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平凯:“创造高校辉煌的明天”
在南京工业大学最近公布的《“十五”发展规划纲要》中,校长欧阳平凯提出了一个大胆的设想:用3年时间,跻身江苏省一流大学;用20年左右的时间,建成国内一流的工业大学;用50年左右的时间,争取排位全国高校第15名,成为在国际上有一定地位的大学。
南京工大是一所既古老又年轻的高校。说它古老,因为几个月前刚度过百年校庆;说它年轻,因为去年才完成原南京化工大学和南京建筑工程学院的重组。“圈地造校”是该校走向快速发展的“第一把火”。“一流大学一定要有一流校园。”欧阳平凯的理想是建成一个生态型、园林式和数字化的校园。通过盘活资产等途径,学校已自筹资金1.5亿元,在江浦新建校园2000多亩,比原来扩大了两倍。“欧阳平凯说,“人还是要讲点精神的。”
就是凭着这点精神,1987年从国外留学归来的欧阳平凯,白手起家创建了全国第一个生物化工专业、第一家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组建并主持国家生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他致力于科研成果的产业化,首创的“反应分离耦合技术”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高校的优势是人才集中,但对企业需求并不清楚。”欧阳平凯的“第二把火”是要在校内建工业研究院:“我要把企业老总请进来,让他们给教授出课题。让教授在为企业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了解市场,激发创新。”
欧阳平凯的“第三把火”,是把民办机制引进校园。学校设立了民办二级学院,按准成本收取学费,现有2300多名本科生在读。200多名机关干部被派到民办学院担任班主任,抓教学管理。“教师也要有服务意识和效率意识。”学校正在通过人事改革,把教师待遇与其贡献挂钩。
当选十六大代表,欧阳平凯深感自己的责任更重了。他说:“科技和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实现人类共同的、长远的幸福。党的十五大以来,是我国高教事业发展最快的时期。走出去看一看,学校之间的竞争非常激烈。我们有责任为后人打好基础,创造南京工大明天的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