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11月
你现在位置: 首页 > 中共十六大专题报道 > 外国人看十六大 >



外国人看十六大
日本自民党前干事长:新老平稳交替令人感动

韩前驻华大使:中共十六大正在创造新发展模式

德国《经济周刊》:动力惊人前景乐观

中共十六大肩负历史重任

俄罗斯《莫斯科新闻时报》:中华民族夙愿正在实现
日本《世界周报》:中国的自信

“洋劳模”认为中国的经济发展还会创造奇迹

法、德等国外媒体评价中共十六大

久加诺夫:中国是世界重要一极

外国著名人士评价十六大

前联合国秘书长加利:中国的成就举世瞩目

“十六大比以前更开放了”

希望在中国的任期长一些

国外媒体评价中共十六大

美国《波士顿环球报》文章:中国出现空前繁荣稳定

西班牙《阿贝赛报》:中国改革迈出大步

共产主义在青年中仍享有威望

美国《国家利益》:中国西部发展进程令人惊叹

中国已成为旅游大国
印度媒体高度关注十六大召开
美国各大媒体关注十六大及对中国产生的深远影响
中国不会走回头路
参会的外国记者谈中国
“全新的中国”——访阿尔巴尼亚名记者明召济
中国改革非常成功
俄塔社莫斯科报道: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奔向新的经济目标
德国《经济周刊》文章:继续改革 欣欣向荣
《欧洲时报》社论:十六大将对国际社会产生影响
"三个代表"是创新理论
基辛格:十六大将加快中国发展步伐
西班牙《先锋报》文章:十六大在空前繁荣形势下召开
爱丽莎眼中的北京
我希望十六大后的中国越来越好
“中国人脸上的笑容更加丰富”
“中国共产党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全新的中国”——访阿尔巴尼亚名记者明召济

上个世纪60年代中期,明召济作为阿尔巴尼亚劳动党党报《人民之声报》记者驻北京两年,走遍了中国的各个角落。当时,《人民之声报》几乎每周都有他发回的一篇“中国通讯”,向阿尔巴尼亚人民详细介绍中国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今年上半年,72岁的他作为阿尔巴尼亚记者代表团的一员,再次踏上了中国的大地,走访了北京和上海。回国后,他为《人民之声报》撰写了三整版的中国行观感:“一个全新的中国”。“关于近几十年来中国发生的巨大变化,我从报纸杂志上看到过,也从访问过中国的朋友们那里听到过。但是,百闻不如一见。这次我亲眼看到的是一个全新的中国。在北京,除了天安门还能认出来之外,其他地方几乎全变了:城市变了,道路变了,机场变了,人们的外表变了,精神面貌和心理状态更是变了。”

“如今的上海,已经成为国际商业中心。它不仅是中国改革的试验室,而且也是中国改革的活的展览室。近10年来,这个大都市的居民住房、交通和城市绿化都有了明显的改善。所有这些,无不给我留下难忘的印象。”

明召济认为,中国之所以发生如此巨大的变化,主要原因在于:中国共产党高瞻远瞩,及时地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中国在确保政治稳定的同时,着重进行经济改革,而经济改革又先从农村开始,解决人口占大多数的农民的温饱问题;中国采取渐进式改革,“摸着石头过河”,而不是什么“休克疗法”和“零策略”。这说明,中国共产党灵活运用马克思主义,尤其是掌握了马克思《资本论》中关于经济是基础的思想,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道路。   

明召济说,中国在各领域取得了巨大成就,这首先要归功于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中共十六大的召开必将给中国带来更大的辉煌。

( 稿件来源:新华网 )

-+-+-+-+-+-+-+-+-+-+-+-+-+-+-+-+-+-+-+-+-+-+-+-+-+-+-+-+-+-+-+-+-+-+-+-+-+-+-+-+-+--+-+-+
 

地址:北京百万庄路24号,100037
电话:(101)68996346 68326086
网址: www.chinatoday.com.cn
E-mail: news@chinatoday.com.cn
今日中国杂志社中文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