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6日,在同来华进行国事访问的法国总统马克龙进行会谈时,国家主席习近平多次提及中法关系的“战略性”,指出中法“有能力、有责任超越分歧和束缚,坚持稳定、互惠、开拓、向上的中法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大方向”。马克龙总统也表示,他“完全赞同习近平主席对法中关系的积极评价以及就发展双边关系提出的重要建议”。两国共同发表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和法兰西共和国联合声明》也明确提到,“双方将继续在中法战略对话机制下保持沟通”,新一次中法战略对话也将在年内举行。
中法两国很快就要迎来建交60周年。在过去的双边互动中,中法两国已经创造了多个具有深远影响的“第一”,既带动了中欧关系的健康发展,也为世界各国的交往提供了借鉴。但是,目前两国双边关系的发展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如何共同应对这些挑战,使两国关系能够行稳致远,并为世界和平与发展共同做出积极贡献,广受期待。
多个“第一”载史册
敢为天下先是中法两个民族固有的文化基因。中法两国在近60年的外交往来中所创造的多个“第一”,成为两国关系史上的里程碑。
1964年1月,毛泽东主席和戴高乐总统两位伟人跨越冷战思维高瞻远瞩地伸出了建交的双手,由此法国也成为第一个同新中国建交的西方大国。中法建交对于中西方关系是一个重大的突破,被誉为“外交核爆炸”,对国际格局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1966年,法国成为西方国家中第一个与中国签订航空运输协定的国家,当年法航开辟巴黎至上海航线,这是中国跟西方国家开通的第一条航线,中国与西方国家的联系从此进入“空中时代”。1982年,法国成为第一个与中国开展民用核能合作的西方国家,中法合作建设的大亚湾核电站成为中国第一座大型商用核电站。
1997年,法国成为第一个与中国建立全面伙伴关系的西方大国;2004年又成为第一个同中国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西方大国。2002年,中国在西方国家投资建立的第一个文化中心在巴黎正式成立,2003年至2005年,中法两国分别在对方国家互办文化年。2007年,空客在欧洲以外的第一条总装线在天津总装厂正式开工。
在接续创设的众多“第一”背后,是中法两国相互信任并积极谋求合作共赢的积极意愿与努力实践,也充分反映出两国对彼此战略价值的珍视。
极具战略意义的双边关系
纵观两国外交往来的历史进程,中法关系已经在多个领域成为不同历史背景、文化传统和发展水平的国家之间友好合作的典范,其战略性日益突出。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中法两国均强调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维护和践行多边主义,倡导世界和平发展,这是两国战略合作的重要基础。
在过去近60年间,两国关系虽然经历过波折,但持续走在中西方合作前列。其间,中法两国的政治互信日益巩固,战略对话持续扩大且不断深入,两国国家元首或政府首脑保持密切互动,及时就双边关系发展与重大国际问题进行沟通与协调,保持了务实、有效的合作。在双边交往中,中法两国已在多个领域内开展了深入合作,并持续创新互动与合作机制,比如高层年度互访,以及在多个领域内创设的致力于务实合作的混合委员会,如卫生合作混委会、科技混委会、环境发展委员会等,这些机制化的框架建设,均是双方战略性政治互动的有机组成。
经济合作与贸易往来一直是中法关系的重要内容。多年来,双边经贸关系发展势头良好,为双方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不断注入生机与活力。其中,核电、航空和铁路一直被视为中法经贸合作的三大支柱。在两国元首外交引领下,中法经贸关系发展顺利,已由传统贸易投资逐渐发展到双方企业全产业链合作、联合研发制造和共同开拓第三方市场阶段,双方经贸合作的战略性日益突出。2022年,中法货物贸易首次突破1000亿欧元大关,同比增长14.6%,势头强劲。目前,法国是中国在欧盟内第三大贸易伙伴和第三大实际投资来源国。中国是法国亚洲第一大、全球第七大贸易伙伴。
在其访华行程安排中,马克龙还专门参加了第17届“中法文化之春”艺术节开幕式。多年来,中法两国一直积极推动双方之间的文化交流、文明互鉴,促进两国人民相知相亲,为深化中法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推动各领域务实合作奠定了坚实的民意基础,同样也彰显了两国关系的战略性。
在共面挑战中深化合作
当然,两国关系的深化在当下也面临着一些挑战。比如,近些年来法国一直特别关心对华贸易逆差问题。实际上,中国从不追求对法贸易顺差,而是愿意进口更多的法国优质商品,比如农产品、化妆品等,也欢迎法方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积极参与中国举办的进博会、广交会、消博会等国际性展会,加大力度开拓中国市场。
在马克龙此次访华代表团中,有60位重要的企业代表,这些商界人士希望能与中国签署新合同。显然,尽管面临挑战,但是法国企业对同中国的合作还是抱有积极期待的。正如马克龙于4月6日在出席中法企业家委员会第五次会议闭幕式时所言,法方反对“脱钩断链”,希望打造更加稳健开放的供应链,愿同中方携手深化法中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在马克龙此次访问期间,习近平主席也和他共同见证了双方一系列重要协议的签署。
应当看到,法国在高新技术产品对华出口领域存在着很大的提升空间,目前在对华高新技术产品贸易方面人为设定的诸多限制,不但影响了正常的商贸往来,也损害了法国企业的利益。中法两国如何能够在高新技术合作与贸易领域继续深化合作,开拓新的“第一”,值得期待。
此外,中法两国交往的深化也面临其他方面的挑战,比如,如何抛开政治因素干扰,协调双方在经贸、科技等领域内合作的不同利益诉求,存异求同,开展平等互利的经贸合作;如何在美国霸权背景下,坚守独立自主的基本国策,切实关切和尊重各自核心利益,推进互信互利的合作;如何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彼此社会的变迁,理解对方的制度选择,真正尊重人类文化的多样性,等等。
中法两国交往源远流长,不存在根本性的利害冲突与矛盾。作为两个负有重要国际责任的国家,在国际格局持续发生重大变化的背景下,两国关系的健康发展,不但会带动中欧关系的深化,而且也为世界其他拥有不同制度的国家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提供了示范。
张金岭 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研究所研究员、马克思主义与欧洲文明研究中心秘书长
微信关注 今日中国
微信号
1234566789
微博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