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桥智库主席JOËL RUET
“现在应该是行动而不是害怕的时候,是相信科学而不是传谣的时候,是团结一致而不是侮辱中伤的时候。”这段话并不是出自伏尔泰反对《百科全书》中狂热主义的文章,而是来自世界卫生组织(WHO)总干事的致辞。世卫组织总干事谭德塞多次重申,无需采取“不必要的国际旅行和贸易干预”措施来防止新型冠状病毒的传播。
当前,中国正在经历疫情防控的挑战,中国政府的果断举措和中国人民的顽强奋斗精神都告诉我们,中国的治理能力在不断提高,也必将在全球治理中发挥更大作用。
▲ 中国用十天建成武汉火神山医院。图为2020年2月3日,火神山医院正式收治病人的同时,工人还在进行工程的收尾工作。
全球治理的核心有两个重要方面:一方面是“阳”,即有形的基础设施建设,如“一带一路”倡议就是在这个层面的努力;另一方面是“阴”,即反对不平等、公共卫生等相对无形领域的治理。中国在这两方面都在为全球治理做出很大贡献。这场公共卫生危机可以被视为一种考验。中国政府此前做出武汉封城等果断举措,表达了应对挑战、克服逆境的强烈意愿。
目前,国际科学、医学界都认可中国为应对疫情实行的隔离做法,从村庄到城市的每个个体,整个国家都在坚定自觉地实施自我隔离,这是抵御病毒的坚固堡垒。
全球治理最终目的是提高世界人民福祉。我们从《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一书中,能够读到很多有关“人民福祉”的详实文章,其中有数篇文章围绕诸如“人民的关注点”和“健康中国”等主题展开了论述,习近平主席有关“健康中国”的论述在应对新冠肺炎疫情的今天看来非常有意义。中国集体和个人所做出的有效措施,为这场危机的结束带来了希望。
▲ 社会各界向武汉医院捐赠的设备。
正如世卫组织总干事谭德塞所说,正是由于中方采取强有力的防控措施以及中国人民作出的巨大牺牲,才有效阻遏了疫情向世界上其他国家的蔓延。除中国外的其他国家和地区,迄今只确诊不足400个病例,仅占全部确诊病例的不到1%。中国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全球防控贡献力量。无论是为履行承诺所做出的努力,还是为共同抗击疫情所做的科研,中国政府和民众全国上下的团结一致,让共同坚守人道主义的各国对中国充满信心,也让世界对中国的治理能力刮目相看。
▲ 工作在疫情一线的医务人员。
除了应对疫情等公共卫生事件,全球治理还包括全球经济治理,应对气候变化、地区冲突、恐怖袭击以及消除贫困等诸多领域。民族主义、贸易保护主义等一段时期以来出现的逆流,对完善全球治理构成挑战。相信,跨越困难后的中国,必定会一如既往地为全球治理做出更多贡献。
微信关注 今日中国
微信号
1234566789
微博关注