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6月2日)
中国外文局局长 杜占元
尊敬的汤恒副秘书长、方虹副司长、东盟秘书处康富副秘书长,
尊敬的印度尼西亚周浩黎大使、老挝坎葆•恩塔万大使、马来西亚努西尔万大使、越南范星梅大使、
菲律宾阿赛纳部长助理、中国-东盟中心陈德海秘书长,
尊敬的东盟各国驻华使节、国际组织代表,
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
“三十而立——开启中国—东盟合作共赢新篇章”主题论坛今天开幕,首先,我谨代表论坛主办方——中国外文局,向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中国外交部对论坛给予的支持指导表示衷心感谢!向线上线下参会的各位嘉宾表示热烈欢迎!
今年是中国—东盟建立对话关系30周年,是中国—东盟中心成立10周年,也是中国—东盟可持续发展合作年。30年来,中国与东盟坚持相互尊重、理解、信任和支持,构建了以政治安全、经贸、人文交流三大支柱为主线,以多领域合作为支撑的合作新框架,双方政治互信不断加强,经贸合作不断升级,人文交流日益频繁,有力地促进了地区和平稳定和繁荣发展。
在过去的2020年,面对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双方守望相助、共克时艰,在疫情防控、疫苗研发方面加强合作,树立了地区合作抗疫的典范。双方贸易额逆势增长,达到6846.0亿美元,同比增长6.7%,历史性地互为彼此第一大贸易伙伴。人文交流方式不断创新,在语言、文化、艺术和遗产等领域的交流更加密切,疫情虽然阻隔了物理距离,但双方通过云端、线上方式加强沟通,拉近了心灵距离,民众对彼此的好感度进一步提升,双边关系显示出了强劲韧性和巨大潜力。
媒体领域的交流合作是中国—东盟关系的组成部分,在促进双边关系发展、增进文明交流互鉴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就在前天,习近平主席强调,要深入开展多种形式的人文交流活动,通过多种途径推动我国同各国的人文交流和民心相通。这为我们与包括东盟国家在内的各国媒体进一步深化合作指明了方向。
中国—东盟媒体合作论坛自2018年举办以来,深入对话交流、积极分享经验,已成为双方媒体以及政界、商界、学界沟通互鉴的重要平台。本届论坛以“三十而立——开展中国-东盟合作共赢新篇章”为主题,就是为了总结以往经验,在新的发展形势下展望下一阶段媒体合作的崭新未来。论坛设置了“RCEP框架下区域经贸合作新前景”“新技术革命下媒体创新新趋势”等议题,希望大家结合新的区域经济形势、科技创新趋势开展对话交流、凝聚共识,为推进区域合作与地区发展集思广益。以本次论坛为重点,我们还将陆续开展东盟媒体参访活动、友好合作主题短视频大赛、澜湄海报设计大赛、“澜湄书香”公益活动、《中国东盟报道》纪念专刊发布、联合出版图书、中国—东盟人文交流研讨会等系列活动,推动双方媒体合作进一步走深走实。
在30周年这一承前启后的重要时间节点,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局势和加强区域合作的现实需要,双方媒体的交流合作具有广阔空间和巨大潜力。展望未来,可以在以下几个方面积极着力:
一是深化合作内容。围绕落实《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在抗疫合作、生态环保、防灾减灾、气候变化、扶贫减贫、基础设施建设、产业结构升级等领域积极设置议题,介绍区域合作的重大举措,坚守区域合作精神、推动多边主义发展,支持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进程。
二是拓展合作领域。在已有的媒体合作基础上,进一步拓展文化交流合作的方式渠道,在图书翻译出版、语言教育教学、人员交流互访等领域开展广泛合作。同时,重视加强青年交流,吸引更多青年群体参与到合作中来,共同为推动亚洲文明交流互鉴贡献力量。
三是创新合作模式。围绕数字经济和媒体融合传播,开展数据分析、技术应用、网络联通等产业合作,大力运用5G、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构建多层次、多渠道、多样化的媒体交流合作新模式,推动双方合作不断迈向新台阶。
作为中国—东盟媒体合作机制的参与者和见证者,中国外文局与东盟各国主要媒体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我们愿以中国—东盟建立对话关系30周年为契机,与中国及东盟各国嘉宾一道,深化友谊、促进合作、增进了解,进一步推动中国与东盟国家媒体深入持续合作,为维护中国和东盟关系的持续稳定发展、构建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贡献更多的智慧与力量!
最后,预祝论坛取得圆满成功!谢谢大家!
微信关注 今日中国
微信号
1234566789
微博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