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时事

西班牙前副首相:欧洲应携手中国,实现真正的战略自主

2025-11-18 15:21:00 【关闭】 【打印】

  “当我们讨论欧洲时,一个核心问题是其在经济和军事上缺乏完全的主权地位。”近日,西班牙前副首相巴勃罗·伊格莱西亚斯·图里翁(Pablo Iglesias Turrión)在首次访华期间接受了《今日中国》的专访。他此行是应中国社会科学院西班牙研究中心邀请,出席“中欧青年对话2025”活动。作为欧洲“战略自主”的倡导者,图里翁指出,在当前深刻演变的世界格局中,加强与中国的合作是欧洲实现自身战略自主的一条重要路径,而中欧青年将在塑造未来关系中扮演关键角色。 

  欧洲的十字路口:与中国合作是“最好的选择” 

  图里翁首先分析了欧洲当前的处境,“从冷战以来,西欧在一定程度上被纳入了北约的框架,这影响了其作为政治和军事力量的独立性。”他认为,特别是在乌克兰危机问题上,欧洲采取的策略损害了自身的长远利益。 

  “二战后在美国主导下建立的体系,在某种程度上限制了欧洲独立决策的能力。”图里翁表示。在他看来,世界早已不是苏联解体后单极主导的格局,由中国等亚洲国家引领的发展,已深刻改变了全球版图,因此,欧洲需要重新进行战略定位。 

  他由此得出一个结论:“如果说欧洲在乌克兰危机中的某些立场并非优选,那么同中国加强友好合作,实际上是我们一个更好的选择。”图里翁解释说,欧洲需要寻找新的、平等的合作伙伴,而中国在国际合作中坚持互不干涉内政原则,这为欧洲提供了一个不同的合作选项。他引用基辛格的观点并补充道:“如今,美国也需要认识到中国在亚太地区和欧亚大陆的重要作用。” 

  理解真实的中国:超越西方的“涉华叙事” 

  谈及中欧关系,图里翁认为,一个核心障碍在于西方社会对中国的普遍误解。他指出,这种误解很大程度上源于一种固化的叙事模式,该模式倾向于将中国描述为一个独特的“他者”,而非客观呈现其本来面貌。 

  对此,他通过鲜明的对比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中国从不向其他国家强制输出自己的政治和经济体系。”他以拉丁美洲为例,详细阐述了中美在该地区扮演的不同角色。他指出,美国长期奉行“门罗主义”,其外交政策常带有强烈的干涉主义色彩,通过制裁、封锁甚至支持政变来维护自身利益,这是“严重违反国际法的行为”。相比之下,“中国通过平等合作,切实帮助这些拉美国家更好地维护了自身主权与发展利益”。 

  他进一步阐述了自己对不同发展模式的理解。图里翁坦言,任何政治体制都不是完美的,但应以事实和结果为依据进行评判。他认为,美国的社会模式在解决其内部贫富分化、公共服务缺失等问题上遇到了巨大挑战,其“为百万富翁服务的体制”已显疲态。而中国的成功则无可辩驳地证明了“政治稳定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前提”。他表示:“80年前,没有人能想到中国会取得今天的成就,这充分证明了其发展道路的有效性。” 

  中欧青年携手:以新科技和新理念共塑未来 

  在谈及如何打破“铁幕”、增进中欧相互理解时,图里翁将希望寄予青年一代。他认为,新科技是青年人促进沟通、打破隔阂的有力工具,能够穿透传统的、被政治化的信息壁垒。 

  他兴奋地提到,人工智能翻译软件的普及,使得中欧青年可以就任何深度话题进行无障碍的直接交流,这为建立真实、深入的理解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有利条件。相对于技术层面,图里翁更强调青年在理念层面的合作。他特别指出了气候变化等全球性挑战,认为这正是中欧青年可以携手努力的关键领域。 

  图里翁高度赞赏中国以国家规划引导经济可持续发展,认为这为世界提供了宝贵的有益借鉴。“如何让经济的发展,在政策的引导下服务于更多人乃至全体人民的利益,这是中国能够教给我们的最好的东西,也是中欧青年最应该共同探索和努力的方向。” 

  他相信,即使中国从不主动输出,中国模式的成功,也已对世界产生了客观而深远的影响。引领世界更客观地认识中国、搭建起一座座坚实的理解桥梁、共同推动中欧关系朝着更健康、更自主的方向发展——这一历史责任,正历史性地落在善用新科技、拥有开放思想的中欧青年一代肩上。 

 

 

分享到:
下一篇 责任编辑:

微信关注 今日中国

微信号

1234566789

微博关注

中国外文局西欧与非洲传播中心(今日中国杂志版权)所有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40024 | 京ICP备10041721号-4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86-10-68996373

Copyright © 1998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