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时事

做好中国故事的国际表达——“前瞻2021:世界之中国”对话活动在京举行

2020-12-25 20:25:00 【关闭】 【打印】

△ “前瞻2021:世界之中国”对话活动现场(摄影/马耕平 人民画报) 

  12月24日,中国外文局和北京外国语大学联合主办的“前瞻2021:世界之中国”对话活动在京举行。中国外文局副局长、总编辑高岸明,北京外国语大学校学术委员会主任袁军,北京大学教授、《国际政治研究》杂志主编王逸舟,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研究员、美国研究所所长滕建群以及多位中外嘉宾出席了活动。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吴梅红主持活动。 

  在对话活动中,与会嘉宾回顾2020、展望2021,就如何改善中国的国际舆论环境、做好新时代国际传播展开讨论。 

△ 北京外国语大学校学术委员会主任袁军(摄影/陈建 人民画报) 

  袁军在致辞中表示,本次活动是师生开阔视野的良机、行业嘉宾观点碰撞的平台,将为如何更好地将中国故事、中国话语传播出去,为中国发展营造良好外部环境这一重要使命贡献智慧。 

△ 中国外文局副局长、总编辑高岸明(摄影/陈建 人民画报) 

  高岸明在致辞中,用“疫”与“变”形容即将过去的2020年,用“新”与“合”展望即将到来的2021年。他认为,2020年无论对世界还是中国而言都是极不寻常的一年,本次活动以“世界之中国”为主题,强调了中国和世界深刻的内在联系。在新的一年,中国外文局将与包括北外在内的各类机构开展合作,深入分析研判国际形势,在国际传播、中外文化交流领域更好地发挥作用。 

△ 北京大学教授、《国际政治研究》杂志主编王逸舟(摄影/陈建 人民画报) 

  王逸舟作了题为《2021中国外部环境的机遇和挑战》的主旨演讲。他认为,未来世界是多元、多极、多层的,中国在讲好中国故事、传递中国声音的同时,应该更具国际视野和人文关怀,各美其美,美人之美,与世界同呼吸共命运。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研究员、美国研究所所长滕建群(摄影/陈建 人民画报) 

  滕建群围绕《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的中美关系》展开分析。他提出,中美关系已进入合作与竞争并存的时代,而中美关系的健康稳定,不仅有利于中美关系长久发展,也有利于世界和平发展,必须以新视角、新眼光来看待这一新变局。 

 对话环节(摄影/马耕平 人民画报) 

  △ 对话环节中,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David Bartosch(德国)、清华大学“一带一路”战略研究院研究员Zoon Ahmed Khan(巴基斯坦)以及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外语与教育研究中心副教授张天伟、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新闻与传播学院讲师刘沫潇,围绕“后疫情时代的中国和世界”展开观点交锋。嘉宾们对中国取得的抗疫成就给予高度肯定,同时也对中西方文化差异导致的分歧进行了深入分析。他们认为,世界对中国充满期待,通过改进表达方式、建立直接有效的交流途径,将极大提升中国故事、中国经验的国际触达。   

  本次活动由中国外文局和北京外国语大学联合主办,中国外文局国际传播文化中心(筹)和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新闻与传播学院承办。双方还将进一步推动落实相关合作协议,深化中国外文局与北京外国语大学的沟通协作,促进校媒联动,共同为国际传播事业做出有益探索。 

分享到:
上一篇 下一篇 责任编辑:

微信关注 今日中国

微信号

1234566789

微博关注

Copyright © 1998 - 2016

今日中国杂志版权所有 | 京ICP备:0600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