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港澳•华人华侨

港商前辈马介璋寄语香港青年:
要踏准时代的节拍

2021-04-30 12:16:00 【关闭】 【打印】

  那时的深圳跟现在怎么比?完全想象不到会发展成今天这个样子!年近八旬的佳宁娜集团名誉主席马介璋,以36年来投资内地的亲身经历说明一个道理:国运兴,家运兴。他殷切寄语香港青年:现在国家发展势不可当,在时代的转折点上,一定要踏准节拍。 

  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是粤港澳三地的热门话题,特别是如何吸引港澳青年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到大湾区内地城市创业、就业,更是讨论的重点。刚从深圳回到香港的马介璋对此非常关注。 

  有香港青年提出:内地生活不习惯、举目无亲、竞争太激烈,对到内地大湾区城市发展有顾虑。在马介璋看来,现在内地的创业环境,比他到内地投资时好得太多了。 

  他1985年到深圳投资建服装厂,遇到的困难很多。但我心里始终有个想法,这块土地是我们国家的,路多难走也要坚持下去。 

  马介璋讲起了他永远忘不掉的耻辱,几十年前到美国、英国跑订单,没有人认可你是中国人。那是骨子里的歧视。 

  他有一次入境英国,填表填的是中国香港,移民官当场把中国划掉,填上无国籍,然后加上香港 

  这件事我永远记在心里边。从那以后我就下决心,把命运寄托在国家的国运上面。国家做大事,我做小事,跟着国家一起走。马介璋说。 

  如今,深圳从一个尘土飞扬的边陲小镇发展成了国际大都市,马介璋在内地的产业,也从服装厂蜕变成汇集餐饮食品、房地产、商贸物流等多个板块的大型集团。 

  现在内地有钱也有政策。谈起粤港澳大湾区给香港青年带来的发展机会,马介璋十分感慨。从资金到住房,从创业政策到孵化器支持,大湾区9个内地城市给港澳青年提供了多种多样的扶持。何况,内地有那么大的市场,那么广阔的发展空间。 

  也有人说,当初艰苦,可当初机会大。马介璋不认同,什么时候进去都有机会。他掰着指头数,有多少后来到内地创业的香港人成功了、发达了,政策越来越开放,特别是资金扶持与以前不可同日而语。马介璋笑言。 

  马介璋认为,未来粤港澳大湾区一定会走向同城化,内地9城市与港澳互相带动、互相促进,无论港澳还是内地青年都有更大的上升空间。依我看,内地不仅要吸引青年,还要吸引中年。中年人有经验,有实力,青年人有闯劲,吸引中年人到大湾区投资创业,会带动青年人就业,两者结合创业成功机会更大。 

  国运蒸蒸日上,机遇在我们这边。马介璋对内地发展充满信心。在他看来,整个内地经济非常有活力,内地政府一大优势就是言必行,行必果,决策执行具有连续性、稳定性。他希望粤港澳大湾区内地9城市与港澳进一步加强沟通平台的建设,让大湾区对投资者更有吸引力,这样青年人、外来人就会源源不断前来投资、发展 

  香港青年自身的学习要跟上。马介璋对内地日新月异的发展感受深刻。他说,香港青年追求实现自我价值,这是好事,这就要求青年既要有抓住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机遇的勇气,也要有充实自身能力的拼搏精神。 

  不能光依赖政策,最终还得靠自身。这算是我一个过来者的忠告吧。老人最后的叮嘱意味深长。 

    

   

分享到:
上一篇 下一篇 责任编辑:

微信关注 今日中国

微信号

1234566789

微博关注

Copyright © 1998 - 2016

今日中国杂志版权所有 | 京ICP备:0600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