辩,获得学位后与该校校长合影。

1996年,因北京市财政预算全局性的需要,市领导又把黄志贤调回到粮食局,任市粮食局的财务处长,兼结算中心的经理,把全局的财务管理工作和结算中心的政策性的财务管理结合在一起来运作管理。10月,市领导又让他进入粮食局领导班子,担任北京市粮食局局长助理。这就是说,黄志贤拥有了更大的权力。

黄志贤很清楚,粮改任务的目标之一是减少国家对粮食的财政补贴。如果能节约一个亿,就能造起一座立交桥来,能用这笔钱解决不少老百姓更急需的事情。他坚决执行财会制度,安排好每年几十亿元人民币的财政对粮食的补贴,坚持原则,廉洁奉公,被市政府授予先进会计工作者称号。他所领导的财会处也多次被评为全市财会系统先进集体。几年来,北京市的财政补贴已从过去的20亿降到2亿左右。

1999年,黄志贤被任命为北京市粮食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的党委常委、董事、副总经理、总会计师。黄志贤在工作实践中不断成长,职务高了,能力强了,但他深感自己的理论知识较弱。1998,年他上了亚洲国际公开大学MDA研究生班。2001年他去澳门通过了硕士学位的答辩。

台籍代表的心愿

2000年,黄志贤终于实现了回故乡台湾看看的愿望。10月23日,他作为北京市商委赴台交流访问团的一名成员到了台湾。当晚住在圆山大饭店,他激动得夜不能寐。第二天一大早就爬到饭店的楼顶俯瞰台湾大地,想到自己的父母年轻时曾在这里度过的岁月,而自己年届44岁才登上老家台湾岛,真是感慨良多,心潮起伏……在与台湾同行联谊晚会上,他演唱了小时候在台盟学会的那支歌——《台湾岛我的故乡》。

在谈到有关中共的十六大的话题时,黄志贤说,我希望十六大开成团结的大会,胜利的大会,继往开来的大会。我认为十六大会议中会以“三个代表”为准绳,探讨出一些解决各种问题的方法,十六大的目标是让老百姓生活得越来越好,使得国家越来越强大。我也希望在十六大的报告中能够体现出一些好的指导思想,如制定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文化方方面面政策时有一些新思路、好方法,指导全国的工作。我能参加十六大感到很光荣,这与党的关怀,各级领导的培养是分不开的。这不仅是我个人的光荣,也是集体的光荣,我一定要为台籍党员争光。

作为一名台籍党员代表,他十分关注台湾问题,希望早日和平统一,实现一国两制。台湾岛和大陆加强联系,会更有助于它的经济发展。大陆地大物博,经济发展很有潜力,台湾和大陆互补,共同取得发展,使得两岸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一国两制保证了台湾同胞的生活水平不会下降,也保护了一些当地的生活习惯和社会制度不会改变。

“十六大会议上,台湾问题会是一个重要议题。我虽然是做经济工作的,同样也有责任做好对台工作,我有亲属在台湾,我们下属有一些台资企业,我们可以从各种渠道做好对台工作。”黄志贤说。

-+-+-+-+-+-+-+-+-+-+-+-+-+-+-+-+-+-+-+-+-+-+-+-+-+-+-+-+-+-+-+-+-+-+-+-+-+-+-+-+-+--+-+-+
 

 


地址:北京百万庄路24号,100037
电话:(101)68996346 68326086
网址: www.chinatoday.com.cn
E-mail: news@chinatoday.com.cn
今日中国杂志社中文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