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杂草丛生、污水横流到绿意盎然、繁花似锦,作为中国首个国家湿地公园,西溪经历了怎样的发展历程?它又是如何诠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在世界湿地日到来之际,本期《习近平讲述的故事》为您娓娓道来。
冬日的西溪国家湿地公园,江南水乡的特色被展现得淋漓尽致,坐船更能领略其中的静谧之美。然而,本世纪初,这片湿地却曾因过度开发、环境恶化等因素,一度与美绝缘。
2003年8月,西溪湿地综合保护工程启动。撤村建居、引水入城……当地采取了很多措施改善水环境。
2004年,原国家林业局组织相关专家来到西溪湿地调研,提出了建设湿地公园的想法。大原则就是既要保护湿地,又能让市民亲近大自然。当时中国还没有湿地公园,西溪只能“摸着石头过河”。2005年,西溪国家湿地公园开园。
2009年,西溪湿地被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从西溪国家湿地公园开始,我国在十余年中建成国家湿地公园899处。
生态保护为主,在生态保护的基础上,适度开发推动旅游,旅游不能牺牲生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深入人心。
监制:刘刚
出品人:孙志平
制片人:樊华
统筹:幸培瑜、韩珅
编导:王志斌、陈晓宇、李林欣
记者:王怿文、殷晓圣、李涛、宋立峰、黄筱
包装:夏勇
海报:刘高帝(实习)
新华社音视频部制作
新华通讯社出品
微信关注 今日中国
微信号
1234566789
微博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